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其文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故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研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探讨文化导入的方法及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化知识导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铁路要建设"和谐春运文化",在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要针对旅客的不同需求和文化背景,注重"跨文化"领导的重要性。要关注"客文化"对铁路"春运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叶洪  TrevorHay 《求索》2010,(7):44-46
本文从中国文化建设和外语教学史上的"体用之争"出发,结合时下保护中国文化的呼声,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建立既能保护中国语言文化传统,又能吸收外国语言文化精髓的"跨文化第三空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常新 《长白学刊》2013,(4):138-142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致使当代文化出现了由"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的转向,图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文化领域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使传统的文化叙事方式及表现方式发生了剧变,传统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和神圣性遭到了颠覆,文本的意义变得愈来愈多元;在和市场机制"联姻"的过程中,视觉文化在有意和无意中产生了文化霸权的因素,同质化的倾向使得大众成为无意的被动者;在意识形态领域,前现代性意识形态问题的范式被改变,它以隐喻的方式暗含在文化中,阶级对立变成了在消费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消费一再地被视觉刺激所激活,这使得"读图时代"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偏重其工具性的特点,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过分重视语言基本技能的教学,忽略了语言人文性的特点,即忽视了文化的导入。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英语语言的文化功能,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缺失现象,提出了将文化导入课堂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先进 《求索》2012,(11):110-112
文化定势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认知,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价值和质量。文化定势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合理利用其积极影响,不断对其进行反思、解构和重构,才能使文化定势最大限度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门献敏 《求索》2010,(12):71-73
我国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负文化"现象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研究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负文化"现象,深刻认识其种种表现及成因,进而找到消除"负文化"现象不利影响的相关对策,可以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少走弯路,从而起到其应有的文化鉴戒价值和正面文化的建固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在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开设旅游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引出旅游英语教学的特色。其特色体现在日常用语、专业工作、景点介绍等语言使用环节中强调西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进而体现语言使用的"实用性"、"简洁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双向的跨文化交流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现行的英语教学从教材到考试都更多的关注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略了对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和中国文化的失语。文章通过问卷分析了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表达现状,并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试体系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国际表达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北京观察》2011,(12):14-15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北京市政协为推动首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让北京文化更添神采。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孕育了独特的北京文化。如何为北京文化的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如何使首都经济的发展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如何起航这艘首都文化的巨舰,也正是北京市政协最为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导入文化因素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142-144
民族地区要脱贫致富 ,必须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 ,导入中、西文化教育 ,既有利于跨文化交流 ,对提高民族地区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赫崇飞 《前沿》2011,(14):142-144
广东经济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跻身到世界水平,就必须抓文化发展,来推动广东经济再一次起飞。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广东省委决定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广东"文化强省"就是要提高广东的文化品位,发展广东的文化软实力。它是进一步推进广东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广东的客观需要。实施广东"文化强省"战略必须从诸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王贤友 《前进论坛》2011,(11):24-26
嬗变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输入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道德沦陷,其系统本能地产生"刺激—反应"效应,以此激活自身的免疫机制,再造抗体并释放能量,这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我国铁路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入手,着重阐述了目前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困惑",在构建铁路安全文化过程中,加强全员"文化自觉"的内涵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学斌  闫弘宇 《前沿》2011,(10):152-154
"怨天尤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尤其在农村,"怨天尤人"思想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这种表现不仅反映在农民身上,也在农村事务的管理者身上有突出的表现。"怨天尤人"是当代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妨碍着农村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通过法治环境的建立,努力克服农民这一心理。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柳国勇 《前沿》2012,(10):9-10
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立国的时代,文化时时刻刻都在熏陶、影响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判断,它在人们的行为选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行政文化中的帕金森现象是政府机构臃肿的根源。构建"反帕金森现象"行政文化、治理型行政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服务型行政文化以及企业型行政文化等新型行政文化模式,已是破解帕金森现象之症结,以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国家间、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人口的全球流动正在加速,人们的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适应问题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一直以来,跨文化心理学成为了研究文化适应现象的主阵地,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学科发展遭遇了瓶颈。在此本文通过厘清文化适应研究的脉络,阐述了文化适应心理学陷入研究困境的主要原因,并揭示其突破学科研究瓶颈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祖婉慧 《前沿》2013,(6):131-132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一体化经济所建立的"地球村"环境已经得到逐步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再也不是远隔重洋、隔海相望;随着网络时代大门的开启,各国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墙壁的堡垒已经在慢慢打破,原有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受到冲击,这一现象的危机感已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在社会上,也从而也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由于历史渊源不同,风俗习惯迥异,生存环境变化,宗教信仰等等不同,使得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根本性差异。欧美文化的渗透,加剧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拼,两种文化内在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从而对现代人尤其是对当代年轻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人文素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东升  周三胜 《前沿》2010,(2):27-29
经过"五四"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传播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开启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进程,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转换。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中国文化选择史上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20.
毒品文化辐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文化、跨文化毒品问题和其他涉毒文化现象是毒品问题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反映,共同构成了毒品文化辐射的主体内容.毒品文化辐射具有群体特定性、潜在危害性、相对稳定性和整合性的特征,能够对人的精神状态、主流文化形态、人类文明进程和国家文化安全产生消极影响,需要选择符合社会现状的文化手段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