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9岁的北大教授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895年人私塾,熟读四书五经。1907年夏考入刚刚创办的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夏毕业,同年底东渡日本留学。从1920年7月起,李大钊担任北大教授,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职务。他为北大史学系学生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在经济系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在法律系开设“社会主义”课。同年9月,又与人在政治系举办“现代政治讲座”,还开设“唯物史观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系张汉清教授与张康琴教授(北大国际经济系)共同主编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已于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课题的研究成果。北大国际政  相似文献   

3.
安庆仁 《法制博览》2009,(20):59-59
当年北大有位老先生,心“花”怒放,跟女弟子多有扯不清的关系。幽默的是,这位老先生偏偏是教授国学的,满嘴仁义道德,四书五经。夫人生于书香门第,虽然颇有涵养,终究是新女性,不甘与她人分享老公,乃闭门与之理论:提上裤子就讲操守,你就不害臊么?  相似文献   

4.
张明 《法制博览》2008,(20):35-35
他“旗下”的55名学生,33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考进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牌大学;他让一个极度厌恶数学,成绩倒数第一的学生,考入北大;他将“打遍全校无敌手”的学生,转变成优秀班干部;他总是放大学生的优点、淡化缺点……他被学生称为“神奇教师”,“心灵导师”。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对英国兄妹将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交委拍卖行,拍出超过5亿元人民币天价,买家是中国人。有英国媒体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国内骂声一片,说富人慈善不做,搞“瓷器爱同主义”,是假爱国。  相似文献   

6.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6):49-49
梁漱溟是五四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艾恺称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当初蔡元培先生聘梁漱溟去北大担任讲师,教授印度哲学,其时梁氏并无任何学位,所有学问皆读书自学而得。梁漱溟先生在时代风云中能有所自立,概由他读书深思的功力深厚过人。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21日至25日,华东政法学院、英中文化协会合作在上海召开“中英少年司法公正研讨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柴俊勇出席了欢迎会,柴副秘书长、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王立民,和市法院、检察院及有关领导在欢迎会上,与远道而来的五位英国的专家、教授以及几位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官员见面并交谈。中方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公、检、法、司、青保以及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30余人。这次研讨会是去年3月“中英少年儿童权利与司法制度研讨会”的继续,除简要的会议主题介绍、背景资料介绍外,主要采取参与培训式、即兴表演、…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2002年1月25日-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学术研讨会。黄宗良、李凤林(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原驻俄大使)、张汉清、林勋建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1998,(5)
以平常心看北大,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北大抱有更大的期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一些原动力,“一枝独秀”的历史一页已翻过去了,但北大仍然有理由有必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国”和“建设新文化”的战略构思,充分反映了社会对文化科技的强烈需求。北大的历史使命远没有完结,所要做的,是如何再造自我以回应时代提出的新的挑战。北大,毕竟是中国思想的“根”,是中国新学的先锋,是精英荟萃之地。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织举办的“十六大报告学术研讨会”在北大校内法学楼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杨成绪大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前所长谌取荣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彭光谦少将、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教授、秦亚青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8日,北京大学聘请我国驻美全权大使李道豫为兼职教授的仪式在北大临湖轩举行。参加仪式的有: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国家教委代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袁明教授及我院部分师生。 陈佳洱校长向李大使颁发聘书。他说,在北大百年校庆之际,聘请李大使为北大兼职教授,是北大的一大幸事,欢迎李大使对北大的国际交流工作和国际问题学术研究进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6日9时,由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和英国救助儿童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青少年法律援助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英“未成年人司法及法律援助研讨会”在上海市北苑宾馆隆重举行。来自英国救助儿童会的顾问、项目官员及中国10余个省市及香港地区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科研及其他单位从事未成年人司法及法律援助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改变了传统的研讨会模式,采用新颖的“参与式”研讨方式,气氛热烈,成果显著。研讨会由英国救助儿童会顾问提姆·付林教授、华东政法学…  相似文献   

13.
几个月来,关于“北大改革”的议论很多了,从“裁员增效”到“大学性质”的探讨也不缺牢骚不少畅想了,北大、知识分子、使命、责任,类似的名词,不断被提起,被诘问……这里,我们仅提供一个样本,一份现在时态里的一般境遇,以及其中曲折.顽强,温暖的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巴罗市附近的海域有个“皮埃尔王国”.这个王国国王的职责,并不是统治人民,而是要为上岛旅游的人提供一份可口的英国早餐。  相似文献   

15.
王元涛 《法制博览》2010,(20):76-77
我们太容易满足把辜鸿铭仅仅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了。 他至死留着辫子,他在国外的公共汽车上倒着读英文报纸,他把男人比作茶壶把女人比作茶碗。他喜欢摩挲着女人的缠足小脚来写作……这类逸闻曾随着一些通俗杂志为街头贩夫走卒所熟悉。辜鸿铭,几乎就是一个可笑与迂腐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1998,(5)
北大精神以及地位的失落几年前就让一些北大人焦虑不安。 1996年4月,《中国青年》杂志以十几个页码的篇幅登出了一篇长文:《魂兮归来》。文章的开头即列出了位居“’95北大十大新闻”榜首的一则消息:“从国家科委举行的全国科技论文统计信息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大学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和被国际上引用论  相似文献   

17.
二○○○年7月21日,“中英青少年保护和犯罪预防研讨会”在沪举行。出席本会议的中英双方专家学者共有30余人。会上,中方代表华东政法学院徐建教授、上海市爱心工程基金会青少年心理行为门诊部张炳全主任、上海市少年管教所教育处调研室材小培主任、英方代表鲁格尔斯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罗纳德·克拉克教授、戴沃特信托机构(全国性预防青少年犯罪慈善机构)首席执行官安吉拉·斯莱文女士、英国青少年司法协会主席、卢地区(伦敦)青少年犯罪管理处迈克·托马斯主任等分别作了专题学术讲演。会议由克拉克教授和徐建教授轮流主持。英国驻…  相似文献   

18.
一、英国的保释权是基本人权英国的保释是被羁押的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担保保证履行一定条件,获得释放的一种诉讼制度,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取保释放”。英国的保释是17世纪(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规定的,《1976年保释法案(THEBAIL ACT1976)》,《1998年刑事与骚乱法案》又作了明确规定。1950年欧洲人权公约和英国1998年人权法对其也有很大影响。它作为被羁押的人的一种基本人权,在诉讼程序中被确定为一个诉讼原则。对所有的被羁押的人普遍适用的。全部刑事诉讼要在被告人可以保释(包括无条件保释与有条件保释)的前题下考…  相似文献   

19.
人一旦自以为高明,矫情起来,是什么大话胡话都能放出来的。幸亏我还没糊涂到那步田地。比如,我就绝不好意思声称自己从不看深圳本地报章。因为事实上,我看过。自从深圳《晶报》前一段发表了我的《扔向中国文艺圈的54个糖醋鞭炮》——删了一大半,我就更是情不自禁地关注起这份报纸了。 不料,在日前的《晶报》,读到北大教授戴锦华女士有关“第六代”导演的一个访谈。整整一个大跨版,气势不凡;戴教授的近照赫然醒目,看上去也就40几岁顶多不到半百吧;“弟六代”代表人物张扬、昊文光、张元,也在旁边露了一小脸。以我刚够  相似文献   

20.
易中天教女     
中国人大概没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了,就连“学术超男”、“学者明星”、“土匪教授”厦大博导易中天也不例外。他戏谑自己是“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既然敢称一等爸爸,当然也就有一流教育方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