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位思维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对同一件事,不同角色中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从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领导者以领导者的角色思维,可以得到在群众的角色上思维所得不到的结论,但又得不到在群众的角色上所能得到的结论。因此,要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更完整、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可以在思维过程中有意识地暂时离开领导者的角色,从其他社会角色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到一些不同的看法。将各种不同的看法加以比较和综合,取长补短,“看法”的正确性、科学性也就必然地会提高一个档次。中国人历来推崇“推己及人”的处世态度,要求人们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都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其实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凡事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可以  相似文献   

2.
按常理把“官肥民瘦”还是“民肥官瘦”当做衡量官员廉洁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大致不会有什么错。当然,此处的肥瘦,不单单指形体的肥瘦,更指的是财产的多寡。当然,官“瘦”的地方,未必就一定会“民肥”,因为廉政以外还有一个勤政的问题。但官“肥”的地方,必定会“民瘦”。想想看,如果官员们整日沉溺于酒绿灯红,绞尽脑汁往自己腰包里捞钱,哪还有心思去“造福一方”?况且,不仅“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就是天天吃喝的也都是民众血汗,官先“肥”,百姓岂能不“瘦”?唐玄宗是懂这个道理的,史载他与其侍臣有这样一段对话:侍臣问…  相似文献   

3.
酒为人饮,人为酒醉。酒有高、中、低度之别,饮酒者也分酒民、酒徒、酒官三类。“民”乃平民,酒民实为广大民众;“徒”则多指有劣性之人,但酒徒并非暴徒,仍是指那些恋酒、嗜酒、贪酒的寻常百姓;“酒官”则与上述两类不同。官就要管,虽是民的公仆,但行使的权力与民不同。酒官又不同于一般的官,专指那些因权力而喝酒的官。他们或因职责需要而不得不应付酒场,这不同于贪杯恋盏的酒徒;或因别人需要他们的权力而被捧为座上宾,这又不同于自斟自饮的酒民。 酒民、酒徒、酒官皆沾酒字,而喝酒无非是把一种液体倒入口里,纯属个人行为,无须他人教诲。但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是新中国为突破制度的限制而创新的一个富有弹性和争议的名词,“民”与“官”本来是一对集权专制社会的关系词,如今却被权且拿来描绘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避免突破制度极限的经济形态。民营经济有许多特性,突出之点就是怕官——官欺则弱、官撑则强。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报纸上读到一些谈论“官牌子”的短文,如《为人民千古流芳》、《首富县里的“穷官们”》等,这些文章说的是为官之道,读来颇有兴味,也颇有一些感慨。 现时中国社会有一种风气,以“官牌子”吓人。社交场合,官员们车来车往十分张扬显赫,有人从小汽车里一出来,就递上一张名片(老百姓称之为官牌子),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摆出一副官架势,别人便被吓住了。 这种“官牌子”的重新现世,是喜是忧众说不一,笔者则以为忧多喜少,因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某些人眼里似乎还是靠“官牌子”支撑  相似文献   

6.
“官本位”是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有公仆之名却无公仆之实。“民本位”则是“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它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指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这种民本情怀。实现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首先需要政府官员转变角色,绝不能把权力当作寻租的工具,而是要恪尽职守,为民谋取福祉。换言之,就是要把官位当作为民谋利的符号,而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聚宝盆”。诚如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所言,服务型政府,将以“民本位”代替“官本位”,以“社会本位”代替“政府本位”,以“权利本位”取代“权力本位”,真正体现“立党…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被中国的老百姓称之为"官"。那么,官的价值是什么?领导干部应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官"与"民"的价值错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前提下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效应。价值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形成和实现的。"官"与"民"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究竟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级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以此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各种官吏都把他们自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把“官肥民瘦”还是“民肥官瘦”当作衡量一个官员廉洁与否的基本标准,大致不会有什么错。想想看,为什么“脑满肠肥”的官员给面有菜色的群众作廉政报告,效果总是不佳,症结就在这里。当然,此处的肥瘦,不要只理解为形体的肥瘦,更指的是财产的多寡。加拿大...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10.
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踏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季节。如何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这是职场“新鲜人”走入社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勿以事小而不为新人一定要耐得住“平淡”,开始应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上,并逐渐地表现自己,让老板知道自己是有想法的,可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不同企业中,新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不同的,如外企老板更希望新人能具有进取精神,而国企则希望新人能够听话,踏实稳当。在小企业中,老板更看重新人的活力,也会给予更多的发展上升空间。在规章制度明确的大企业则最好要懂规矩,一定要完成好交给的本职工作。涉世之初的学子要抱着“多做小事,少点阔论”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按常理来说,把“官肥民瘦”还是“民肥官瘦”当做衡量一个官员廉洁与否的基本标准,大致不会有什么错。当然,此处的肥瘦,不单单指形体的肥  相似文献   

12.
为官箴言     
官者,古为民之父母,今为民之公仆。无论何谓,官,乃国之栋梁,民之楷模。为官必先修身树人,做官必须心中有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乃我党为官之箴言。官,与民于信而生,刚正不阿而树。安邦定国,官者之本。官,因才而取之,以德而信之,依信而举之,民拥戴而生之。官者,信于民,举于民,当以民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30日,承游劝荣博士美意惠赠,我有机会拜读到法律出版社在是月刚刚推出的他的力作《法治成本分析》。我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个官员学者或者说是学者官员,作者能够始终将“允执其中”的稳健的思考立场恰到好处地贯穿于双角色的始终,既不以“学”之书生意气而恣意挥斥“官道”,更不以“官”之圆滑世故而刻意违背“学理”。譬如,作者在第三章论述“静态法治成本”之“立法成本投入的主体”时,认为立法成本的投入不但包括国家、社会,也包括个人,并以孙志刚案为例,说明一部陈旧法规甚至“恶法”的废止是许多的“孙志刚们”个人的惨重成本…  相似文献   

14.
官际关系     
《天津支部生活》2012,(5):45-45
官与官之间的关系,简称“官际关系”。当前,官场上出现了几种不健康的“官际关系”,主要有:一是人身依附关系,即下级依存于上级,上下级之间存在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有官官相护、猫鼠关系等;二是拉帮结派关系。搞小团体、拉山头,领导不同派系不同,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队伍。有的则以老乡名义相聚,或以同学关系融合;  相似文献   

15.
“我们国家解放不久,经济非常困难,应当尽可能节省,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今后不准超支,下周扣还”。“有碗青菜,再来碟辣椒,就很够了”。这是《陶铸的风格》一文中,陶铸对警卫员今后开支伙食的训诫。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体察民情,与民同甘共苦的风范。我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干部。我知道“民”与“官”之间是有某些差别的。但有些事实在让人费解、令人担忧。比如,早几年,我们村不论来了什么检查团、慰问团、参观团……团团必喝;也不论召开什  相似文献   

16.
论职业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开创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职业道德——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做“官”有“官德”,治学有“学德”,执教有“师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有“商德”。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  相似文献   

17.
官气     
郭庆晨 《党课》2009,(2):124-125
区别于“民”、经过政府任命的公职人员,乃为“官”。既为官,就难免带点儿官的样子、官的做派、官的架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官气”。  相似文献   

18.
瓜田 《前线》2004,(10)
如 今 “权 为 民 所 用 , 情 为 民 所系 ,利 为 民 所 谋 ”的 提 法 ,已 经 频 频出 现 在 官 方 的 文 件 、报 告 中 ,公 仆 们对 其 印 象也 很 深 。瓜 田注 意 到 ,此 提法 的 句 式 属 于 被 动 式 , 与 以 往 的 主动 句 式 明显 不 同 。这 种不 同 ,是 否 仅为 语 言 风 格 或 者 表 述 习 惯 上 的 差别 ? 瓜田 以 为 非 也。 瓜 田 早 已 耳 濡 目 染 的 是 “为 民用 权 ,为 民 动 情 ,为 民 谋 利 ”、“我 们要 为 老 百 姓 掌 好 权 、用 好 权 ”、“为 老百 姓 谋 利益 ”之类 的 主 动句 式 。主 动句 式 没 什 么 …  相似文献   

19.
张艳 《求实》2006,(Z2):109
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在中华大地就吹响女性解放的号角,但直到今天,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协调与平衡仍然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女性。如何达到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协调与平衡,也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一、社会价值导向是女性角色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行色匆匆的普通女工,还是身居要职的从政女性,只要是有职业的妇女,便无法逃避职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无法回避‘社会人’与‘家庭人’之间的双重角色冲突。”一位社会学家这样评论道。专家进一步指出,致使女性步入这种角色冲突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价值导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20.
圆号 《党课》2006,(7):56-57
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抱着“少管闲事”的处世哲学,遇事推来挡去,被群众戏称为“推官”。对于“推官”的“推法”,老百姓归纳为三类:一是“民不举,官不究”。明知下属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只要群众不向上反映,便装聋作哑,不管也不问。二是“新官不理旧事”。机构改革,班子调整,一些新任领导对以往领导遗留下来的难题,懒得管,不愿办。三是“一调百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