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友月四品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教释迦牟尼:“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释迦牟尼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2.
双龙村公所位于玉溪市西南端,可谓玉溪这块“滇中腹地”的“边境”。村公所有社员1018人,其中大部份是彝族。双龙村公所傍山而立,靠山而存,大山连接着峨山、晋宁两县,成为本地与外地过往的岔路口。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里的人们瞄准一个不可移易的目标,用大山一样的脊梁托起奔“小康”的重任,如悦耳动听的山泉奏响美妙的乐章……人类有条共同规律:饿极思饱,穷极思富。双龙的社员思饱念富,于是搞起了乡镇企业。双龙取名为“龙”,大概因为“龙”是图腾,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然而玉溪市洛河乡双龙村公所,“龙”字似乎言…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9):55-55
不忍心看周末,老婆挥汗如雨地干着家务,而老公却悠闲地半躺在床上看电视。老婆抱怨说:“你就能忍心看我一个人在这里苦干?”老公同情地说:“那我回里屋睡一会儿,”度日如年有一位到城里打工的青年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写信,告知自己在城里度日如年。老父亲看完信后高兴地说:“这小子在城里混得还挺好.过日子就像过年一样。”老母亲却不放心地问:“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寄200块钱给他呢?”“你真老土.他天天过年能不花钱吗?”老父亲不耐烦地开导老伴儿说.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特制炸药 一名歹徒手拿一包“炸药”劫持了飞机,飞机油料耗尽,必须紧急降落。机长对劫机犯说:“赶快把炸药扔出飞机,在迫降中会有剧烈震动,飞机会爆炸的。” 劫机犯喝道:“少废话,我还没听说过沙丁鱼罐头会爆炸。” 该吃安眠药了 护士:“醒醒!醒醒!” 病人:“什么事呀?” 护士:“是你该吃安眠药的时候了。” 胖子求医 一位胖子找医生寻求减肥的妙药。 “你应该多喝浓茶。”医生说。 “我几乎每分钟都在喝!” “您应该多运动,少睡觉。”医生又说。 “每天我只睡三四个小时!” “那么,每天你只吃一片面包,我肯定你马上会瘦…  相似文献   

5.
过年了,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常常相互恭贺,以让亲情、友情在年节的温馨中得到升华。然而,近几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已被某些人“异化”成“每逢佳节倍思官”了。“思官者”情形有二:一是无官思有官,二是小官思大官。这些人大都借年节气氛和谐,时间宽裕之机,以“拜年”之堂皇名义,纷纷到“官家”亲近亲近,联络联络,为日后晋级升官向上爬打基础。“思官”者进得官家门,彼此寒喧一番,不显山不露水,献上礼盒,然后静候佳音。之所以出现“思官”现象,原因在于有极少数掌权人对“思官”者特别偏爱。他…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们同乡聚会,几个月不见,他们几个好像都圆了一圈,越来越有领导干部的派头了。聊了一阵之后,该吃饭了,一位同乡说:“不好意思,前一段时间得了痛风,医生说了,不能喝酒吃肉,见谅见谅!”并苦笑地说:“得了痛风就如做了和尚呢。”吃饭时,他正好坐在我旁边,话题自然就离不开痛风了:“两个星期前,我突然左脚大脚趾疼痛,痛得钻心,一夜没睡,脚趾又红又肿又烫,是不是痛风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中西性观念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性观念之异同沈铭贤“世上之人若晓得把女色当药不可太陈亦不可太密,不可不好亦不可酷好。未近女色之际当思日此药非毒也,胡为恨之;既近女色之际当思曰此药非饭也,胡为溺之?若此则阳不亢阴不闭,岂不有益于人哉。”这段引自中国著名的艳情小说《肉蒲团》中话的相...  相似文献   

8.
《上海译报》报道了朱镕基总理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生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朱总理上洗手间的时间已经好长了,保安人员最终不得不破门而入,只见工程师出身的总理把马桶双冲水系统拆开,正摆在地上仔细研究着。总理兴奋地说:“我们应该把这种洗手间引到中国去!”“总理被关洗手间”,值得人们细思量。如厕这个既普通又突出的老大难生活问题引起一个大国总理关注,令人感动;人民公仆见缝插针忙调研、见“新”眼开急追踪,令人称道。总理被“关”,缘于被“迷”,被创新的设施、创新的知识所迷。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有…  相似文献   

9.
都都     
“都都”是我尚在母腹的儿子(抑或女儿)的名字。自打准备怀孕的那一天起,我与妻子就开始为我们的“概念孩”起名。我说就叫“乐乐”吧,取快快乐乐之意。至于大名,男孩就叫“思蜀”;女孩就叫“思琴(秦)”。“思蜀”,是用刘禅“乐不思蜀”典故,望儿子不忘根本,同时妻子也是四川人;而“思琴”,就因我是陕西人了。我颇为自得,但妻子不喜欢,她说让孩子思这个那个的,闹得一脸的忧国忧民,何“乐”之有啊?妻说,名字是什么?名字不就是一个人的编号么。但人们往往却把名字看得太重,于是给孩子起名就有些像旅游,都喜欢往好的美的…  相似文献   

10.
茶余饭后,闲暇之时,品一杯香茗,握一卷藏书,悠悠思绪伴着淡淡墨香,于是,灵魂辞别了尘世的喧闹,思绪如插上了金色的翅膀。飞进了知识的大千世界。我想起了苏东坡曾说的:“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肉。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我说.闲不可无书,  相似文献   

11.
鲁国有个人叫公仪潜,平时注意自己的品操气节,又很有学问,对于名利比较恬淡,也不到诸侯那里去当官。孔子的利、子子思跟他是朋友。鲁穆公想通过于思请公仪潜当国相(诸侯国的丞相),就对子思说:“公仪先生如果肯辅助我,我愿意把鲁国分为三分,给他一分。请你对他说一说。”子思说:“像你这样说法,公仪先生更不会来了。你如果如饥似渴地需要贤人,能够采纳、任用他们的主张、谋划,即使粗茶淡饭,我也愿意奉命去邀请。现在你只是用高官厚禄去钓贤人,没有信用的意思,公仪先生的智力如果像鱼、鸟那样,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不是那样,…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第二个最有影响的杰出的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朱子读书法》中提出了读书六法。1.循序渐进,指读书必须按照次序,逐步推进。如他在论述“精”与“博”的次序时说:“凡读一件便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2.熟读精思,指读书既要读得熟,又要精于思考。朱子曰:“凡读书且要熟读,不可只管思。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3.虚心涵咏,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不能穿凿附会。朱子指出,读圣贤书不能杜撰,不能想当然,要像用秤去称东西一样。4.切己体察,是指读书穷理,要体现在自身的修…  相似文献   

13.
思考的魅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也。  一方面,思考有助于记忆。  政治课特别是哲学常识中的概念、观点是高度抽象的,有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到 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让学生去记忆和背诵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而学生却牢骚满腹, 抱怨政治太难学了,因为记不住啊!其结果是,要么记不住,要么记住了但经不起时间的检 验。  赞科夫说过:“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虽然他并没有努力去记…  相似文献   

14.
眼下,浮躁已成为一种“流感”,传染了一些领导干部。一些领导干部的浮躁,从浅层次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情绪和心态,从深层次看,则是为人做事的一种不良“做派”。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所谓“神难凝”,引申来讲,就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志大才疏。  相似文献   

15.
掩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是前人勉励后人努力看书学习的名言。教与学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开卷读书,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问,学生一定要翻开书本才能回答。离开了书就答不清,说不明,甚至有的直言不讳地说:“我不会。”这告诉我们,仅仅开卷还不够,必须还要有掩卷。开卷有益,掩卷也有益。开卷重在读,掩卷重在思。开与掩、读与思,是辩证的统一。我们只有把开与掩、读与思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除指导学生开卷勤读外…  相似文献   

16.
宋人苏东坡在《代候公说项羽辞》中有言:“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由此而来。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强有力地冲击着华夏大地,历史对每一个跃跃欲试、敢于干一番事业的弄潮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人...  相似文献   

17.
细节,也可以说小节的确意味着一切。维斯·罗姆巴蒂说:“胜利的含义不是很多,而是一切。”胜利是由每件事构成的,做好每一件事。问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像一个成功的足球队:“你不一定非得成为优胜者不可,只要比你的对手少犯些错误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王军 《当代广西》2011,(14):2+66-F0002,F0004
创建于1990年4月的广西睡宝床垫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柳州市床垫厂,1999年7月公司经济体制改革,经柳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更名为“广西睡宝床垫有限公司”,2003年1月在香港注册成立香港睡宝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现有:广西睡宝床垫有限公司、广西睡宝涂料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市鼎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9.
温晓薇 《小康》2014,(2):68-69
面对丰田这个“庞然大物”,张家同认为,赛格导航的挑战“有点冒失、有点胆大,但不是妄为”。他说:“基于不可预料的因素,不J1191,~Jl也要进行到底,我不相信它侵犯我的专利,不会被惩罚。”  相似文献   

20.
“为人民服务”最早出处的考证□缪慈潮今年第1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发表了夏伟东同志写的《略谈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一文,其中提到:“为人民服务”这个提法,最早见于毛泽东同志1944年写的纪念张思德的那篇著名文章。这里的“最早”一说,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