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盛顿,美国首都,美海军住宅院坐落在这座城市的东南区,美国海军职业军人的最高统师——四星上将杰里米·布尔达海军参谋长就栖身于此。  相似文献   

2.
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工作场所性骚扰在中国浮出水面“性骚扰”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但一直因被认为是良家妇女外出工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未受到重视。1991年10月,性骚扰才突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被提名为联邦最高法院候选人的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Thomas)被指控在任职时曾对女性同事希尔(AnitaHills)加以性骚扰。由于该指控成为1991年夏天参议院小组听证会的主题,该问题迅速公开化。同年,美国海军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希尔顿旅馆举办年会时,又爆发飞行员集体性骚乱女性同僚的丑闻,导致海军部长及几位高级将领为此丢官。…  相似文献   

3.
余茵 《政府法制》2013,(1):20-20
官员情色丑闻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近年来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就因性丑闻落马。而在近日重庆官员“不雅照”曝光前不久,美国也发生了一场轰动全围的性丑闻——陆军四星上将、曾经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统帅、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彼得雷乌斯,自曝婚外情宣布辞职。美国媒体和民众对这“喜闻乐见”的公职人物性丑闻开始了疯狂扒粪。  相似文献   

4.
美国历史上就业性别歧视非常严重,联邦最高法院在几个重要的宪法判例中明确否定女性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美国《1964年民权法》的通过真正开启了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大门。“性别”以一种极为奇特的方式被写进旨在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的民权法案中,从而与种族、肤色、宗教和来源国一起成为被禁止的歧视理由。虽然“性别”被写进《1964年民权法》并没有真正反映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地位和社会角色的主流观念,但该法第七章一经实施还是对女性就业权的平等实现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环境公众参与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学》2015,(4):148-156
作为公众有权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和实施环境监督的"公众参与理论",无论是在国际法层面,还是在国内法层面,均构成了当前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所承载的公众参与权,在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已经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利,或者作为一项环境法律权利被规定在环境基本法律之中。它既体现在环境决策行为之中,也体现在环境违法监督行为之中,"公众参与"俨然已经构成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理论基础,深刻地反映在美国"公民诉讼"的诉讼机制之中,也必然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石和制度内容。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13,(18):63-63
鲍九华,女,49岁,现任安徽三利集团南溪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2006年被六安市工商联授予"十佳"民营企业家,2008年被六安市授予"三八"红旗手。2009年被金寨县妇联授予"生产能手"、"巾帼创业之星"光荣称号。2011年当选金寨县十六届人大代表。2012年全县创先争优中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所在的非公企业党支部连续四年被上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党支部"的光荣  相似文献   

7.
刘夏 《北方法学》2016,(5):69-82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女性犯罪人被判处或执行死刑的数量与比例要远低于男性犯罪人。死刑适用中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引发了美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他们主要从司法制度与公众情感两方面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骑士精神"、"邪恶女性"等理论,并就性别歧视与平等保护的原则冲突与协调展开深入论述。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死刑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除了严重违背女性社会性别的罪行之外,我国应当严格限制对女性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8.
丁利民 《法人》2007,(5):92-92
美国人对枪支泛滥如何看待?简单地说,是一句话:这是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4月17日早晨,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酿成30多人命丧校园的惨剧。一时间,禁枪问题在美国成为街谈巷议。事实上,美国禁枪,也一直是中国人对美国有点“看法”的一个问题。其实,美国人对持枪问题早在几百年前就有自己坚守的原则。美国人不认别的,最高、最有权威的东西是《宪法》,  相似文献   

9.
王波  段红平 《法制与社会》2014,(12):146+156
近代以来,"群众"在中国政治变革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与确立。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不断创新,被法律赋予相应的政治与社会权利的"公民"应该更多地取代"群众",成为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张霞  陈勇 《中国公证》2009,(3):28-30
在美国历史上,最早给予妇女选举权并允许其担任公职的并不是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东部各州,而是开发较晚的西部各州.位于落基山区至今不过50余万人口的怀俄明州经常开风气之先,赢得了多项第一.1869年,该州第一次授予妇女选举权,这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首创;1870年任命了第一位女治安法官:同年还任命了第一个全部由妇女组成的陪审团和第一位女法警;1925年,怀俄明州和德克萨斯州都首次选出女州长,怀俄明州的Nellie Tayloe Ross宣誓就职成为第一位美国女性州长.为了表示男女平等,怀俄明州州徽正中底座上画着一位妇女,左边站一个牛仔,右边立一位矿工.州座右铭也用"平等权利"的字样.因此,怀俄明州有着"平权之州"的别称.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环境法领域中的公民诉讼制度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其中,关于原告资格的争论一直是公民诉讼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联邦最高法院通过Lujan和Laidlaw两个案件确立了宪法第3条所称的公民诉讼原告资格的基本判断标准.公民诉讼制度对于保障环境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尽快建立我国公民诉讼制度;另一方面应当制定严格的标准,防止该制度被滥用.  相似文献   

12.
温特案的起因是美国海军在南加利福尼亚海域的军事训练中,使用了中频主动声纳,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因而向地区法院起诉美国海军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第九巡回法院支持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利益的判决,维护了海军部所主张的军事利益。温特案体现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以  相似文献   

13.
<正> 洛克伍德·贝瓦尔·安(1830—1917)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并从事法律工作的妇女;是第一名在最高法院出庭辩护的女律师。她曾两度成为美国平权党的总统候选人,并在美国历史上妇女无选举权的时期第一个获得张选票的女性候选人。  相似文献   

14.
电子游戏中使用真人形象作为虚拟角色的现象日益突出,这涉嫌构成对形象权的侵犯。特别在美国,近几年出现许多判例,美国法院在面对该问题时,排除"主导性目的"标准和Rogers标准,而适用"转化性"标准来判断涉案电子游戏是否侵犯形象权。这一标准的适用与美国对于形象权正当性基础的态度存在直接的关系,然而,是否承认脱离于禁止仿冒原理的形象权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我国应谨慎对待形象权的正当性基础,原则上将其控制在禁止仿冒原理之下,电子游戏中的角色在我国应不倾向于被认定侵犯形象权。  相似文献   

15.
"海员追随北极星,并不是要到北极星上去,而是力图为航海寻求正确的方向"。——施塔姆勒"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在现代社会,基于诉讼的高发、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效率已经被提到与公正相等的高度。在此背景下,速裁机制因其有效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服务大众而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同。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都相继建立不同模式的速裁机制,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焚烧国旗案"(Texas v.Johnson,1989)的细致解读,展现了美国宪法判例中将"表达性行为"也纳入言论自由保护范畴所引发的一系列法律和政治难题,由此成为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争论焦点.就法律问题而言,最大的争议在于最高法院对州政府使用"治安权"来干预与言论有关的行为应当采取怎样的审查标准.这些法律技术的争议反映了自由派与保守派对言论自由的不同政治立场.自由派把言论自由视为美国宪法的最高价值,因此对任何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必须采取严格审查,而保守派看来,国旗应当理解为公民宗教,超越于思想市场的范畴,不应采取严格审查标准,而应接受人民对这些问题的朴素看法.这样的争论涉及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本困难,以及美国信念在自由主义问题上陷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位国家元首遇刺,应该说是一件非常余人吃惊的大事,但是在美国来说,却似乎很少有人真正成到意外。因为自从美国于1776年独立以来,已有四位总统被暗杀身死,有五位总统被暗杀未遂。里根遇刺只不过是美国历史上被谋杀的总统之一罢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维护地方治安的司法人员,通常被人们称为"捕快"、"巡捕"、"刑捕"、"差役"等等.地方治安工作基本被界定在"抓捕"和"刑侦"的层面上.可以说,现代警察制度,应该是在清末民初传人中国.在此之前,女性始终被排斥在警界之外.  相似文献   

19.
江河 《法学》2012,(9):99-107
"维基解密"事件的发生以及各国政府对其对策与反应,引发了学界对国家外交的合法性和国际公民行为的法理思考。在此事件中,国家外交行为的合法性审视被边缘化,而"失去祖国的"的个人的"泄密"行为事实上被规制和惩罚。美国外交行为和阿桑奇解密行为的实证分析微观地论证了国际公民行动者挑战国家外交特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与此同时,宏观的自然法意义下的理论剖析说明,国际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国际法的法理基础从大国政治向公民政治或宪政之法理转向,同时也推动了国家外交的合法性沿着国际法双重性法理的维度转向。  相似文献   

20.
许燕 《法制与社会》2013,(4):151-152,154
随着世界范围内"结社革命"的兴起,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日益深入,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组织自治成为关注的焦点。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其历史渊源,我国社会组织的行政化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历史背景等方面,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历史背景的比较分析,可以找出我国社会组织行政化的历史原因,探寻适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