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去年第三十六期《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的专题报道刊出后,引起了出版界的浓厚兴趣。不少同志来稿、来信,就出版工作的改革,及如何改变“出书难”、“买书难”的状况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本刊选登其中三篇。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4,(36)
这一期发表的本刊记者关于《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一文,从编辑、印刷、发行这三个环节,探讨了“买书难”的原因所在,说明改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石峰 《瞭望》1992,(50)
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出版社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多数出版社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地方出版社由只出版本地作者的书、只在本地区发行,发展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并且多数省份由一家综合性出版社发展成多家专业性出版社。 ——图书发行打破了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了以新华书店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新体制;图书定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1,(2)
如何评估我国出版界现状,怎样进一步繁荣出版?日前,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司长杨牧之就此向本刊记者发表了谈话。 对出版界现状和 出版工作的估计 对近几年整个出版工作,杨牧之用两个“突出”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3,(20)
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总体发展保持持续上升势头。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26.8亿元,利润接近50亿元,同比增长5.5%和6.5%。根据入世承诺,我国自2002年12月11日开始对外资开放出版物零售领域,但此前外商已采取各种变通方式进入国内出版物出版、发行领域,进入的规模和速度都比预想的要迅猛。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2年从1月到11月共批准外商投资印刷企业92家,投资总额超过5.5亿美元。在发行方面,多家中外合资发行机构成立。在尚未开放的书报刊及音像电子出版等方面,外资也采取各种变通办法谋求进入。一些出版巨头以版权合作、广告代理、成立合资商业公司等手段,大量进入图书与期刊出版领域。2002年有4家国际知名期刊被批准通过版权合作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在外资来势汹汹的同时,民营资本也加快了在出版业的运作。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民营书业不仅广泛活跃于图书发行市场,而且也以变通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介入出版环节。民营书业的活跃既为出版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出版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在最近召开的一次改革座谈会上,安徽省出版总社的负责同志说,十年动乱期间,安徽出版的图书很少,一九七○年仅出书一百四十三种(很多是报刊文章汇编),五千多万册,而一九八三年全省共出书三百六十二种,总印数一点五亿册。虽然出书的数量增加很多、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但出版社仍然经常听到作者、读者抱怨“出书难”、“买书难”。出书难,难在何处?难在出书周期太长。  相似文献   

7.
陈昕  罗靖  杨龙 《瞭望》1989,(45)
图书市场的萎缩,是出版界所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出版社、出书品种与图书印量的刷增;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下降、库存膨胀。一方面是严肃的、学术性著作难出;一方面是某些不健康节籍泛滥。出版界面临调整、治理、整顿、提高的形势。怎样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工作,需要对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分析。本文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看法,本刊特予发表。希望引起出版界的关注、群策群力,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繁荣,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8.
赵跃 《瞭望》1985,(39)
出版社办书市是一个新的尝试。 不久前,首都和一些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二十多家出版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天坛公园分别举办了“首都第一届社科书市”和“全国第三届科技书市”。据粗略统计,从八月中旬至下旬的十一天里,两个书市共售出各类图书约一百四十多万册,平均日销售量达十三万册。 出版界举办书市是为了加强作者、编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9.
为大学生编辑、出版一套思想性和知识性兼备的课外读物是建国以来出版界的首次尝试,而由四大城市出版社分工协作,联合出版一套丛书,也可以说是一项创举。《当代大学生丛书》之所以能够赢得如此众多的大学生和青年们的好评与喜爱,正是因为出版部门为生活在开放和改革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层次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出版界掀起一股奥运图书热,三类图书受到读者欢迎,一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二是与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三是与北京历史文化相关的。这三类图书的热销,反映了读者关注北京奥运会的三个视角。筹备奥运图书大餐,不少出版社数年前已开始筹划。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信息显示,2007年中国出版与奥运相关的图书近20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42种。今年以来,各大出版社推出的与奥运相关的图书,题材更加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11.
米广弘 《民主》2010,(5):39-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进行了三次转型,进入了空前繁荣、“做大做强”的时期。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出版社的图书总发行由委托新华书店代理改变为由出版社自办。第二次转型是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由单一的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变,把书刊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0     
刘浩 《瞭望》2021,(15):58-59
大家希望参照世界最著名的几本新闻杂志,创办一本中国的新闻周刊,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希望在一边是中国的百废待兴、一边是全球范围内知识爆炸的形势下,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提高新闻的时效,把来自最基层百姓改革的呼声、创举传播开来,把中南海改革开放的声音传递下去;主题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王益 《瞭望》1985,(27)
我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娄明等四位同志去美国和加拿大访问,主要是探索扩大我国中文书刊对外发行的途径,顺便了解国外出版业和图书发行业的情况,所见所闻,使人开眼界,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4.
成立于1987年的学苑出版社迄 今已出版了3000多种、销售逾亿册的 图书。作为一个规模不大、历史较短的 出版社,其取得的成绩受到出版业的 广泛关注。学苑出版社的现任社长兼 总编辑孟白近日接受了《瞭望新闻周 刊》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8月中旬,在中共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民进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出版界会员代表50余人聚会哈尔滨市,举行为期4天的民进东北三省第七届出版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我国出版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一中心命题,各抒己见,深入研讨。本刊现选编会议的部分论文的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钧艳 《学理论》2012,(11):170-171
图书选题策划是一种文化设计、文化创造和文化引导,是一种编辑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编辑人员按照一定的路线方针和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落实选题、出版及行销方案的创造性活动;或者说是编辑人员根据编辑方针、市场需求和受众需要,分析工作目标和内容设计出最佳工作方案的过程。深入研究图书选题策划,对于出版社怎样才能出本好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书的海洋     
《瞭望》1986,(18)
暮春四月,人们说,北京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正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全国图书展览”。这组专题报道,向我们描绘了这次大型书展的盛况,同时从出版社工作,书籍装帧和几位老编辑的事迹,描述了我国出版界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现在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并且正在加快、  相似文献   

19.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5,(8):45-45
好多年前,写过篇谈书的文章。当时,中国的出版界还不像今天这么兴旺发达。那时,中国的出版业正值峰回路转,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今的诸多举措在那时是不可想象的。那会,一年出几万种书就不得了,今天,全国一年出版新书19万种,这还不算10 万种左右的重版书。年近30万种的图书铺天盖地涌向市场,你不得不承认:泱泱出版大国,非我们莫属。  相似文献   

20.
林蔚 《瞭望》2006,(15)
日前,一位在出版机构工作的朋友谈起出版社生存之难后欣慰地说出一句话, 刺得笔者心里很不舒服。他说:“再难, 只要抓住教辅材料这块就能挣钱,这市场大了!”他没说错。全国有二亿多中小学生, 大中城市中小学生也达3千多万之巨。对这个大得惊人的市场,何止是出版商“虎视眈眈”,众书商也同样。在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