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卉灵 《法庭内外》2010,(10):52-54
第一次听说王淑霞法官,是她为了工作两天没有睡觉。因为此事,使得王法官于当时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执行庭实习的我眼里,多了几分传奇色彩。第一次亲眼见到王淑霞法官,是在内勤处实习的我去向她收饭费。当时还在忙碌着的她,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交纳了她的饭费。因为执行庭的法官经常外出,我实习的那一周,几次见到王法官她都是行色匆匆、不苟言笑。于是我以为,她是那种严肃认真、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据媒体报道,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法院今年2月13日出台了《关于对干警实施不信任弹劾的暂行办法(试行)》,后更名为《关于对干警实施合理怀疑问责的暂行办法(试行)》。5月上旬,该院民庭副庭长王法官因接受他担任审判长的一起民事案件被告女儿的宴请受到弹劾,被免去了副庭长职务。  相似文献   

3.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民二庭的徐静法官却没有给自己享受新年的时间,她开了一整天的庭,终于在下午4点钟结束庭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刚进办公室的门,就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小包裹。"谁送来的包裹啊?"徐法官略带惊讶地问同室的王法官。"下午一位老大爷送来的,进来一句  相似文献   

4.
程伊西 《人民司法》2023,(24):52-56
<正>2006年进入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工作以来,她就扎根在了基层:田间地头里有丈量地亩的她,老乡家里有忙于调解的她,街头普法小队有耐心答疑的她。奔波忙碌是她的常态,但她却总带着笑。她是王雪,千千万万基层法官中普通的一员。“王法官,您真是太厉害了!审案子时候好像变了一个样,干练又利落,三下五除二就把矛盾化解了。特别是您刚刚帮老人搬砖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基层法官最真实的样子啊!”  相似文献   

5.
法诺之美     
法诺是美,理性与正义的美。美是天成,亦是真心,铁面的一边用温情诉说真谛,用人文呵护,用和谐拓印,用诚信奠基,用一心皈依信仰,美的触发,与旁无关。法诺性本善,奉献的道路,蜿蜒求索。不惑视听,不迩馋邪,用公心诠释着对法律的忠实,对人文的关爱。法诺性本智,以"诚"为号,谱写着法诺人努力篆刻的正义之史。不欺不诈的诚信之碑树立着不倒的威名。法诺的每一步,是诚信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6.
人似飘萍     
马从春 《江淮法治》2012,(23):55-55
喜欢苏东坡的《卜算子》,因了上阕"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切孤寒和寂寞,便似有了寄托。夜深难寐,再读《卜算子》,仍觉得此句最好。移目窗外,月亮悬在天际,柔光轻洒,有朦胧缥缈的架势。几只夜鸟扑翅的声响,大得惊人。狗们闻声狂吠。一个寂静的夜,就此撕开巨大的裂口,所有的梦吞了进去,直到天明。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9,(8):4-17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创造的。他也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人类。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火,把腥臊化为美味,把寒冷变成温暖,把黑暗变成光明,把危险变为平安。人们对火的利用开启了人类文明的伟大进程。火冲破黑暗,为人类带来光明。然而,火,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遏制火魔,福祉人类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隐形杀手     
边陲小城,街头,有位怪杰。瘦小,其貌不扬。冷漠,沉默。唯一与人交流的方式,用手,手谈。他摆棋摊无定处,今天这里明天那里,因为要被城管驱赶。他摆的残局诡谲无比,棋书上没见过,别人没用过,他的残局都是独家专利,看似简单三五步可搞定,却永远赢不了他。难怪他的棋摊四周,总是围了黑压压的闲人。  相似文献   

9.
半杯茶     
陈耔澐 《检察风云》2013,(13):88-89
就这样一个凉凉的夜,我想她。系着层层思念的心,腾飞不起来,似掏空了的牛油果,心没了,却沉重。好几个这样的夜晚,我记挂她。虽然她不会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个凉夜,我的眼帘印入《翠竹伯劳图》,一丛青竹和红叶高高在上,笔法秀劲。那灰白而挺健的羽翼,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慰藉啊!在这寂静的夜晚,仿佛画中的伯劳发出呼唤。但愿这叫声飘向她的笔端,飘过她的笔画。我想她,想她那样无微不至地描画。  相似文献   

10.
刘琴 《江淮法治》2013,(16):59-59
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个世界,一个让自己的心灵宁静无扰,快乐的、自由的世界。越学越觉得开心,觉得工作和生活都更有滋味。原来,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幸福的天堂。小时候,父母常和我说故事,说起古代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懂事后,看着古代仕女图中的女子抚琴的样子,听着古曲中古筝那美妙的声音,很是向往。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愿望渐渐被生活的浪潮冲淡了。多年后,有一次,我和友人去外地游玩,在参观一文化景点时,看到一架古筝摆放在展厅,我走上前,手指不自觉地轻抚琴弦,声音很是好听。  相似文献   

11.
柳萌 《中国监察》2012,(10):62-63
1生活里常听人说,某某人很善良。这就如同说天空的清澄,草地的干净,大海的宽阔。是呵,善良的人的心胸,是一尘不染,单纯无邪,容纳万物,永远保持孩童天真的。即使遇到恶人坏事,他们也总是往好处想,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用理想的金砖建造精神的圣殿。有朝一日这圣殿坍塌了,上了当吃了亏都浑然不觉,还在检点自己的不足与过失。善良的人就是这样可爱。由此我懂得了什么叫善良:善良,就是一股无污染的暖流,在心底畅快自在地流淌。所以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抵过黄金。"2善良的人没有害人之心,没有占有之欲,没有窃名之想。善良的人只有助人之心,只有感恩之意,只有怀旧之想。善  相似文献   

12.
那一天,是9月29日。那一天,传来一条重要消息:中央政治局建议,十八大11月8日召开。那一天,我正乘坐一辆军车,奔驰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这条消息犹如一股暖流,给各族群众带来无比欢欣,给深秋的高原带来阵阵春风。我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名汽车兵,打算国庆节前夕从北京回老部队探望。我之前所在的汽车连要派车送一批爱心物资,给不久前受灾的藏北高原的一个牧区。得知这一消息,我当即要求一同前往,得到了部队领导的批准。我坐的是上士班长权胜利的车,他二十五六岁年纪,热情稳重,技术娴熟。  相似文献   

13.
谈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每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有众人的鼎力相助,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可见,感恩其实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一个真诚、坦诚、忠诚的人,是知恩图报之人。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当感恩成为一种人性的自觉,一种健康的心态时,我们的身  相似文献   

14.
权力与笼子     
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阴与阳,白与黑,好和坏,冷和热,范畴成双结对,少都不成。有人要问:和权力对应的是什么?答曰:笼子。权力如骏马,驾驭得好,权力造福于民;驾驭不了,脱缰的骏马,天马行空起来,马蹄踩过处,百姓要遭殃。权力要有个克星,才能降服它。权力的克星,就是笼子。笼子是规矩。无以规矩不以成方圆。说起规矩,最反感的莫非孙猴子了。悟空缘何讨厌笼子?因为他有七十二变的本领,有个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生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虽然,我们也曾辛勤耕耘,但总有一些东西我们一生都不可能得到。我们与其一厢情愿地追逐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幻,倒不如踏踏实实地收获身边的每一份真实。我们要记住的是:人,  相似文献   

16.
朱永华 《法庭内外》2013,(10):44-44
据报道,江西省修水县农民梁某挖出一根长24米、直径1.5米、重80吨的疑似乌木。消息传出后,有预测称这根"乌木"价值数亿。虽则"乌木"的性质和价值尚待确定,但围绕其所有权的争论却已展开。据称,当地政府已通知梁某,树木应当归国家所有,这使梁某及其亲属"难以接受"。从央视的调查看,即便是法学界,亦对此认识不一,分化严重。"乌木之争"的本质,是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冲突。然则,"乌木之争"的实质,不在于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救济,而是如何界分二者边界的问题。确实,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区分,是一个亘古的难题。一般而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是对立的,所以才会导致利益拉锯。然则,二者又是统一的。有德性的个人利益,就是公共利益;真正的公共利益,当然包含个人利益。当然,何谓"有德性",实践中难以  相似文献   

17.
信任偏爱现象非常普遍。不少人对宠物呵护有加,因为他们觉得宠物最值得信赖。同样,对于人体器官,人们也有偏爱,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是例证。宠物得宠,源于动物不会说话,没有和人同等的智慧。对眼睛的信赖,源于人相信眼睛不会欺骗自己。监督,面对面的眼睛监督,对监督者来说其可信性更大。然而,眼睛监督只是相对可靠,毕竟,  相似文献   

18.
勤俭的态度     
陈韶华 《江淮法治》2013,(11):60-60
勤俭,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习惯。来到这个清丽秀美的山城以后,养成了夏天晨跑的习惯。而跑步时,总会看到一对散步的老夫妇,他们一边散步一边捡拾路边草丛里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端午临近,单位一领导邀我去家里吃父母亲手裹的粽子。进了屋,顿时惊讶,原来老夫妇居然是领导的父母,都是县里退休的老领导。饭桌上,老人不时会将掉落在桌上的饭菜,很自然地捡起来放进嘴里。老人勤俭节约的举止,让我感触很深,不由想起自己的父母,勤俭对  相似文献   

19.
如今,因房子而假离婚的事情不少。但我手中审理的这起案件,却有些不同。因为假离婚,60多岁的老人面临无房、无财产的境况。无奈之下,她将丈夫的家人告上法庭,争夺遗产。为分房,假离婚李家有兄妹三人,李乙为家中长子。张倩和李乙都在一家单位工作。两人日久生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结婚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单位给他们分了房子。房子不大,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内,房产  相似文献   

20.
5月19日14时28分。一个举国上下扼腕悲痛、永生难忘的时刻。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山崩地裂,8.0级大地震,至今夺去了34073人的生命,245108人受伤,无数个家庭从此支离破碎,无数的家园变成残垣断壁。5月19日,时针再一次指向这个黑色时刻。悲怆的警报声划破南宁上空。南宁人默默低下头,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向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悼念。山河也为之动容,苍天也为之落泪。地震之后,全国多个省市相继下起了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