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历史公证──哈尔滨市公证处为“七三一”历史见证人公证吴逶,邓贵藏侵华日军“731”部队是日军以人体为试验对象的细菌部队,其总部设在当年的哈尔滨。在1932至1945年期间,“731”部队采用注射、埋入。活体解剖等极端残忍的手段进行主化武器和细菌武器...  相似文献   

2.
文伯 《政府法制》2005,(15):8-9
在人类历史上,侵华日军以极端残忍的手段创下了破天荒的杀人记录。正如《世界》杂志所言,“日本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60多年过去了,侵华日军残杀我国人民的千千万万镜头,依然令世人发指。本文据当时幸存者目睹及日军供认,选编部分事实,以再现这头“怪兽”当年的暴行。杀人“竞赛”1937年,日军从句容杀向南京。少尉向井敏明、野田毅开展杀人竞赛,看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从句容杀至砀山,向井敏  相似文献   

3.
1953年版的5分人民币纸币正面右侧,印着一艘巨轮,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驾船起义、并升起五星红旗的第一艘商船“海辽”号。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采访了当年参与“海辽”号起义的汪更生先生,他向笔者讲述了当年“海辽”号起义后回归祖国的那段惊心动魄又鲜为人知的航海历  相似文献   

4.
当年卡尔·马克思的女儿,像“记者提问”那样问爸爸七八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马克思的回答是“啃书本”。在马克思逝  相似文献   

5.
朱军 《检察风云》2004,(23):14-15
中 国的最大、最主要的恐怖主义势 力就是“东突”,在国际上有“内乱裂变别动队”之称。然而,透过重重历史迷雾,记者发现“东突厥斯坦问题”实际上是现代泛突厥主义理论制造的历史谎言。 “东突”运动的复杂性远非一个名词所能覆盖。其组织体系主要是民族分裂组织和宗教极端势  相似文献   

6.
曹旭 《检察风云》2004,(17):58-61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已经死去多年。但是,当年跟他们到台湾的那批士兵,现在又怎样了呢?——算命先生说:“每个人的命都是不同的,不能强求。”——那么,项羽坑秦卒20万,难道这怨死的20万秦卒,都是同一个命吗?——算命先生说:“不是的。因为个人的命运,要服从国家的命运。”——那么,人不就成了宿命的吗?算命先生不回答。有一个族群,命正如此——他们就是当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去的那批士兵,现在称为“老荣民”。  相似文献   

7.
“社会需要宽容,但不需要纵容,若把犯罪作为找工作的筹码,那是一个很坏的榜样。”网友担心,李俊的“从良”,可能会纵容千万“李俊”去用极端手段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李俊的这次北京之行告诉他,“从良”。他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8.
“四人邦”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十分重视抓教育阵地,力图把社会主义学校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为此,他们打着“教育革命”的旗号,硬说解放后十七年是“黑线专政”,叫嚷要与十七年“对着干”,并且炮制了一个又一个所谓“新经验”,提出了一大串蛊惑人心的口号,如“大学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斗定资派的专业”,“铁锹就是专业”,“大学就是大家来学”,“结合典型任务进行教学”等等。这和当年美帝国主义御用  相似文献   

9.
大型泥《收租院》记载着一段旧中国农民悲惨的历史; “现代敦煌”、“我国两大雕塑成就之一”……太多的赞誉赋予了《收租院》太多的神秘。 初冬的川西坝子一股微微的寒气在飘荡,记者来到了这个曾震惊中外的小镇——大邑县安仁镇。豪华、气派的“地主庄园”就是今天仍不时透出当年的“豪门风彩”,“刘氏公馆”雕龙画凤的大门上“受福宜年”四个大字,仿佛在讲述着封建社会一个又一个极其平常的“人吃人的故事”。 据地主庄园陈列馆的同志介绍,当年刘文彩收租的院子是刘文彩老公馆的后院。相传临近成都解放的前几年,刘文彩掠夺性地“买”下了附近一家农民的宅院。其实,刘文彩这座占土地28亩的庄园,也就是他先后霸占23户农民的屋  相似文献   

10.
近来读到陈源斌的小说《秋菊杀人》,心中暗惊。当年那个腆着肚子“讨说法”的秋菊缘何又要去“杀人”呢?细细读来,却发现秋菊已不是当年的秋菊,当年对法治存在困惑的秋菊而今为一个素昧平生的银行小职员执着维权,并在无意之中揪出了腐败的市长夫妇,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秋菊何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自然与其当年的诉讼经历和在大众媒体上一举成名有关。小说里,出了名的秋菊后来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眼界开阔了,说话底气足了,不太像个农村妇女了。其实,秋菊从一开始就是农村妇女中的另类,她不仅不肯向侵权的村干部让步,而且对闯入乡土语境的…  相似文献   

11.
“九斤翁”其实不姓九,该翁复姓诸葛,单讳一个“明”字,据说乃诸葛武侯第四十六世后裔。先时,人们对此说颇多微辞,久之,见该翁果然满腹经纶,料事如神,兼有苏秦、郦生口若悬河般辩才,遂对其身世之说深信不疑。“九斤翁”料事如神。据说,当年林彪、“四人帮”鼎盛时期,该翁曾  相似文献   

12.
游宇明 《政府法制》2012,(35):29-29
皇权时代做官很威风也很窝囊。做官威风,是因为那时的官员手中权力不受民意“干扰”;做官窝囊,则是因为专制权力系统极端封闭,一个人干实事、得到老百姓拥护,未必能在“体制内”得到好的评价,反而可能遭到麻烦。  相似文献   

13.
在“两会”召开时,一个“细节”中蕴藏着温暖——刚性的安全保卫因“警花”的担当而亲切起来;央视的“3·15”晚会上,两个数字中间的那个点换成“心”形,这个“细节”把亿万消费者的心一下拉向荧屏…… 在审读本期稿件时,也是因为《杀害日本游客案完全记录》这篇文章中的一个细节——一枚指纹,编者落泪了。 一起发生在 11 年前的积案今天之所以告破,是因为当年办案的西安民警在“很干净”的现场检出一枚指纹,而多年后一个“心细如发”的广西民警在千万枚指纹中比对出了它的主人……而在此时,当年为这起案件提取那枚关键指纹的西安市公…  相似文献   

14.
王洋 《中国公证》2008,(1):51-54
从哈尔滨回北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这篇文章开头。写一个公证处竞不知从何说起。后来想想,就从主任杨忠义说起吧。为什么?因为当年组建动力公证处最艰难的时期.只有老杨一个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先杆司令。我发现,写老杨就是写当年的动力公证处,写当年的动力公证处就没法不去写老杨。用老杨自己的话说:“当年的动力公证处,房无一间,地无一拢。只有我先杆司令一名。”  相似文献   

15.
“迷信犯”是指行为人出于极端迷信、愚昧无知而采取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产生实际危害结果的手段、方法,企图实现犯罪意图的情况。“迷信犯”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行为人基于极端迷信;二是出于极端愚昧无知。有著述以此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迷信犯”,另一类是愚昧犯,从本质上看,“迷信”行为也是“愚昧”的表现,将“迷信犯”分为典型“迷信犯”与“愚昧犯”,这种称谓与分类关系不过是服从于传统的刑法理论上的习惯称法,在逻辑上有种概念与属概念关系混淆之误;从实践上看,“迷信”行为与“愚昧”行为也是难以截然分开的。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规范都有阶级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法学领域里出现了研究、探索新问题的新气象。法的阶级性问题,原是个法学基础理论问题,然而,过去由于“左”的思潮影响,特别是“四人帮”的破坏,搞乱了法的基本理论概念,有的人便把它推向左的极端,一提法的阶级性,就同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强  相似文献   

17.
越是能够较好地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的欢迎和接受程度越高。极端而言,一个封建专制暴君统治下的政府,决不会讨论如何鼓励与支持公众参与的问题。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涉及“信息不对称”原理。  相似文献   

18.
存了4万元到已透支的信用卡里,没想到消费时被自动分期并收了数千元服务费——南宁市民杨小姐最近的遭遇是当前信用卡消费“隐性规则”的一个极端例子。  相似文献   

19.
论公证人的判断义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 《中国司法》2004,(1):47-49
一、本文主旨及“判断”一词的基本含义 公证活动中,公证人是否负有判断义务?这一问题的提出首先和公证的特性不无关系。 习惯上,人们往往将公证和法院司法作对比。西班牙法谚有“多开一家公证处就意味着要倒闭一家法院”这种近乎极端的说法。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证有着和法院  相似文献   

20.
巴州大厦“住改商”引出了诸多问题,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当年“住改商”时。社区出具的“业主同意经营证明”。并没有经过出租人相邻权业主的同意。而商铺的消防、环保是否经过了审核?出租人和经营者是否与消防部门签过消防责任合同?这些。都给大厦业主们留下了一个个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