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关注,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李爱芹 《桂海论丛》2008,24(3):87-90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探讨现有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立法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法工作滞后,立法空白多、位阶低、体制不规范、适用范围窄。其原因有三:一是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限制:二是与社会保障体系相关制度的”约束”:三是观念障碍。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06,(4):26-27
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十六)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要通过完善社保制度来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低保’政策等要向弱势群体倾斜”,这一目标的提出把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4,(3):110-112
在农民工工资问题备受关注的同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也浮出水面:许多地方先后进行了可贵的尝试。本刊编辑部从各地大量政策、操作实践中.遴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经验、做法,供广大农民工朋友和地方政府参考取用。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6,(19):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9月23日出席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要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黄菊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抓紧研究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二要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既要确保当期支付,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殊问题,又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龙洋  张季菁 《人民论坛》2013,(11):48-49
文章认为,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指导理念分歧、政府投入体制缺陷和农民工投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政府在强化公共事业立法的基础上,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经费的分担机制,进而体现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参与性、补偿性和干预性责任.  相似文献   

9.
我国县乡社会保障制度管理存在社保覆盖面低、养老保障功能较弱、社保机构不健全、社保基金运作困难等问题,完善县乡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应把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同全国接轨,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着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保体系和农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民养老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试点;把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真正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民工队伍将进一步壮大。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还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等问题。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构成了我国国情的重要方面,是一个需要引起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农民工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切实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快相关立法工作,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农民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民工的职业化、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张军莲  龚志民  李时华 《前沿》2006,(3):169-172
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制条件下,农民工享受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情况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我们要认真分析农民工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方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障(保险)基金上的监督机制,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相似文献   

12.
王素君 《乡音》2011,(8):25
目前,石家庄市农民工总数54万多人,占全市职工人数的30%左右,为我市城市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医疗保险参保率低,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超时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应尽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分类分层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1.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一是为已经城市化的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同时鼓励进入城镇落户的农民一次性出让承包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二是建立面对流动  相似文献   

13.
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必须从分析农民工犯罪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文化教育和预防打击等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保障农民工切身利益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容之一。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成因,提出要通过建立农民工社保联动机制、推动户籍改革、建立灵活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半月谈》2004,(7):12-19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在何方?我们分赴各地,深入工矿企业、政府机关调研的同时,3月25日,本刊编辑部分专家及政府官员,紧扣农民工社保热点、焦点、难点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廓清速雾,开出药方,为拓展一条真正的农民工所急、所盼、所需的社会保障之路,奉献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且在农民工落户、住宿、保险等社会待遇方面逐年改善,但农民工劳动权益仍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影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因素较多。为切实做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必须从改变农民工自身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既定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必须从分析农民工犯罪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文化教育和预防打击等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8.
张娟 《理论月刊》2008,(6):173-175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本文在阐述了河南省农民工总体情况和河南省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运行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取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方式、速度及效果。当前的户籍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社会保障制度、政治参与制度影响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导致农民工权利贫困,阻碍农民工向市民的顺利转变。对此,要建立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优化政治参与、完善社会保障的治理路径,以提高农民工的可行能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指点八桂     
黄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9月23日出席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要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黄菊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抓紧研究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