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造社群是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环节“。村改居”的空间改变打破了基层社会的关系秩序、治理秩序和生活秩序,使社区治理陷入信任缺失、参与不足和规范失效的困境。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在于再造社群,即社区通过利益契合鼓励居民建立公共信任关系,通过责任赋予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通过情感激发促进居民遵守公共规范,使其成为潜在的社区治理资源,并能够被组织起来发挥作用。在城市社区,滕尼斯意义上的“共同体”较难实现,而“村改居”社区凭借其遗留的村庄治理资源再造社群,对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村改居社区研究倾向于认为,村改居社区是一种必将转变为所谓城市社区的过渡型社区。这种对“过渡性”的强调实则基于农村与城市、传统和现代、落后和进步等一系列二元论和线性进化论思维,将村改居社区视为从乡村转型为城市的暂时状态,倾向于贬低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进而关注如何促成从村民到城市市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转变。在具体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简单化视角进一步使得社区管理者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复杂性的认识和同情,忽视地方性文化与集体记忆的重要价值。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应该超越“乡村-城市”的二元论和进化论,基于结构两重性视角思考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社会资本成为促进社区转型的可动员资源,而非结构性约束,进而尝试培育具有地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对昆明市王家营社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的实地调查,从社区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纳以及流动人口对社区居民的认同两个大的层面,来分析研究"村改居"社区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村改居"是我国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一种管理模式。由于"村改居"社区组织难以适应转型对其治理能力的要求,导致社区治理面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薄弱、社区自治功能弱化、社区服务职能模糊化、社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和管理理念滞后等诸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村改居"社区组织的治理能力,主要是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居委会的社区自治能力、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能力、其他社区组织的社区服务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互联网+"战略和十八大以来创新社区治理的要求,成华区针对"社区治理主体单一、居民参与度不强、社区治理资源分散、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创新了社区"公共服务网"、"民生服务网"、"安全服务网"的"三网"融合互动信息化治理模式,提升了成华区社区治理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社会结构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海曙区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成效较突出的主要有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无物业小区居民参与式治理模式,社区、小组、墙门(楼道)"三级联动"模式,以"三社联动"为中心的群策群力模式等治理模式。从海曙区的情况看,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主要存在政府、社区、居民职责不清,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指导,多方力量应有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为此,要构建政府、社区、居民有机协调、良性互动机制,要不断强化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责任,要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城市社区治理,要推广"枫桥经验"深化城市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7.
社区公共生活质量——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目标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目标大致可以整合为三种不同的观点,即社区建设、社区自治和社区治理结构.与上述三种目标模式相比,"社区公共生活质量"从"社区"概念的本义出发,从社区内部共同生活发育和发展的视角来定义社区发展目标,以期改变"社区建设"模式中的"国家中心"痕迹和"社区自治"模式中对"免于他者控制"的过分强调,同时由于它把重点放在"生活"上,因此能够避免"治理结构"模式中由于过分关注结构和制度创新而使发展陷入"内卷化"的可能性,也更具赢得社区居民认同、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伴随40年改革开放完成建设发展初级阶段的城市,正在进入空间更新和公共生活再建构的崭新周期。其中以持续集体行动来回应社区公共议题、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社区营造正成为引领城市新型公共生活的路径选择。如果从空间更新和美化、地缘文创和再造以及居民参与和行动等方面持续推进社区营造,不仅可以有机会创建社区的公共美好生活,同时也可能为所谓移动互联时代"公共人的衰落"提供反面佐证。  相似文献   

9.
村改居后的社区党建工作是历下区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针对村改居后基层党建工作将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形成有效实施机制,如组建适应社区要求的领导体系、构筑协调统一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干部的作用、完善社区的整体服务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村改居”后的转制社区保留了“城中村”的痕迹,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双重特征。目前转制社区自治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提高转制社区自治水平的对策思路: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把转制社区自治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二是构建和完善转制社区自治体系,不断强化自治功能;三是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和参与能力,优化转制社区自治“软环境”;四是增强转制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镇化。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村改居"成为许多城市边缘区向城市转变的重要方式。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透过济南市的两个社区案例,描述了"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变迁特征,揭示出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政府责任归位、加快集体资产股份制改制及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是政府、市场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参与的社区建设问题。由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体系中公共理性的缺失和传统科层制痼疾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国家、市场、社区等不同范畴下的治理主体在各自治理逻辑引导下走向了非合作博弈,并在传统科层制的控制下陷入"向上负责"、"权责和供需双重失衡"以及"迭绎循环"的低效率公共物品供给困厄场域。立基国家——市场——社区的行为逻辑分析进而建构多重治理逻辑分析框架,厘清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中多重治理逻辑关系,在公共理性引导下构建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元互动供给治理模式,转变传统科层治理狭隘空间,促进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高效长效治理,推进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区动员是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推动策略。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方向由行政化向社会化的趋势发展,社区动员模式经历了由"控制型社区动员"到"管理型社区动员"再到"互动治理型社区动员"的逻辑演变。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范式,"互动治理型社区动员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居民需求、制度支撑、能力建设、社会组织、社区文化、资源支持六个方面。"互动治理社区动员"机制包括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上下联动动员机制;以系统培训为载体,构建动员能力提升体系;以建构社区文化为文本,激发社区居民情感认同;以积极开发与利用为手段,建立资源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变迁和一系列治理难题对传统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成都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三治融合"实践,以社区公共议题为切入点,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整合式治理思路,为破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方案选择。进一步推动"三治融合"创新既需要完善"三治融合"的制度框架,也需要为融合共治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还需要培育社区公共精神等,即在制度环境、组织结构和文化基础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三治融合"的有效运行,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征地农转非"居民的安置与城市生活融入问题成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重庆市嘉兴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征地农转非社区,社区转非居民普遍面临着身份认同、职业选择、角色失调、生活方式适应、社会交往局限等融入困难。该社区于2013年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服务,通过培养居民领袖、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激发居民自治、开展社区服务,引导和激励"征地农转非"居民积极融入社区。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充分开发社区保障资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区保障体系建设符合居民意愿。本文针对社区保障缺资金,缺非政府组织,服务项目单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保障的建议,发展服务业,拓宽资金来源,引导志愿者参等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成,当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社区社会公共性内生动力不足和基层组织治理结构失衡的双重困境;建构反应灵敏、结构均衡、灵活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是有效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性匮乏的关键,但当前对基层组织增进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性发展的过程分析尚不充分。通过对天津市A村的个案剖析发现,应在整体性治理理念指导下确立以居民需求为主导的分散决策原则,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同时以多层次多中心的居民组织发展为基础,建构"蜂巢状"的社区服务供给结构,培育社区公共空间、社会资本和居民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区是近年来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目前,大学生公民道德的缺失成为大学生社区管理中的最大障碍。因此,利用社区环境,增加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巩固和培养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精神;明确社区管理的规定,使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有效的嵌入到大学生社区管理中,约束和消除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本文根据公民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现状与大学生社区管理结合起来,分析并探讨如何把公民道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社区管理中。  相似文献   

19.
基层社区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社区治理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创新,但也面临着诸如居民自治能力不足、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不高等困境和问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层社区中人与人间的有机性联结弱化,社区情感性共同体呈流失态势。社区治理如何在缺乏亲缘关系的“陌生人社会”中发挥自我解决矛盾纠纷的作用并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尚待深入研究。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分析框架,将社区公共空间分为物理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和情感公共空间三个维度,并选取余杭区开展社区治理“枫桥经验”中表现突出的7个社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基层社区治理群众自治的实践路径,有效化解居民冲突,降低治理成本,实现社区高质量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稳定发展、提高社区综合竞争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为此,必须理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合理利用,开发社区资源、加强城市社区教育管理、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