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岑 《公民导刊》2005,(12):39-40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自200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在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89个检察院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经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推荐。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015名。人民监督员共监督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拟不起诉、拟撤销案等“三类案件”6719件。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对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的监督,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十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我市检察机关被确定为试点单位之一.日前,已在我市检察机关8个试点单位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外部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中执法不公的问题,2003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笔者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在竹山县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一、人民监督员构成情况从2003年至今,竹山县人民检察院已经连续选任了三届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4.
莫海铭 《传承》2011,(1):74-75
自2003年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实施以来,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人民检察院职能开展人民监督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3月,按照检察机关的统一部署,正式启动了人民监督员对"五种情形"实施监督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效果针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自侦、自捕、自诉”缺乏外部监督的状况,顺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10月出台《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下称《规定(试行)》),在全国检察系统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此举从理论上解决了公众对检察机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杨慧  李凡 《人大论坛》2006,(9):24-26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行是公民参与司法的一种具体尝试.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它使检察机关逐步建立起一套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加强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进一步确保了检察权的依法行使.提高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和执法水平,提升了法律监督能力,促进了司法公正。但其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下面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民监督员的产生方式、职责权限、组织形式和监督程序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自主创新的一项改革,自2003年在全国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更好地发挥人民监督贷监督和人大监督的功能优势,李沧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转变思路,在建立人大监督与人民监督员监督相衔接机制上作了有益探索。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天津人大》2008,(4):48-48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八届人大常委会向苏美云等11位同志颁发了人民监督员确认证书。此举被认为是开了南通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外部选任”之先河。港闸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中碰到一个难题,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督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检察机关和人民监督员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原先人民监督员由检察机关自选并颁发任命书的选任方式,使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名额、管理、经费保障等权力都与检察机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陷入了“被监督者选择监督者”的局限性中。  相似文献   

9.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中央的要求,为解决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有效外部监督不力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其生命力具有着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空间.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人民监督员制度还有许多实践中的环节和问题需要探索,以更加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客观需要,推进检察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蒋予昕  孟娟娟 《传承》2011,(3):83-83
"检察机关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当39位社会各界人士从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少康手中接过"人民监督员"红色聘书时,张少康坚定地对各位人民监督员表示。39本红色聘书标志着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我区检察机关开始全面推行,彰显出检察工作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人民监督员制度创设的初衷是加强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但为了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应当对监督案件范围、监督事项范围和对进入监督程序的案件启动条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解决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制度创新,对于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新的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应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快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检察改革,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项新举措。德州市检察院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自2003年10月率先建立了人民监督员制度,并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在两级检察机关全面推开。该市人大常委会也适时进行监督,保证了此项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要更正     
为了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近日,德江县人民检察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进一步扩大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首次招录了5名人民监督员。其做法:一是成立组织机构.由检察长任组长,亲自抓,分管副检察长具体抓。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在县电视台对招录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15.
李宝金 《天津人大》2004,(10):37-39
我市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很好.普遍认为这是检察机关真心实意让人民群众来监督自己的又一项举措,而且突出了“人民“监督的特点,突出了监督的刚性和广泛性,使监督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6.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制度,它对于促进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具有积极和重要作用。但由于这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笔者结合武穴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此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粗浅的意见和建议,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检察职能具有多重性,既负有职务犯罪侦查职权也有直接逮捕权,在逮捕与羁押作为不同制度设计、取保候审尚没有作为权利规范的前提下,职务犯罪案件起诉前仅仅只是在检察机关内部实行一套流程,缺乏外部监督。人民主权是权力的原点,人民监督权力是宪法原则,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需要从监督内容到监督形式的继续深化,最终形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人民监督员制度打破了检察机关一度封闭的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增强了透明度和参与度,有利于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目前,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推进背景下,坚持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需深化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认识,适时出台《人民监督员法》。  相似文献   

19.
报载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从 2 0 0 3年 9月进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以来 ,进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案件近 30件 ,其中已有效监督 6件。据悉 ,正在推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 ,是最高检为建立一种新的外部监督机制 ,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笔者以为 ,这一项改革很有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20.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检察机关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全面实施人民监督员监督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