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香港经济面临“升值”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首度“破8”后, 香港有关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使香港经济面临新的考验。专家指出,虽然美元持续疲弱已有一段时期,但人民币“破8”是一重要心理关口,市场必然憧憬进一步升值,这有可能吸引更多热钱流入香港炒作,加剧股市波动,同时推动本地租金上升,增大通胀压力。与去年改革汇率机制前相比,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袁元 《瞭望》2005,(30)
对于“出其不意”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王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尽管人民币仅小幅升值2%,但却是中国汇率改革标志性的一大步。“参考”与“盯住”之别分析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特点,王召认为一定要注意区分“参考”一篮子与“盯住”一篮子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4.
夏南 《瞭望》2003,(27)
一个时期以来,某些国家一直在对人民币汇率评头评足,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近来大幅下跌,“向人民币升值施压”的舆论再度兴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6月29日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正面回答:不认为人民币有被重新评估的可能。表明了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创下了单月13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再度加大,以至于5月份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多次“破8”。内需不足是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根源。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归根到底要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6.
去年,业内专家公认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捉速期”。6月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紧接着出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7.
小蓝 《侨园》2012,(4):44
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2937元。面对人民币兑美元首破6.3,国服移民的移民律师徐继英表示,对大陆的申请人来说,如果现在办理移民美国,要比2011年年底省不少钱。  相似文献   

8.
清颖 《党政论坛》2009,(4):19-19
目前的判断有市场力量和央行干预两种。基于市场力量的观点认为:首先,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短期内升值幅度过大,需要修正。汇改三年人民币升值超过了20%,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大幅上扬约10%。中国银行首席汇率分析师谭雅玲据此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人民币汇率回落是技术本身调整和修正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单边升值或贬值容易积累风险,都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楚东  潘燕 《瞭望》2003,(38)
沸沸扬扬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终于在“欧元之父”蒙代尔的权威声援中消停下来。虽然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在吵闹,但主流舆论已从逼压人民币升值,转为小泉“人民币汇价应取决于中国大陆”的说法上来。美日一些理论界人士都表示,不应将本国的贸易逆差和就业减少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中国的汇率基本稳定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开始得到世人回顾这一场唇枪舌  相似文献   

10.
江涌 《瞭望》2007,(20)
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以来,人民币“升升不息”,美元则“跌跌不休”。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刷新记录,在五一长假期后突破了7.7:1的新关口,星期二开市中间价为7.6951兑1美元,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幅已超过7%。综观之,日益强大的政治与市场压力是人民币升值的主因。首先看政治压力。继去年12月中美两国举行第一轮经济战略对话之后,第二轮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将在5月23~24日于华盛  相似文献   

11.
一、1995年汇率走势1994年,我国实行了汇率并轨,取消了原来的多重汇率,建立了由市场决定汇率的机制。这次汇率改革是非常成功的。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有利于进出口平衡和利用外资。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比值稳中有升,年初是1$=8.7元人民币,年末是1$=8.4元;进出口贸易扭转了1993年逆差122亿美元的局面,实现了顺差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加上部分企业为了得到汇率并轨的好处,而把1993年的部分收汇推迟到1994年结汇等因素,1994年我国外汇结存超过500亿美元,为今年的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打…  相似文献   

12.
露骨的利己主义本色左右美国的汇率政策,以邻为壑的政策是否在中国上演,或许可从美国的“历史记录”中略见端倪。在中国官方断然否认人民币即将升值的传言,并强调汇率改革决不屈从于外来压力之后,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消停了不少。6月7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货币会议论坛发表讲话,称容许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具弹性,对中国非常有利,措词上温和了很多。但美国的汇率政策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布什政府的下一个举动,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既“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体现了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将对国内经济、地区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改革下一步,无论如何不能离开“与中国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条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15.
面对美元贬值,央行人士称,“继续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冯兴元 《党政论坛》2012,(18):12-12
我国今年二季度GDP增速首次“破八”,从8.1%降至7.6%。经济放缓较为严峻,已到了引起政府高度警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12年4月16日实施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流入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尤其是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适度扩大,更加体现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决定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符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改革需要。本文试图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尝试分析2012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对FDI的流入带来的影响程度,并通过ADF单位根等检验方法验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FDI流入影响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8.
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说明我国汇率机制仍然处在与现实环境协调和适应的状态中这一点与当前在持续不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境外投机性热钱快速流入中国密切相关。这种状况致使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并导致国内货币信贷失控和通货膨胀压  相似文献   

19.
左传长 《团结》2010,(2):49-49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的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汇率较为稳定.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累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为人民币升值减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召 《瞭望》2003,(35)
升值压力从何而来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形成于1994年,对其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那时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约升值了5%,其中较大的浮动主要是在1994年1月~1995年5月间由贬值完成的。此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开始缩小,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为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我国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变得窄小,波动幅度不足万分之五。“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固定汇率制。这就给一些处于经济衰退周期中的国家以口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