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姚雅锐 《前沿》2011,(23):234-237
新时期以满都麦为代表的蒙古族作家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在本民族自然、精神双重溃败的现实中,是我国当代文坛较早进入生态文学领域的一支群体,他们继承了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他们带着关爱草原、关爱生命的目光,用自己的心灵书写着草原、大漠、生灵以及带着青草和沙土味的蒙古人的故事,对当下失衡的生态现状不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反思与批判,而且也在努力地探寻救赎与重建之路。可以说,满都麦是真正意义上从生态的角度提出保护草原的作家,他的小说像宣言书一样,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保护草原、保护生态环境……满都麦的小说可以说是最早提出保护生态草原的小说之一,作品所反映的是作家为保护民族文化、蒙古族赖以生存的草原而进行的一场斗争,他揭露了人类破坏草原、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呼吁人们为祖国的明天和后代而奋起保护我们的"绿色朋友"。  相似文献   

2.
高利芳  修长柏 《前沿》2010,(23):146-150
保护草原生态是内蒙古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当前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实际施行中,由于存在着牧民生产方式落后造成对草原使用不当和生产关系不适导致保护无力两大顽疾,结果草原生态日渐退化。实践证明,保护草原生态急需变革牧民的生产组织形式,而牧民合作社不乏为一种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15)
<正>内蒙古的历史,似乎总是和草原联系在一起。辽阔的草原孕育了众多的游牧民族,并见证了他们从弱小走向辉煌的历程。但长期以来草原沙化严重,生态危机一触即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确立了建设北方最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以草原生态保护和防沙治沙为重点,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和沙地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明确建设成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强化了造  相似文献   

4.
陈寿朋先生的新作《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今天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我们内蒙古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件喜事。草原文化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乃至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普遍关注和热忱探讨的课题。《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从生态的意义上解析草原文化,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通过对草原文化的研究来探索中华文化之源,启迪人们去保护  相似文献   

5.
哈斯塔娜 《前沿》2013,(9):169-171
草原文化作为内蒙古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草原文化对内蒙古各高校的生源、专业设置、教育方式均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其带有鲜明的特点。草原文化对内蒙古高校校园文化中和谐文化、消费观念和行为、生态环保意识的形成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的增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会由于内蒙古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而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聂虹影 《人民公安》2014,(17):58-59
<正>"草原的灾害,都是白毛风带来的。"5年前的春天,在草原上与白毛风邂逅,我终于体味了这句话的含义。为筹备英模事迹报告会,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满都宝力格边防派出所所长布仁达来,第二次成为我的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5)
<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精心谋篇布局三项改革,这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故事。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要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总书记嘱托内蒙古的这三项制度改革进展得如何呢?"复方疗法"保护生态在内蒙古,东西向的阴山山脉是维护和保持其内亚荒漠草原生态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雷鸣 《前沿》2009,(9):126-130
乌热尔图、郭雪波、阿来、张长、李传锋、满都麦、关仁山、朗确、叶广芩、萨娜、纳张元等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小说创作集约式的"井喷",堪称一道奇特的文学风景。不同作家的文本之间存在着通约性:大量有关自然的神话密实再现;显豁地肯定与推崇民间宗教;对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流露出回望与依恋之态。这些共同的元素,显现着对现代性的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向度,表明他们已然触摸到了生态危机发生的深层文化机理,对于今天一路高歌猛进的奔向现代性的中国来说,有着提示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9.
"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也是具有广泛世界影响力的文明类型。其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具有深邃的现代意义。"说起草原文化,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乌恩打开了话匣子。首先,崇尚自然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草原文化生成于自然环境脆弱地区,  相似文献   

10.
陆晗 《人民公安》2023,(15):25-27
仲夏的内蒙古,晴空无垠,碧草如茵,河湖鱼跃鸟飞,树木苍翠葱茏,正是一年好风景,无限风光入画来。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公安机关把保卫生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常态化打击整治生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矢志不渝守好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飞回来的鸟儿越来越多了每年6月下旬到9月,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的呼伦湖就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却有一个很新鲜的事,在满都村除了村民委员会干部、村民小组长之外,还有一个由村里党支部任命的“家庭领导”和“屯大爷”。可别小瞧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官,在满都村2000多名村民对他(她)们非常尊敬,因为他(她)们是家庭的“掌门人”、村组的“主持人”。这样独特的治村之策真让人刮目相看。在选任“家庭领导”方面,村里的干部们为了帮助“不善理家”的村户选任“掌门人”,首先根据村户家庭人员情况、生活状况而定。一户一策,一家一法。主要是看每家家庭成员本领而定,可男可女,可长可幼,量才适用,谁最有本事…  相似文献   

12.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京津三源(风源、沙源、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京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乌兰察布市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由于地处晋冀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的特殊区位,在清末民初到解放前的移民潮中承接了大量的内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党委、政府立足于自治区的基本区情,提出"8337"发展思路,其中提到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核心理念在内蒙古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体现。举办草原文化节对于弘扬和提升草原文化、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召开前夕,我们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总结往届草原文化节成功经验,探讨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阐释草原文化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草原文化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1周年。5月23日,纪念《讲话》发表71周年暨"放歌草原·书写百姓"座谈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座谈会是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实践活动之一,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来自内蒙古文联、内蒙古文艺评  相似文献   

15.
西乌珠穆沁草原,拥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素有"天堂草原"、"蒙古长调之乡"、"百灵鸟之乡"之美称,是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这里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是典型的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森林草原生态区"。涛涛林声,诠释着森林公安民警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6.
曹鸿鸣 《中国发展》2007,7(3):15-18
草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屏障。由于对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缺乏全面认识,当前在草原生态治理中存在一些误区。全面认识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助于走出草原生态治理的误区。该文分析了草原的生产、支持、调节和人文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并对解决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加洞 《前沿》2015,(3):15-19,79
随着"一带一路"的兴起,丝绸之路的扩容势在必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但国内学界对于丝绸之路右翼-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的研究不足。本文旨在通过考察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俄罗斯因素、政策基础和物质支撑力,分析构筑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行性。根据内蒙古在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角色,指出内蒙古必须变向北开放为向西和向东开放;应延长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西两翼;谋划一条"哑铃模式"的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筑一条多点、多线汇聚欧亚铁路大通道的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8.
王关区  天莹 《前沿》2013,(3):162-166
草原生态系统,是在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存在的、具有特殊规律性的运行系统。草原生态文化,是长期以来草原氏族、部落、民族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创造并传承的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法律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有机结合的总和。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草原上世代生存的人们是草原生态文化孕育、传承与发展的主导。草原类型及其草原生物、草原环境等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生态文化的光辉灿烂、丰富多彩。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与草原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9.
郭都达古拉 《前沿》2014,(19):126-128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在如今面临着新视野下的挑战以及其自身许多问题,这就要求草原生态经济要有一个全面而又切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系统。本篇论文以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内蒙古草原为例,用内蒙古草原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损失等五个方面分析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提出了必须正确认识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吴栓虎  唐诗 《前沿》2015,(3):108-111
草原生态诗以草原生态作为主要书写对象或背景,主题深刻、内涵丰富。草原生态诗歌由诗人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地对人类行为进行审视、到寻找最终和谐共处的回归之路这一过程,构建了工业文明与民族精神的碰撞、对草原生态原乡的失落与寻找、歌颂与呼唤草原平衡生态等一系列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