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须虫 《人民法治》2019,(19):67-67
背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支振锋带领见义勇为研究课题组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医生在非工作场所抢救突发疾病群众,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不属于见义勇为,有不到60%的受访者认为属于见义勇为。在支振锋看来,科学、规范、高效的见义勇为全国统一认定制度以及权威、规范的见义勇为统一荣誉体系亟待构建。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本文论述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安全状况。具体来说,自然灾害可分为两类,事故灾难可分为四类,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两类,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类。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分类主要侧重于事件的属性,符合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利于划定应急管理的范围、指导救灾工作。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亦有不同看法,本文没有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近日,某媒体进行的一项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5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如今“哭穷贴”较多,且多数受访者认为“哭穷贴”泛滥会产生一系列社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纵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大规模上升趋势,仅今年就有海地地震、中国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国青海玉树地震以及冰岛火山喷发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对国家的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的通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检察风云》2012,(12):40
近日,某媒体进行的一项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5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如今"哭穷贴"较多,且多数受访者认为"哭穷贴"泛滥会产生一系列社会负面效应。哭穷者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除却哭穷者外,沉默者的心声又当如何倾听?  相似文献   

6.
内塔尼亚胡的优势此次选举原定2013年10月举行,内塔尼亚胡之所以提前大选,他认为他们的第一个优势是过去几年内,以色列执政联盟在经济上保证了以色列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仍保持强劲增长。2011年以色列经济增长达4.7%,是经合成员国(OECD)的两倍;2012年经济增幅下降,也仍达3.3%。而据以《哈雷兹报》1月18日所做的选前最后一次民调显示,47%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和经济问题才是最紧迫的问题。这说明内  相似文献   

7.
国际知名民意调查公司"环球扫描",从23个国家抽取了1.2万多个成人调查样本,历时数月,列出"‘不仇富’排行榜",近日由全球最严谨的媒体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出。这份调查报告反映了世界各国民众对自己国家富人的态度。从全球整体分析,大多国家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仇富",其中,表现得最"仇富"的国家是希腊。那么,咱中国呢?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有52%的受访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咨询作为法律援助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在为公众解答法律问题方面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及时性、专业性和无偿性等特点,因此,其在预防和减少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具有其他法律手段和形式所不能起到的独特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帮助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9.
《应急管理十日谈》中漫谈了社会转型和社会风险、危机的防控和管理、应急决策的方法和技巧等;文中例举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社会安全事件,漫谈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危机中的沟通与媒体应对等,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一闪淳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关于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行政应急立法并不少,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完善。本文在分析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及其行政应急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和不足,谈谈笔者对于完善我国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行政应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毅 《法制与社会》2010,(25):279-280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又称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或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由于此类事件在近几年我国的发生频率节节攀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因而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为止大多数对于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规定,是体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中国地大物博,地方众多,凭借这些纷繁复杂的地方规定显然无法得到一个公认的权威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所给出的也仅仅是对突发事件的一个描述性的概念,特别是对何谓"社会安全事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事物的概念无非是包括了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只要经过认真整理和分析,定能够形成对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概念的一定共识。本文拟从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出发,对其概念进行自内而外的解析,以期得到相对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狱所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决策相对常规决策而言,属于在有限时间内的非程序性对策性决策,其水平的高低受应急管理目标、社会安全事件状态、决策信息及其他资源、决策时间与程序,以及决策者素质与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应急决策辅助系统,是提高狱所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有媒体提出,公务员养老金应该比普通人高.引起舆论关注。公务员与普通劳动者养老金是否应该区分开来呢?对此,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显示,77.6%的受访者不赞成公务员的养老金高于普通人,也有12.6%的受访者认为公务员养老金就该高一些,还有9.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相似文献   

14.
董方 《政府法制》2007,(10):24-26
近日,“茶水发炎”事件成为轰动一时的焦点,也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发现,6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此事的进展和真相,同时有33%的受访者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此事。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突发事件”做出了如下界定: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本文将突发事件限定为在短时间内甚至瞬间内,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的不可预知的急剧变动,既包含了法律意义上的突发事件,还包含了其他突然发生的非法定的、可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突发热点和新闻。  相似文献   

16.
魏文彪 《江淮法治》2014,(10):18-18
正据报道,近日,新浪"2014一季度政务微博盘点",对全国10万个新浪政务微博进行总结。在评出"惠民公职人员微博"、"最快速应对政务微博"的同时,也评出"成都城市管理"、"郑州物价局"、"吉林省卫生厅"、"北海旅游局"等4个"不作为政务微博"。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972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5%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一些政务微博没能直面问题。(5月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李君莎 《检察风云》2012,(16):13-14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开建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宏大的民生民心工程。因此,除了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还必须确保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组织的“2012年两会调查”结果发现,网民最关注的“五大热点话题”中,热点一是超8成受访者认为道德水准“在下降”,热点二为食品安全监管能否杜绝“马后炮”,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在对社会生活造成物质破坏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公众的心理,而这种对公众心理造成的影响将会反过来恶化其不良局势。因此,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将是应对危机,尽快控制局势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主要是通过明确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内涵,并借鉴国外关于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经验,重点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几种典型的社会心理进行干预。同时,必须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心理和负面情绪、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公众心理变化和不同社会心理状态危机传播方案调整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评说速览     
1政府信息公开谁最需要克服恐慌心理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如果及时、如实地发布相关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相关人群的恐慌,这是一个很难避免的信息传播效应。但是,在现代社会,对于与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公众的理性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即便可能出现短暂的恐慌,但人们自我组织、自我救助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政府应当充分估计公众的这两种能力,并因势利导与公众合作,对各种突发事件及其他公共事件进行多边治理。相反,认为公众一旦知道真相,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371人参与),86.1%的受访者确认生活中存在很多不正当竞争现象,其中,49.9%的人表示"非常多";仅2.2%的人觉得"比较少"或"非常少". 受访者中,78.3%的人承认自己参与过不正当竞争,其中10.9%的人"经常"参与,34.9%的人"有过一些"类似经历,32.5%的人"很少"参与;仅21.7%的人"从没参与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