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袁志丽 《行政与法》2022,(10):92-99
作为民法典中新增设的一项重要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和法律确认。在肯定“离婚冷静期”维护婚姻稳定、矫正离婚恣意、防止冲动草率离婚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需认识到离婚冷静期制度尚有不足。本文从分析我国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内涵这一角度切入,探讨学界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争议,提出离婚冷静期制度之适用问题、例外问题,探寻增设多种制度共同解决离婚纠纷的路径,以期实现登记离婚冷静期与诉讼离婚程序的更好衔接。  相似文献   

2.
阿陶 《法律与生活》2011,(17):58-60
为了儿子的幸福婚姻,丈夫病逝不到一年,她就把自己嫁了。 她把一颗诚心给了重组的家庭,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免费保姆”。 被迫离婚后,她已无家可归,因为占房娶妻生子的儿子关上了那道门……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登记离婚即协议离婚,现行法急需对离婚协议作出系统性规定。登记离婚很好地体现了离婚自由原则,但容易引起草率离婚、虚假离婚等问题,应增加登记离婚的限制性规定,把好严格审查关。  相似文献   

4.
农村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离婚救济制度对农村女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离婚审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农村离婚女性的合法权益。但通过实践的检验,该制度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如何完善现有的离婚救济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离婚救济制度体系,使婚姻法的公平与正义精神在保护离婚弱势群体中得到充分彰显,这是新时期司法理论和实践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我国香港和大陆两地法域离婚制度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其异同,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离婚制度。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学界关于离婚自由与限制、闻婚法定标准、解除军婚的特殊保护、离婚救济等离婚问题的论争,贯穿于新中国六十周年的历史,对相关离婚法律制度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以建国后社会发生变革和转型的时间为线索,采取叙事纪实的手法,回顾和再现这砦论争的精彩片段,分析和评述论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内容、结果及影响,总结我国离婚法学的研究成就,为进一步探研离婚利益平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宣判的法槌响起时袁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袁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袁均有可能面对败诉的结果袁而导致他们败诉的原因则各异遥上一期袁本刊特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庭法官对劳动争议的部分败诉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遥本期袁法官继续为劳资双方提供有益的建议遥  相似文献   

8.
婚姻登记机关的行政登记离婚与法院的诉讼离婚是我国解决离婚纠纷的法定方式,维护了婚姻当事人的离婚自由,但在未成年子女利益方面缺少应有的保护机制。父母离婚的随意性给未成年子女带来极大的伤害,在婚姻法、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中应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特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尽管有的人批评把婚姻看作合同行为是对婚姻的庸俗化,但是,从法律的角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准确地规范婚姻关系。离婚的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本文对诉讼离婚标准的概念、诉讼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及我国诉讼离婚标准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石渝 《法制与社会》2011,(12):57-58
裁判离婚标准是诉讼离婚的起因和归结。中英两国判决离婚标准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有许多的差异。英国的离婚制度在西方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和亮点,它的许多较科学的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我国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也应得到不断地总结,从而实现我国真正的婚姻自由,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欧阳媛 《中国律师》2000,(12):83-84
一、两岸协议离婚之比较(一)关于协议离婚的法定条件协议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国家对协议离婚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依据。1.当事人必备条件。当事人是协议离婚的主体。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决定着协议离婚是否有效,大陆《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对符合协议离婚的主体资格作了具体规定。第一,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这是离婚最基本的前提。第二,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进行离婚意思表示的基础。第三,当事人双方对离婚的意思表示必须自愿、真实。夫妻双方同意离婚,是协议离婚的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离婚理由应当与结婚自由一样,处于并列地位,而不是从属地位。离婚自由具有层次性。在认识和处理离婚可以采用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成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同时,要解决公民对离婚的不正确认识和从法律程序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裁判离婚标准是诉讼离婚的起因和归结。中英两国判决离婚标准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有许多的差异。英国的离婚制度在西方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和亮点,它的许多较科学的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我国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也应得到不断地总结,从而实现我国真正的婚姻自由,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司法界目前出现的对离婚诉讼大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现象,根据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立法的目的和制度特征,结合登记离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我国现行的离婚制度,剖析了离婚案件的性质、特点和类型.本文认为,对片意离婚应适用专门程序,对合意离婚应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提出了将离婚案件一律纳入诉讼领域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路宪君 《法制与社会》2012,(20):273-274
本文通过对我国离婚的法定条件的分析和外国离婚条件的比较,从离婚制度自身历史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体例上看,是大不相同的.依其立法指导思想的各异概括出了三种基本的处理离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分析中德离婚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离婚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婚姻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首先阐释了婚姻法中离婚自由的基本理念,然后从坚持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的角度对离婚自由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7.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从法律层面上对离婚自由和过错责任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它是对无过错离婚法的修正。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从理论上应是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而立法仅把它规定为侵权责任,但这有助于受害人请求人身伤害及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繁荣,中国的离婚率亦随之逐年攀升。本人通过实习与调研,对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近两年受理的离婚案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发现农村地区离婚案件存在原告方女性居多、当事人年龄趋于年轻化、离婚理由以婚前了解不足居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禁止离婚到过错离婚是历史的进步,再发展到无过错离婚也是历史的一次伟大变革。自从美国加州第一次实行无过错离婚制度以来,这种制度就席卷了美国大部分州。无过错离婚制度给予了人们宽松的环境,但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后果,究竟该怎样看待这种制度,怎样平衡离婚中涉及的各种利益,本文试图对此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20.
婚姻法第32条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中外多数国家的离婚立法,对于离婚的态度都是由限制逐渐走向自由。自由离婚主义更加符合婚姻的本质。婚姻法第32条仍受有责主义的影响,在可推定夫妻感情破裂的五种情形中,前三种均为一方或双方有过错的情形,与审判实践中反映出的离婚理由很不相符,法律没有将实践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离婚理由例示出来。中国目前的夫妻关系仍然具有高稳定的特征,重婚、纳妾、家庭暴力等问题,远不象一些媒体渲染的那么严重。从判决离婚的案件来看,双方均无过错但因性格差异无法共同生活的无过错离婚仍然占多数,重婚、纳妾、家庭暴力等情况只占很小的比例。离婚立法兼采破裂主义与有责主义,而且将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排在例示情形的重要位置,这种做法说明在当今中国,离婚仍然具有某种道德和道德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