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曾懿 《学理论》2013,(29):263-264
通过对湖南省六所高等职业学院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态度、学校音乐素养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出加强高职生音乐素养教育的对策如下: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以培养高职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营造校园音乐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学生将来的终身成长和成才为培养目标的当代中国高校教育逐步增加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一般非艺术类普通高校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纷纷开设音乐、美术鉴赏等公共艺术选修课,企图扭转以往过分偏重专业教育而导致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象。本文试运用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普通高校传播高雅音乐的现状与问题,从中总结和归纳以音乐为核心的普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美术课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审美精神、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美术课教学现状的深刻分析认识到,只有找出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教育规律、探索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和实施过程,才能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助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促进整体办学质量的根本性进步,进而推动课程理论的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人生隽语     
《民主》2021,(3)
正王立平:没有艺术即没有完整的人,没有高素质的人。素质教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但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艺术教育予以区分。将艺术教育简单地归结于审美教育是不全面的,当前学校中的音乐、美术课程,尤其是广泛流行的社会"考级",更多是关注学科知识与技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5.
马骥 《各界》2008,(12)
高师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特征,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搞好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岩 《慈善》2021,(2):87-88
打开电脑,进入网络教室,确认视频设备远程连接没问题后,等待着上网课的孩子们进人教室上课。山东省淄博市翗翗(音:ké译:飞的样子)助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翗翗助学”)创办人谢晓莹数年如一日重复着这个过程,通过线上免费授课模式,谢晓莹与其他志愿者老师们在互联网上开展教育扶贫培智行动,让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上万名小学生共享了数百堂高质量的网络音乐、舞蹈、美术等素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9,(12)
<正>近年来,一方面教育行政系统和学校不断为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在不停给孩子"加压"。出现了学校教师殚精竭虑,学生家长任劳任怨,中小学生疲于奔命,培训机构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从幼儿书法、美术、音乐、英语、国  相似文献   

8.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之一。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出发,联系当前杭州中小学新生人文状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以审美的体验、创意的活动、艺术的境界等方式,强化美术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4,(10)
<正>人物名片夏月珍,1991年9月至今从事特殊教育,任教音乐、律动学科。曾获"全国特教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她带领残疾学生参加演出400余场,获全国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40余项。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夏月珍凭着对孩子们的无私关爱,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用自己的真诚为残疾少儿开创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艺术世界。不辍耕耘之下必有丰收,多年来,她带领着残疾学生参加各类演出达400多场,当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8,(47)
中国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本月8日揭开序幕。来自全国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电视、民间文艺、曲艺、杂技、摄影、书法等12个艺术门类的1500名代表聚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张婷婷 《学理论》2010,(20):294-295
随着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欣赏教学理论的研究。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教育活动是和艺术实践密不可分的,其艺术的形式、内容、美的享受都是通过很多艺术实践、借助于乐器、伴奏等多种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然而现在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就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佘宏明 《民主》2011,(1):26-27
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4,(6)
问:目前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答:自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扩大职业技术学校比例的指示以来,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现已由试点到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到一九八三年,全国的职业学校已由一九八二年的三千一百零四所发展到五千多所;在校学生由七十万三千六百人发展到一百二十万人(以上均包括农村初级职业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14.
创建艺术特色"成功学校",必须牢牢把握艺术特色教育的正确方向,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的办学规律,努力打造特色教育的优质品牌。学校领导要使自己成为管理音美艺术教学的行家里手,要具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应把艺术特色办学的"应试功能",上升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更高的层次。抓好音美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管理体制和课程设置体系。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扩大与高校的学术交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提出的“美育”这一概念,不仅是指青少年在学校或专门机构所受的音乐、美术、体育和其他艺术科目的教育和训练,还包括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审美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諸如文学作品、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等。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美育与青少年德育之间的关系,并试对目前青少年的美育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从而加强和改善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隐形课程,和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课程教学系统的精髓.隐性课程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成人英语教学改革,较重视正规课程改革.忽略对隐形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成人英语课改革发展的进程.试从隐形课程理性层面在成人英语课中的涵义、特点和延续性作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歌剧作为一种以歌唱为主,集音乐、诗歌、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是艺术种类的集大成者。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充满艺术魅力的高雅艺术,国人对它的了解却普遍较少,也不为非音乐类大学生们所喜爱。通过分析非音乐类大学生远离歌剧的原因,探寻使大学生更好地走进歌剧艺术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歌剧艺术。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4,(10)
<正>人物名片许德昌,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学生金帆合唱团指挥。曾获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艺术教育特殊贡献奖;东城区人民教师、杰出教师等称号;国家级、市级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和最佳指导奖,共4次获得北京市艺术教育的最高荣誉"金帆艺术奖"。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提到许德昌,就不得不提到他所创建及指挥的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金帆合唱团。1989年起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任音乐教师工作的许德昌,在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  相似文献   

19.
任慰宏 《慈善》2019,(1):18-18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在我们实验小学的音乐课上如何进行'慈善教育'渗透,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受到爱的熏陶。我主要从两方面来落实:一是课内渗透;二是课外拓展。一、课内渗透课内渗透指的是在课堂上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和注重...  相似文献   

20.
胡宗秀 《民主》2009,(4):55-56
四个学生共用一本书会怎么样?江东中心小学学生们的回答是:“我将更珍惜书本,因为它不再是我私人所有,而是大家的。”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惊奇地发现,从这个学期开始。学校的音乐和美术课本成了公共课本.分别放在学校专用的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里(引自2008年9月2日《宁波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