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柳州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开展实体经济发展年、重大项目建设年、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兴实业、稳增长,抓项目、促投资,助脱贫、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按照自治区"六稳"工作部署,柳州出台加强要素保障、减轻企业成本41条措施,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发展缓中趋稳、稳中向好。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2401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积极帮助企业化解面临的突出困难,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并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平稳开局。一是全力稳增长促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国家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28条。编制中国制造2025广西实施意见。牵头制定自治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41条。全力化解过  相似文献   

3.
地区传真     
<正>2016年南宁工业发展稳中提质2016年12月27日,南宁市工信委发布消息称,2016年1-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9.11亿元,同比增长10.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3.81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投资838.43亿元,同比增长3.3%;技术改造投资677.17亿元,同比增长16.5%。2016年,南宁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做好"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用工、用电、融资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税费负担依然较重,企业运营仍会遇到各种"玻璃门"。面对经济发展困境,我区千方百计降成本,试图以"减法"做"加法"。2016年4月,自治区政府印发实施了《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赋负担"等七个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着力为企业减负松绑,给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相似文献   

5.
正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是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困难挑战和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最近,我区正式印发实施《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的意见》,从七个方面推出41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干货",打出一套降成本"组合拳",以为我区企业脱困解难,助  相似文献   

6.
<正>南宁市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预计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7.0%以上。产业转型升级加快。2016年1-11月,南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139.11亿元,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增长16.5%;服务业提质增效,首支城市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年营业额超亿元物流企业6家,旅游总消  相似文献   

7.
<正>晋政发[2016]6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16年12月6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48号)精神,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太原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实施细则》,制定扶持激励政策,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充分调动太原市企业上市的积极性,加快金融振兴步伐。根据太原市政府出台的扶持激励政策,太原市要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开辟"绿色通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降低后备企业上市和挂牌成本。对符合条件的后备企业,相关部门将在申报政策性资金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企业在上市、挂牌过程中也将享受税收、土地、资产过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盐城市大丰区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委员们认为,今年以来,全区坚持"三为导向"和"三先追求",实体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1-4月份,全区重点实体经济企业纳税11.12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工业经济实现开票销售261.78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增加值76亿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经济强省和工业强省等重大部署,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以“企业梯队”培育为抓手,着力推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到2012年底,镇海区属工业产值超1亿元、1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153家、11家和1家:153家产值过亿区属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54亿元,对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3%.拉动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正津政办发[2016]1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一批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6年2月6日天津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一批政策措施根据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为深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第一批20项政策措施。一、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全面实施"营改增"。落实国家扩大"营改增"试点政策,把试点范围扩展至建筑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推进三大攻坚战,经济稳中趋缓、稳中向好。2016年12月26日,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晒出"十三五"经济发展成绩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出台降成本41条,从电力、融资、税费、社保、人工、物流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减负约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全省政策支持环境、企业帮扶环境、营商环境优化效果如何?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情况怎样?且看我省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报告怎么说。"近两年全省共为企业减负1635亿元,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6.97元,同比下降0.73元。全省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8.9%、9.1%和12.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相似文献   

14.
区内视点     
<正>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全力以赴稳增长5月10日至1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深入来宾市兴宾区、合山市和忻城县进行调研时强调,近段时期,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自治区也出台了48条稳增长措施,涵盖服务、投资、减负、工业、三产、农业、实体经济等方面,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各地要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稳增长的强大动力;要千方百计扩投资上项目,着力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制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4,(2):55-55
最近,福建省政府以2014年1号文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十一条措施的通知》,突出工业经济稳增长、抓龙头,突出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着力提高全省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突出稳增长。鼓励先进制造业增产增效,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省财政对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3%以上、符合产业政策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用电增量分档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6.
姜山 《创造》2016,(2):14-15
经济下行、需求不足,稳增长成为第一任务.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2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提出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降低企业用电、物流成本、稳定房地产市场、缓解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帮助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等22条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7.
正辽政发[2016]7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1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  相似文献   

18.
李忠 《政策》2011,(7):63-65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以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扩大投资、调优结构、加快企业发展为重点,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了全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4.9亿元,增长31.8%;完成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20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1家,增长19.1%。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诸城市找准先进性教育与推动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围绕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推动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6家,比上年增加了103家,实现销售收入340.3亿元、利税24.2亿元,分别增长40.4%和34.4%。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四个转变”:项目建设由“包揽式”向“精挑细选”转变。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投入,突出在招商。在招商上项目过程中,诸城市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由“包揽式”向“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20.
正甬政发[2016]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推进全市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特提出以下意见:一、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