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山市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一座因煤炭和火电生产而设立的工矿城市。现辖3个乡镇31个村民委(社区),总面积360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合山市具有逾百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拥有丰富的火电资源,合山观赏石蜚声中外,品种达30多种,煤、电、观赏石并称"合山三宝"。合山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来合铁路连接湘桂铁路,通达全国各地;南柳二级公路纵贯市境;红水河绕市而过,合山市于2003年、2005年被评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相似文献   

2.
地处佳中腹地,位于国道南柳二级公路中段的合山市,近年来在全国和广西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影响下,也开始了对发展旅游业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对发展旅游业作出一些积极的反应。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合山自身旅游资源的挖掘、认识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合山的旅游资源一直被人忽视,甚至使人产生合山不具备发展旅游业条件的重重疑虑。为明晰这一问题,本文从发展合山旅游业将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合山市的旅游资源条件及其优势评估广西有五大旅游区:桂林、南宁、柳州、桂东南和滨海五区。而地处柳州地区的合山市其旅游业的发…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4,(7):F002-F002,F004
2003年是合山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合山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1374万元、12698万元、125000万元、1758元,同比增长35.5%、39.3%、193.5%和12.7%,创该市历史新高,增幅排在全区县(市、区)的前列。合山市成立于1982年,是一个依托合山煤矿和合山电厂而建立的工矿城市,目前人口14万多,煤炭生产和火力发电是该市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国有大矿的老化和乡镇小煤窑的彻底关闭,曾经辉煌了多年的合山经济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一下跌入了低谷。面对困难,新一届合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迎难而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对合山的市情及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商贸富市”的发展思路,率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双翼齐飞。  相似文献   

4.
邱东 《当代广西》2004,(23):32-32
今年以来,合山市以取得2003年“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富、强、美工矿园林城市”这个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因地制宜,周密部署,扎实打好“五个战役”,奋力实现“三突破”。一是打好“煤电战役”。合山市集中力量再扩大煤电支柱产业的总量,实施矿井技改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产煤、产好煤,使合山电厂新老机组满负荷运转。目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产业结构偏重、单一的问题一度十分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加速产业转型作为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的核心任务,把壮大产业实力作为做大做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根本支撑,把提升产业水平作为推动经济高质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十月十日和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日请示报告悉。同意设立合山市(县级市)。将合山煤矿和电厂所在地来宾县的北泗公社划为合山市的行政区域,市政府设在里兰地区。合山市委托柳州行署领导。  相似文献   

7.
莫莲 《当代广西》2008,(22):35-35
合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其建立及发展过程具有其他一般综合型城市所没有的缺陷:经济结构单一,依赖性强;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档次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够协调;城市文化底蕴不深,特色不浓;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人气不旺等。这些缺陷又导致了合山市人才资源的匮乏和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合山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一座因煤而兴,同样因煤而困的城市。2011年鹤岗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25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面临产业的转型压力,鹤岗市通过"煤头化尾"集聚发展,并大力开发石墨高精尖产品,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9.
正2001年12月28日,辽宁省阜新市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了16年的经济转型发展,阜新市由过去单一的煤电之城,逐渐彰显出三大支柱产业清晰、多个产业跟进的后发优势。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地处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辽西蒙东地区的地理中心。《小康》记者从阜新市人民政府获悉,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  相似文献   

10.
陈刚  郑生竹 《半月谈》2021,(1):66-68
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粗放式发展曾给徐州带来转型之痛。作为江苏唯一肩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重任的城市,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徐州正涅槃重生。煤退湖进,尽显“江南风光”,冬日的潘安湖水光潋滟,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潘安湖曾是徐州面积最大、沉降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地,经过生态修复,摇身变成风光怡人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4月,云南出台了"史上最严"22条措施,铁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时隔17个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旅游革命",实现转型升级。8月2日,云南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旅游革命"动员大会,会议指出:走出旅游市场整治的"怪圈",需要来一场旅游革命;推进旅游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2.
谈乐炎 《小康》2013,(1):90-92
作为一个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城市,当面对矿产资源逐步枯竭这一困境时,大冶"另辟蹊径",探索了一条城市整体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几千年前,人们就在湖北东南一座小城发现了一片矿海,从此在此大兴炉冶",大冶"由此而来,更以"铜都"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13.
枣庄是山东省“南大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邻孔孟之乡济宁。枣庄市因枣得名、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枣庄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鲁南绿城、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2007年江西省景德镇市成功申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试点以来,景德镇确立"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探索出了一条"由传统粗放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转型"的特色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徐立华 《群众》2010,(11):46-47
<正>文化是城市的"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特色因文化而灵动,城市精神因文化而彰显,城市风气因文化而形成,城市形象因文化而展现,城市实力因文化而增强。一座城市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彰显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强筋骨",更源自于思想文化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6.
李波 《重庆行政》2014,15(6):84-85
正沙坪坝工业,曾是沙坪坝的骄傲,一度创造工业发展的辉煌,成为重庆工业的"沙老大"。沙坪坝工业,更寄托着沙坪坝的希望,虽遭遇发展转型期的"阵痛",但依然勇担重任、坚定前行。2012年,沙坪坝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就沙坪坝区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战略目标,工业作为支撑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既是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也是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年,作为全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5,(7)
<正>一、节能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能源既是"工业的粮食"、"现代工业的血液",又持续释放着巨大的外部性影响。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远甚于其他产业。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煤炭工业、石油、火电等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承载中国经济腾飞30多年,但也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的能源效率低、污染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辽源市人大常委会在创新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取得了实效。一、立足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积极谋求代表工作创新点辽源市是因煤而兴亦因煤而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矿区历史包袱沉重,社会问题较多。2005年和2008年两度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也是全省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市。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服务全市转型发展大局,着眼人大工作创新,在借鉴成都、抚顺等地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大代表走进社区、走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20)
正四会,因四水相会而得名,是岭南最古老的四个建制县之一。这座有着"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等诸多荣誉称号的城市,近年来,以全域旅游带动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为先、产业融合、盘活资源"的特色新路子,撬动了乡村振兴、社会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西的城市具有鲜明的资源型经济特征。在22个设市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属于资源型城市。煤炭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继之因煤而困,甚至因煤而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