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理论参考》2009,(1):47-49
"第三次土改"有些言过其实记者: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  相似文献   

2.
李文 《学理论》2010,(27):100-101
土地征收意味着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它涉及国家、集体和农民三方的利益。建立科学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问答     
为什么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政策导向和要求,不仅给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加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有利于农村稳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进行若干分类:初始主体与传来主体、物权性主体与债权性主体、既得性主体与期待性主体、成员主体与单位主体、个人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多元化意义重大,但要真正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多元化,我们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制度,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估价制度、农民国民待遇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必须遵循"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确立更加长久的土地承包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制定《农业企业法》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曾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不断的"试错"中,可以发现土地股份制是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据报道,2006年重庆涪陵区江东街道云盘村的48户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仅两年时间收入就翻了10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当前,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但却没有就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土地权利及其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拥有事实上的土地权利始于家庭承包制,但直到2002年颁布《土地承包法》,农民的土地权利才得到法律确认。实际中,农民享有土地权利的现状不容乐观,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不利于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农民寻求权利救济相当艰难。农村承包地不仅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更是农民基本的生存保障,只有真正落实农民的土地权利,才能为广大农村社会奠定稳定的基石,其核心要求是在农村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土地永佃权,同时加强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8.
这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此条规定是户籍改革的一大亮点,作出如此明确要求后,辛辛苦苦争得一点发展机会的进城"农民"是否可以避免"净身出户",关键还是在于农民"三权"能否随时随地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9.
“三权分置”是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法典(草案)》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将于2020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在“物权编”简单移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经营权的个别条文,解决了土地经营权定性不明的问题,但使《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逻辑紊乱、利益失衡、无法放活经营权等问题进一步固化、显化,亟待作出实质性修改。其进一步修改应以实现“放活经营权”改革目标为基本遵循,坚守“物债二分”基本理论,充分尊重中国实际,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承包关系,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决定》一方面从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出发,强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一方面从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应当采取稳健的步骤来界定、确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民享有更大的处分土地的权利,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确定性,推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一是赋予农民长久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的若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真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土地承包法律关系,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良性流转,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制度,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极大的作用。笔者兼顾法理和现实需要,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继承应否限制,继承何时发生、被继承人和继承人应是谁,其继承及纠纷处理应遵循什么原则和方法等诸多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论农地持有权——兼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勇 《理论导刊》2007,(3):61-6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非独立的物权。土地承包权的非独立物权性质造成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势在必行。稳定地权的两种主要方式——土地私有化和永佃制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而在对土地承包权改造基础上建立的农地持有权是稳定地权的可行路径。农地持有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可以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农地利用制度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定为用益物权是导致当前农地征用征收过程中农民利益严重丧失的一大重要原因。我们应在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农地利用制度。农地持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形态,应该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我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从稳定生产关系的层面可以有效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但此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可能固化村集体组织内的人均占地不均的现状,在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导致无地农民的生存困境。因此,需要理性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导致的无地农民的生存困难问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通过强化无地农民享有特定的集体成员优先权,以及加大针对无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化解农村现有的人均占地不均状况,使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的政策目标所蕴含的内在冲突得到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面临农村劳动力就业路径由单一的转移输出向转移输出与回乡创业并重转变,农民就业意愿由单纯的“候鸟”式打工向城镇“归属”化形态转变的新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2020年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被列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试点改革清单中,成为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设的基础环节。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的前提是劳动力非农化、土地保障功能率低下,但是在先期的试点中仍然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探索风险防范机制,建议多管齐下、多维度推进当前城乡融合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尊重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基石。现实中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是五花八门,此起彼伏。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农民权利自我保护机制,优化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健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成为必然。关键问题是要建立健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机制。这样的机制中市场主体机制是基础,权利机制是核心,行为机制是桥梁,违法责任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黄忠 《党政论坛》2009,(7):48-50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曾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不断的“试错”中,可以发现土地股份制是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据报道,2006年重庆涪陵区江东街道云盘村的48户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仅两年时间收入就翻了10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当前,  相似文献   

20.
胡宗芳 《学理论》2010,(17):25-26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性优先于财产性,由于保证社会保障公平性之需要,也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成员权的性质,加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可能致使某些农地制度规定形同虚设,并致使家庭承包地进一步细碎化,故而我国不应开禁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