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开化县是浙江26个山区县之一,地处钱江源头,山清水秀,生态优越,为全省生态屏障保护区。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开化县乡村产业要以数字平台为支撑,走农业与文化、旅游、工业、商贸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钱江源味道”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文化休闲旅游等乡村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乡村产业与城市市场紧密链接,把城市人流引进来,将乡村的美景、美食输出去,从而形成乡村“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全新态势,  相似文献   

2.
白益民 《小康》2024,(10):14-15
<正>近年来,遂昌县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三创共融”的生产共同体“、三乡共建”的生态共同体、“三治共享”的生活共同体,推动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系统性重塑,这实际上也与浙江的“三位一体”理念不谋而合。三井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积极探索民族乡村振兴新路径的样本之一。当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生态精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符合遂昌县确立的“一村一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钟岑 《人民政坛》2020,(1):26-27
2019年“十一”假期,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迎来小长假旅游高峰,茶香小镇——雾海人家景区“爆满”,创下日接待游客10000人次的新纪录。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雾海景观,内洋村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内洋美”主题公园、农民文化大院、茶叶一条街、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多个民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生态乡村旅游开始破题。这离不开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对生态乡村旅游工作的持续推组织人员考察“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动,让生态乡村旅游创建不断深入人心,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13,(6):I0033-I0036
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彭水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大旅游景区,按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彭水县着力在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试点示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5.
赵狄娜 《小康》2024,(6):29-32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近年来,荥经重点打造“五游荥经”特色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了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旅和商业消费是一对“亲兄弟”。《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武隆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和大娄山结合部,全境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资源禀赋优越,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七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自1994年以来,武隆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遵循“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旅游扶贫助力绿色减贫、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思路,不断探索开辟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减贫与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强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为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一、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成效(一)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1994年,武隆以芙蓉洞景区成功开发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武隆旅游持续发展的时代大幕。但受交通信息闭塞、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发展空虚等客观因素影响,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旅游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总体滞后,旅游业态与旅游产品单一,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994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正式...  相似文献   

7.
《政策瞭望》2014,(6):33-35
近年来,桐庐县以“中国最美县”建设为目标,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先导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走出了一条科学化、个性化、品质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肯定,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全国首届生态文明论坛、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培训班、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桐庐召开。法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的同时,注重把握“四个结合”:一是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与文化特色相结合,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重凸显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三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四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正确处理村美与民富的关系,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国庆节这天早上七点多种,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本刊记者也加入了几乎是“寸步难行”的游人当中。但记者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暗访“京城一日游”黑洞的。 曾几何时,“京城一日游”骗局多、黑洞大,不仅影响了北京的旅游环境,也严重影响了首都的形象,广大游客抱怨、投诉,工商、旅游等部门频出重拳,结果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9.
杨峰 《江西政报》2006,(15):40-41
婺源县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县域面积2947平方公里,总人口33.5万。境内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最后的香格里拉”,是全国首批16个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之一、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实验区、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把“中国最美乡村”这一美誉提升为全县人民的工作目标,激励全县上下建设一个以“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为内涵的“中国最美乡村”。在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引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1,(12):43-43
11月9日,《文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将文昌旅游品牌形象定位为“中国航天海岸,海南人文椰乡”,将文昌旅游功能集聚区空间布局为“一极,两轴,四片区,七小镇”,从而逐步建设成为以航天科普、文化旅游、森林生态、滨海旅游、乡村休闲为特色的综合性航天滨海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谈起阳朔的旅游,人们印象里通常是“一条江、一条街、一个月亮、一棵树”。现在,无论你去到阳朔的哪个角落,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老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或徒步徜徉在农村的小巷里,或骑自行车穿梭在乡间的小道上,或乘竹筏漂流于溪流中,或在农家的小院里品尝地道的农家风味菜,在村民家中体验农居生活的温馨……乡村旅游,为处处是景的阳朔县又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廖义军 《前沿》2006,(7):76-78
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史,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十一五”期间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依托城市的城郊农家乐型;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依托特色村寨及群落的乡村深度体验型。  相似文献   

13.
叶明华 《群众》2022,(12):21-22
<正>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宁杭生态经济带中心节点,千年古邑、绿色仙境、红色沃土,有着良好的生态本底、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交通先行”战略不动摇,把生态涵养、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新时代元素融入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四好农村路”,高标准打造365公里“溧阳1号公路”,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在使之成为溧阳80万老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上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资源整合推动共同富裕的绿色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指出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缺失的核心因素是城镇化进程。然后重点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期探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出路。具体研究思路是:从城镇化的空间进程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与时空相结合,以其与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生态关系、文化融合和景观变迁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影响分析框架,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  相似文献   

15.
龚元建 《重庆行政》2013,(6):106-107
太安镇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正东部,距万州城区28公里、云阳县城15公里。太安镇依托凤凰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挖掘丰厚的农业景观、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按照“巴渝田园胜景,三峡最美茶乡”定位,做好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三篇文章,打造凤凰茶乡乡村旅游品牌,确保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展示了一幅“原生态、乡村味”的美丽田园画卷。  相似文献   

16.
小县做成大旅游——记婺源县的旅游兴县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峰 《江西政报》2006,(2):45-46
江西省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是个只有33万人口的山区农业县。近几年,该县依托自身别具一格的山水人文资源,在全国率先打响了乡村文化大品牌——“中国最美的乡村”,旅游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发展全域旅游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一项国策。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要把全域旅游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而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吴建东  郭潘 《中国发展》2012,12(4):12-17
该文介绍了琼山区近年来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按照“以海榆东线为轴,建设百里‘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明生态村长廊”的思路,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工作方法,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现状。该文指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文明生态村机制建设与农村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文明生态村存在巩固提高和后续管理问题、“农家乐”乡村游缺乏引导和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该文从政府和村民两个角度给出四点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五一"小长假后,盘点三天的收入,乐业县火卖村村民邹德隆和妻子心里乐开了花,慕名而来的游人比往年增加,自家经营的农家乐生意也比以前更红火。自2003年火卖村以重点开发"农家乐"发展生态旅游以来,逐渐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踏实幸福。近年来,广西生态旅游日益升温。今年上半年,广西生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7%;旅游总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3.2%。  相似文献   

20.
王际娣 《小康》2024,(2):32-33
<正>随着乡村振兴的纵深化推进,乡村环境越来越美,乡村旅游业态也更加多样化。徒步、露营、欣赏山水田园风光,乡村旷野带来的松弛感深受人们喜爱,乡村旅游进入“花样繁荣”新阶段。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称,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36.7亿,实现旅游收入3.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4%。而这一亮眼数据背后,乡村旅游收入贡献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