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8,(11):61-61
1948年12月1日.是中国金融史、货币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中华北大街11号宣告成立。现在流通全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人民币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行的。人民币的诞生,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前奏。  相似文献   

2.
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宁夏金融体系的核心,担负着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主要职能,在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为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各方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日益增多。3月23日,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此次金融危  相似文献   

4.
金融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调控的实质,就是要调节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信用活动,保证和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处理好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保持货币的稳定。自从建立了中央银行体系后,我国金融调控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肩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金融创新使金融业发生了质的变化,金融创新已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金融创新能减弱货币需求,改变货币结构,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能使货币供应主体增加,货币乘数加大,增强货币供应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6.
东亚经济合作陡然升温中,凝聚东亚的两个核心之一是货币金融合作。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在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岳喜伟 《发展论坛》2003,(10):44-45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演进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以产品计划为核心,货币只是核算的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是信贷收支、货币收支和资金结算的中心,基本没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这一时期,我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只有国民经济计划。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中国经济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但是直至1997年底,这一时期从总体上看,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利率受到严格的管制。因此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还主要是依靠信用渠道,但是这一时期的后半段即从1992年开始,中国金融市场获得快速发展,货币政策传导已经呈现…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人民礼堂召开第三次政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发行统一货币,现已刻不容缓,应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任命南汉宸署理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1948年11月22日,董必武签发了《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训令。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第一套人民币诞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是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有: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在短时内改变;亚洲区域合作、货币一体化的层次较低;我国经济总量和金融政策上的一些条件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四个经济指标的变动状况对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近年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不理想。本文同时提出过度依赖外部经济的经济战略和存贷款比例无弹性的金融制度是引起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