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慧  韦巍 《当代广西》2012,(12):9-10
5月28日,为期5天的“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南宁正式启动,今年“环保世纪行”的主题是“关注农村水源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自1997年广西首次举行“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以来,连续4年关注水资源保护。经过4年的努力,广西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语境中,中国监狱正从“农本监狱”走向“都市监狱”、从“政治文化监狱”走向“知识文化监狱”、从“人治监狱”走向“法治监狱”。中国监狱文化的重构以“现代化文明监狱”为主题文化话语,在人的发展与监狱的进步、文化精神的突变与裂变、日常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变与悖论、技术理性的超级霸权等深层次的文化范式上进行话语分析,并选择争夺话语权、建构监狱文化霸权、关注监狱大众文化、张扬自由主义理念等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3.
白鳍豚悲歌     
不久前,世界上惟一一头人工饲养了22年的白鳍豚“淇淇”,在衰老和孤独中离世。这条消息在生物、环保界引起震动,许多媒体纷纷报道。 由此也引来人们更加关注一个话题: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有、更濒危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初物白鳍豚,正在走向灭绝边缘。 水生生物学家警示:白鳍豚总数已不足100头,如再不采取特殊措施加紧抢救,它很有可能在20年之内彻底灭绝。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今和未来海外三千万华人的走向趋势如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已经成为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热门课题。从“中华文化持续论”、“华人同化论”、“多元文化论”,到“华人认同论”……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研究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既有微观现状的详察,也有宏观走向的勾划。 本文试探从宏观上谈谈一管之见,笔者认为对海外华人的走向趋势要放在全球格局,历史长河的时空来观察。从全局总体上看,其走向趋势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应是“大框架下的  相似文献   

5.
“两会”,向来是关注中国未来改革走向的最好窗口和风向标。2008年春天的“两会”,最受关注的主题是什么?哪个词出现的频率又最高?——“民生”!敏感的外电真是善于抓住特点。它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惊呼:中国已从以前的侧重国富转向重点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2,(1):6
在台湾两项选举结束后,两岸关系的走向是两岸同胞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主张“台独”的政党势力扩张,将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民进党的个别人甚至放话,支持“一国两制”的政党在选举中失利,说明“一国两制”在台湾不得人心。究竟如何看待台湾的主流民意,事关两岸关系的走向,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应通过什么路径走向目标?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路径出发,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逻辑及循环机理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为推动“三化”的转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开创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事务与政策”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从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国际社会对青年发展的关注和走向,也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提供借鉴。世界青年事务形成与发展的三个关键点世界青年事务形成与发展有三个关键点:第一,1985年,联合国设立“国际青年年”。以“参与、发展、和平”为主题的国际青年年的设立,促使国际社会以新思路关注青年问题而成为国际青年事务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参与、发展、和平”的主题思路的确立,使青年工作逐步走出了冷战思维,东西方对抗远离青年的自身利益,而走向了关注青年自身发展,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突出特点是社会参与面广、参与程度高,参与主体从原先的相对被动型发展为积极主动型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已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型,从集中性、短期性走向社区化、持久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初期生长点,走向关注人的总体生存状态“党团主导,专门机构发动,单位协助,大众支持”的运作模式,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机制建设已进入健康配套发展的时期在“谁来管、如何管”两个基本问题上,“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取得重大突破;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运作有效,管理手段不断走向制度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经费筹措的灵活有效和资金管理机制的严格与规范等方面的探索,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愿用我的行动,带动家庭,带动社会,共建我们的家园,共享绿色未来……”6月3日上午,郑州市环保义务监督员在郑州市绿城广场集体宣誓,呼吁社会关注生态环保,共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民间打假、民间环保、民间反扒、民间110等组织的兴起,公权民间化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一直以来,公民个人代为行使国家公权力,执行法律职能的行为是否合法的置疑和质问声不断,但是”打假英雄”、“反扒英雄”、”环保英雄”在老百姓心目中赢得的声誉和信任不减。  相似文献   

12.
走向“问题化”的儿童寄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中国社会,寄养是儿童抚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对寄养的关注,也从最初的习焉不察,到对寄养负面案例的关注、对寄养现象的统计分析、再到对寄养本身正当性的怀疑,走过了一条“问题化”的清晰轨迹。虽然暂时寄养还没有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问题,但寄养正在逐步走向“问题化”,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节能已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全国政协委员们也针对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6月1日之后,随着各地政府关于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出台,“房地产新政”的走向,成为政府、房地产企业及民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当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研究进入新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中,以往的研究视野也应有所拓宽与创新。上个世纪70年代前:青年群体庞大,研究者极少;70年代后:青年虽然吸引了学界目光,但并没引起关注。而对“80后”的研究则是:从果断定论其为“垮掉的一代”到尴尬反思其为“鸟巢一代”,这促使青少年研究出现了目前从高调走向低调,谨慎对待“90后”研究的状况。实际上我们也需要从主观走向客观,理性对待“90后”研究,具体而言做到:理性——全面关注;客观——平等对待;公正——研究对象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1月8日颁布“限塑”通知,到6月1日正式实施,“限塑令”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在大部分学者都普遍关注“限塑”的环保效应时,应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限塑”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可能影响“限塑”成效的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限塑”成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最多的话题。为此目前国际上有一种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心安理得戴上世界“制造基地”高帽的同时,中国制造业自身存在的顽疾,正在黯淡其世界“制造基地”的光环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4)
2007年初春,一年一度的“两会”开幕,两岸问题依然是台籍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两岸话题年年谈,从坚决反“台独”到反“法理台独”,从促进两岸交流到关注台胞参政议政、开拓民间合作空间。“变”与“不变”之间尽显大陆方面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对台原则立场的坚持与处理手法的日益灵活,也反映出两岸关系发展不断走向深化与广阔化;而陈水扁却不顾两岸政经形势变化,不顾岛内民众死活,趁机抛出“四要一没有”的“台独”新言论,妄图搅局,并主导“话题”。不过,他显然没有达  相似文献   

19.
身影     
廖晓义获评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5年12月28日晚,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宣布:社会公益奖获得者是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评委会对她的评价是:“关注环保的人很多,但她是细节大师。她擅长从生活方式的微小缝隙里勘查出浪费的黑洞,让最大众的消费转化成最有效的环保行为。”至今,廖晓义回国创办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已十周年。10年来,她拍摄了环保专题片100多部;发起了“绿色社区”,“绿色生活”,“绿天使”等公民活动:组织了“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环境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在全国推广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也是她首先发起的。  相似文献   

20.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字字铿锵的郑重宣誓。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受社会关注的亮点之一,“美丽中国”新概念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单列篇章,意味着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将走向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