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北星 《政策》2012,(6):87-89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一举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及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功改变了中国,更震撼了世界。中国的成功甚至被国际社会看作是难解之谜。人们不禁深思: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面对巨大成就、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从文化层面探讨不同类型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特点为深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一文提出,制度安排不能忽视文化传统的影响。制度安排如果与其文化背景存在冲突,这个制度安排就是没有效率的,反之就是有效率的;任何一个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都应考虑其文化背景的因素,否则就将适得其反,欲速不达。作者从储蓄和“对等原则”所揭示的中拉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了它们在提高社保覆盖率和遵缴率方面各自的成功与得失,指出拉美社保改革的失败因素在中国可以成为成功因子。基于此,作者对中国社保改革提出政策性建议:如果将目前统账结合制度改造为大账户制或名义账户制,将个人和单位缴费完全划入个人账户,覆盖率和遵缴率就会像住房公积金那样立即提高,实现应保尽保。本刊邀请拉美所4位专家分析了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拉美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持续6年的快速增长周期已经结束,未来发展面临更多的不利因素,经济增速将大幅下滑。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但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世界金融危机加大了这些国家政府的执政难度,但基本稳定的趋势可望继续保持。社会指标延续改善态势,但幅...  相似文献   

3.
春晚的极限     
已经举办了23年的春晚,在经历了曾经的成功和辉煌之后终于走到了极限,开始了命运之中的回落。它的成功和辉煌,在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生活刚刚从各种禁锢和禁忌的阴影中走出,所有自由的光亮都显得格外的耀眼,一如那个时代的文学;而且它还有文学根本不具备的两大优势:权力媒体与民族传统的融合。在以后的十几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春晚与当年文学相同的效能渐渐消失,但文学不具备的两大优势依然存在,这也是文学已经归于平静,春晚照样再办还可以继续办下去的原因。然而世界上的事物往往总是这样暗藏…  相似文献   

4.
张绘 《求索》2013,(7):155-157
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探讨与借鉴马尔克斯的文学观,对于繁荣与促进我国文学创作与文艺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黎芳  覃建军 《求索》2011,(4):218-219
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略萨,对世界文学的最重大贡献在于他的对"立体"叙事文学结构的创见。略萨小说不仅在文学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其作品大都"根植于现实",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特质。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拉美作家,略萨担负起了"介入政治"、"介入生活"的时代责任,他揭露现实、反对独裁,他一贯呼吁与倡行着作家与文学应以反抗精神立世的历史文学观。所以,"世界结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对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最为妥贴的称赞。  相似文献   

6.
王卫东  杨琳 《思想战线》2004,30(4):79-83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是相反相成的概念 ,互证对方的合理性。“世界文学”不仅是对“民族文学”的否定 ,而且是对自身的否定 ,只要与“民族文学”相对立 ,就被抽取具体内容而被普遍化、抽象化 ;倘具体化 ,就会转化为最高级的“民族文学” ,这隐含了对其他民族文学的遮蔽。从“世界文学”命题切入 ,可以揭示西方文论的遮蔽性。中国文论成为世界性文论的路径不仅是吸收、拿来 ,更是推出、拿去。  相似文献   

7.
“寻根热”源于伟大而开放的时代对文学变革的呼唤,来自青年作家们对文学现状的焦虑,对文学本身乃至民族精神的深层历史反思。同时,寻根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由开放意识带来的对外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及其表现方法的创造性借鉴——其来源之一便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把似乎不真实的东西写得十分逼真,把似乎不太可能的东西写得完全可能,从而把怵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拉美魔幻主义作家的常用手法。  相似文献   

8.
王姬萍 《求索》2013,(1):159-161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被我国现代作家莫言获得,这是中国现代小说步入世界优秀文学的最有力佐证。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现代小说历经了不同时代的艰难嬗变,《狂人日记》的问世使得中国小说写作步入了现代性的历史文学范畴。而后,中国小说不再只是流传于街头市井案头的消遣文学,它以其深邃的写作技法和潜隐的文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之成功典范。中国现代小说之生成主要由"个体作家创作"和"文学社团"两因素推进。中国现代文学生成之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小说接嫁性与本土性之文学征候。  相似文献   

9.
胡风对于文艺的诸样式曾经发表过一些看法,形成了他的文体理论。这涉及到文学文体和非文学的艺术类文体。它们多是应编辑或读者之约而写,因此并不很完整。这些理论也许是琐碎的、凌乱的,但并不缺少见识;也许难免片面之处,但依然展示着胡风固有的真诚和热情,显示着理论的光辉。它们是胡风文学世界的重要一翼,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后的拉美主要国家则陷入拉美陷阱。二者出现如此巨大的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选择了一条独立自主、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拉美主要国家则过度依赖西方,以新自由主义作为其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国道路的成功和拉美模式的困境表明,国外任何所谓成功的模式或先进理论,只有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成功,否则就会走上迷途或落入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