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上认为,随着区域化推进会带来区域安全改善。然而,区域化也可能与区域安全恶化相伴,这便是区域化与安全化悖论。不成熟区域化与成熟区域化,区域化意向与区域化现实,构成了区域化与安全化悖论的两对概念。由于区域化与安全化悖论的存在,周边安全并不一定会随着周边区域便利化与一体化而出现改善,在一定时期内,周边区域行为体的身份危机、周边区域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聚集、周边秩序与中心秩序的时差效应、周边与中心的态叠加,可能会使周边安全随着周边区域化的推进面临新的复合型安全冲击。有鉴于此,需要我们对周边安全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并不断提升应对周边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认为,随着区域化推进会带来区域安全改善。然而,区域化也可能与区域安全恶化相伴,这便是区域化与安全化悖论。不成熟区域化与成熟区域化,区域化意向与区域化现实,构成了区域化与安全化悖论的两对概念。由于区域化与安全化悖论的存在,周边安全并不一定会随着周边区域便利化与一体化而出现改善,在一定时期内,周边区域行为体的身份危机、周边区域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聚集、周边秩序与中心秩序的时差效应、周边与中心的"态叠加",可能会使周边安全随着周边区域化的推进面临新的复合型安全冲击。有鉴于此,需要我们对周边安全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并不断提升应对周边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石油需求最多的地区。东北亚能源合作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但在合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互信不足和过度竞争等诸多问题。同时,区域内石油安全也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它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安全合作基本框架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美朝双方实行的战争边缘化政策愈演愈烈,围绕朝核问题美国与朝鲜及中国、韩国、日本等国正进行长期的、战略性角逐;建立某种多边安全合作框架已成为东北亚各国安全政策的基本取向,但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交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包括众多方面,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目前,这些多方面的环境合作已显现出很多绩效,如逐步启发与强化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共同体”,以具体的积极的行动计划解决国际间的跨国环境矛盾和纠纷,促进东北亚各国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等。但在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东北亚国家间的环境合作将成为全球环境中具有高度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六方会谈"机制化: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求建立朝鲜半岛安全机制以取代停战机制,是实现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重大课题.六方会谈是东北亚各方经过长期艰难努力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朝核问题有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最佳模式六方会谈的意义已远超出解决朝核问题本身,对于东北亚安全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六方会谈机制化应该成为东北亚安全环境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解释国际秩序的构成上,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权力的基础地位,自由主义传统认为权力不能单独起作用,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则重视说服与承认关系在秩序建构中的作用。东亚区域国际秩序的发展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别,中华帝国(1)长期拥有权力优势和慎重使用权力的传统,并在东亚区域中心和边缘地区形成了明确的秩序原则和灵活的妥协空间。权力结构——协商规范间的平衡共存使古典东亚区域秩序长期维系。西方殖民列强打破东亚区域的隔绝性后,传统帝国秩序下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解体,既有协商规范也失去了吸引力,协商规范与权力结构的关系也由平衡转向依附。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没有找到新的平衡,使东北亚区域格局陷入长期动荡。如何在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间找到平衡,成为解释东北亚区域秩序发展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0.
郑汕 《和平与发展》2014,(2):30-42,123-134
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实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国际舆论认为,日本战后战犯政治的延续,追求经济景气的诱惑,联合国撤除敌国条款后摘帽心理的膨胀,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鼓动,是安倍政府敢于搅动东北亚局势的主要原因。一旦日本突破战后体制,修宪成功,日本就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11.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台湾逢甲大学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3日在长春举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参加会议的有外研片的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所、朝韩所、俄罗斯所4个单位,还有应用片的经济所、软科学所、农发所、社会学所4个单位,以及科研处和外事处。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参加会议的有科教社会处和产业处。此外,长春税务学院副院长宋冬林教授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由黑龙江省东北亚经济技术研究会常务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宋魁教授撰写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概论》一书,已于1998年3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发行。读过此书之后,深感这是一部经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东北亚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著,...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东北亚区域研究重要的理论架构,文明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东亚文明“浑然一体论”的束缚,进一步理解东北亚区域文明的基础构造,把握东北亚区域文明结构体系内部“中心—边缘”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处理好国别研究和区域文明整体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比较中加深我们对东北亚区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机遇与挑战:东北亚国际经济环境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次始于东南亚和东北亚的金融风暴 ,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亚模式”的终结 ,而是要经过这次金融风暴的洗礼 ,使各国政府更加清醒 ,通过社会经济改革 ,使“东亚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 ,整个世界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在改善 ,有利于东北亚经济的发展。而从长期国际经济环境和走势看 ,世界经济出现的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 ,也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东北亚面向 2 1世纪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 ,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正视困难 ;又要抱有希望 ,充满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东北亚复杂的局势下,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成功地进行了对华国事访问,得到中方的高度重视。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中关系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两国构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如此,近几年来,因缺乏相互信任和战略沟通,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效果遭到了质疑。在2013年6月27日,朴槿惠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首脑会议中,双方针对两国交流中存在的不足部分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本次会谈应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中国认为今后10年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机会。韩国作为中等国家(Middle Power),也将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致力于韩半岛(朝鲜半岛——编者注,下同。)的和平与繁荣,积极促进基于信任的对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和中国在安全及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相互合作将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6.
区域化、区域政治与区域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化、区域政治与区域治理是全球化、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倍受重视,形式多样,并形成跨区域化与次区域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东盟安全机制以"东盟方式"著称,基于东盟的经验事实,本文认为,国家间协调是理解东盟安全机制的恰当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东盟安全机制的绩效:在抑制成员国内部冲突、化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争端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同时,由于东盟国家利益分歧,安全合作领域数量少、程度浅;东盟安全机制是中小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其治理能力有限,无法单独解决地区重大安全问题,需要与外部大国相配合;东盟国家对主权独立格外重视,在安全领域缺少制裁机制,导致领土争端无法在区域内得到解决。面对本地区的复杂安全形势,东盟对内需要拓宽、深化安全领域的合作,对外需要加强与大国的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它加速了生产国际化进程,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空前增长。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应当采取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即允许跨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并限制其消极影响,也支持本国跨国公司向外扩大投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力创办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势在必行,它在东北亚必将大有作为。为此,要采取在本地区进行投资、发展小型海外子公司、投资以合营形式为主的对策,来促进我国跨国公司较快地进入东北亚市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安全研究领域中人们普遍采用的几种建构主义安全化研究理论,来解读美国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过程,可以发现:在诠释气候变化问题的安全化过程这个问题上,以实践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理论或分析性框架比注重话语分析的社会科学理论或分析性框架更加有效。强调将实践上的变化作为成功构建安全的标准,这就将目标指向了如何将科学认识加以社会构建这一理论工作。把安全化当做一种更为普遍的认识构建过程的一个具体案例,这将可能将我们导向一种理论的改良,这种改良的理论所要描述的是一个更为广大的由行为主体和网络构成的整体构架,一个随时间推移产生的新兴现象的知识演变过程,一个文件与言论发挥多重作用的复杂话语体系。此外,要想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家层面上的安全化进程,一个很有价值的做法就是进行比较案例研究,特别是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进行对比,因为中国在气候政策决策上推行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框架。中美在气候政策方面的关系缓和推动了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这一事例将为比较案例研究提供一个有趣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李滨 《国际观察》2016,(4):1-16
目前对东亚安全起重要作用的中美日三大国在经济上处于一定程度的依存状态。一般来说,经济依存是政治与安全合作的基础。然而目前美国及其战略伙伴日本却倒行逆施加强对中国的围堵,使得目前东亚的地缘政治竞争反而变得愈加紧张。为什么造成这样的悖论?本文认为,东亚的安全局势受两个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一是由相互经济依存带来的国家间合作的要求;二是传统的国际政治结构带来的国家间地缘政治竞争。之所以出现这种受双重结构影响的状态,原因在于经济依存关系没有彻底克服传统的国际政治结构性影响,是不平衡与综合发展规律的作用。不平衡与综合发展规律使得各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不同,各国彼此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程度不同,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这三者在国际政治中产生的结果是,地缘政治的竞争仍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些国家间发挥着结构性作用。这样,在这种双重结构性因素共同的作用下,东亚安全局势处于一种悖论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