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宣示人权、保障人权构成了现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人权应当被作为宪法的核心价值而备受推崇。人权作为现代宪法的核心价值,它首先是宪法生成的价值追求,并且,人权理念是贯穿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核心要素,宪法保障自由、维护秩序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权,宪法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也在于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2.
在晋国由弱到强的过程中,晋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忠义精神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文化体系,亦即"忠义文化"或"忠文化"的思想体系,并且拓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讨论,首先应该很好地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这对于解决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述问题上的分歧和纷争,或许大有助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可以归结为"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改革"五个基本理念。这五个基本理念,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其中一些理念也曾经被提出或强调过,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把它们同社会主义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的内涵才获得了极大的开拓、深化,达到高度的阐释,成为真正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参政党核心价值建设,是参政党不断前进的客观需要;探索自身特色,是参政党核心价值建设的立身之本。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框架中,参政党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构建自身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明显,尤其需要一个核心的、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来引领和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可争议地承担起了这样的职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哲学基础、理论内涵还是目标指向上,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根本和最核心的是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哲学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和平与发展、科技与人才、创新与共富、竞争与和谐这四个方面,集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时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些精神文化品质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兴国之魂,是创造民族振兴、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一个包括诸多任务的系统工程,其棱心是理论体系的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艾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当务之急.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问题和基本架构,是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完美统一体,包涵着丰富而深邃的价值意蕴。从宏观层面的形式结构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维度构成的理性价值要素;就其微观层面的实际功能而言,它又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工具价值效用。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意蕴的分析,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和作用的全面把握,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1848年以来160余年世界历史的塑造者。面对21世纪的今天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资本主义依然没有走向地消亡的明显迹象、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模式越来越趋同、马克思主义好像过时的现实,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多维解读,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筑基者,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者,是所有国家社会正义公平建设的推动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倡导者,是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指引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包含了强烈的科学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这些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实践第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自我批判机制,不断开拓创新.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关注并且学习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努力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宝库,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里程碑;在实践价值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公安院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观,把实践教育作为推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路径,在实践教育中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公安精神教育、警德修养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社会服务教育、警察角色教育,使实践教育成为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这两者关系的认识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导引的重要意义。从具体运作的合目的性和有效性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总体以及各领域工作科学发展的道义保障。本文的分析指出,这种道义保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哲学提供的信仰根据、由价值提供的发展导向以及由理想提供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是现代性问题。现代性的共识性涵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包容性空间。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着社会阶层分化、价值共识危机、伦理安全缺失的现代境遇,需要积极寻求价值合法性和政治合理性的实践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建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主体间性哲学为支撑的普世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凝聚共识,必有其内在的动力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理。个体或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实现的需求,推动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形成了无数个单个实践意志所汇合而成的历史合力,为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可信度和推广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形成正相关效应。弘扬价值共识,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满足社会大众共同的本质追求,化解社会精神危机,整合社会资源,调控和统摄非主流价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尊重继承和发展创新了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原则,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做了系统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和谐、以人为本作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加以把握和认识,提出着重关注民生、又好又快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制度体制保障等一系列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科学技术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作为客观的知识、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根源于人类需要,渗透着价值选择。科技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