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多次要求领导干部"修身齐家",培育良好家风。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为何要如此重视家风?从历史来看,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从"从严治党"来看,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则关系党风、政风,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做表率,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示范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如何修身?《诗经·  相似文献   

3.
《公民导刊》2016,(4):62
正市纪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主办市人大机关党委公民报刊杜协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给全市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搭建一个展现良好家风的平台,弘扬家庭美德,让好家风成为时代正气之源。市纪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与市人大机关党委、公民报刊社将联合开展"树家风,扬正气"征文活动。一、征文主题"树家风,扬正气"。通过作者对本人的家庭、家族或当地历史名人、先进模范人物良好家风、家规、  相似文献   

4.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条例》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动员令,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  相似文献   

5.
<正>读了《当代广西》2017年第11期《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一文,让我对家风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党员干部不仅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必修课"常抓常学,更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幸福港湾"筑牢筑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  相似文献   

6.
蒋树芬 《创造》2021,29(6):71-7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家风建设发表重要论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②党员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家风正,则党风好、政风清、民风醇、社稷安;家风不正,则党风差、政风浊、民风劣、社稷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铸就了体现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道德品行、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红色家风,对新时代家风建设极具借鉴价值.党员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相似文献   

7.
城市快讯     
《小康》2017,(2)
<正>广州【出台全国首个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指导意见】近日广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领导干部把家风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宣传教育、监督管理、正风反腐等多种方式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自觉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努力建设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环境,护航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建  相似文献   

8.
<正>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作风的重要表现,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建设  相似文献   

9.
好家风是党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党风、社风建设的重要"窗口",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抓好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应注重发挥党员干部亲属的促进作用,创新家风建设考核和保障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夯实廉洁从政之基。  相似文献   

10.
正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家风家教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今天,良好家风仍然是造就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几千年来的家风家教,积淀了无数名言、典故和家训、家规,留下了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等脍炙人口的家教故事。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家风故事都浸染着家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这既与家风建设中蕴含的立德修身、勤俭廉洁、重教尚学等内容有关,也是由家风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所起的制度保障、时间空间拓展、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通过制度建设、教育培养、实践自觉、媒体助力等途径构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见贤而思齐。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海南省档案局(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在省档案馆展出。展览以不同历史时期34位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248件档案资料,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13.
正"修身"是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目"的核心,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首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用"严以修身"强调以"严"来"修身",这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用"严以修身"锤炼党性,要做到"六重"。一、重学习,提升理论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修身齐家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建始县三里乡"百年义渡"的万其珍家族秉持祖训、传承向善家风,信义当头,为过往行人义务摆渡,当仁不让地成为家风传承、道德规范,乃至文明建设的表率人物。  相似文献   

15.
肖振国 《前进》2014,(6):41-42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求一经提出,便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从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讲话到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到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仔细研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可以发现,严字当头,真抓实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始终构成习总书记治国理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三个代表",党员干部是关键.本文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厉",论述了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当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做官先做人     
正中共中央党校9月1日举行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修身做人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作为党员干部,当要明白权为民所赋,还须不断强化自我修养,时刻谨记公权姓公,俯身为民才是实现党员干部自身价值的最终追求。"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此警句箴言不仅是外在要求,更是推进党的  相似文献   

18.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党员干部应树立好家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抓好"家庭"这个道德建设的源头和阵地,让党风更正,政风更清,民风更淳。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汉代董仲舒应汉武帝之诏写《天人三策》,提出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家风是社会风气风向标,好的家风是廉政之源。抓好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个人修养建设,构筑廉洁从政之基;要坚持公私分明,重家教、立家规;也要善于运用制度手段,做好外部监督,正家风强党风,全面夯实廉洁从政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的"三严三实",已经成为了继"八项规定"之后我党作风建设的新标杆。对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而言,面临着加快脱贫、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更应从严上要求、从实处着力,把"三严三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以"严"为立身之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县委书记是县域改革发展的掌舵人,必须严以修身,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坚守良好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