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环境保护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蒋益民  邓兴明 《政策》2012,(10):41-44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纳入"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域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加强环境保护一体化,为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环境保护一体化在城市集群建设中的战略意义实现环保一体化,是顺应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举措,对破解资源环境瓶...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克振 《政策》2012,(3):52-55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宜昌、荆州、岳阳、益阳、常德等),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发展形成跨省域的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集群。规划建设中的长江中  相似文献   

3.
秦尊文 《政策》2012,(8):46-49
今年2月初,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议上,湘鄂赣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省将共同争取使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3月7日,李克强同志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你们几个省要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这个构想,事关国家战略。"国家发...  相似文献   

4.
张达华 《政策》2013,(4):38-40
<正>"构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如何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充分发挥引擎、先导、聚合功能,在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既是旅游业本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更是推进中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课题。2012年2月,湘鄂赣旅游部门签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后,中三角旅游一体化正式启航。  相似文献   

5.
欧阳万坤 《政策》2012,(8):43-45
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我国经济新增长极,产业一体化发展起着主要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走出一条具有"中三角"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之路,要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发展规律,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共赢崛起。4月中旬,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一体化战略合作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行,湘鄂赣三省经信部门共同...  相似文献   

6.
秦尊文 《政策》2012,(11):40-43
提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称为"中三角"),本身就是打破行政区划观念束缚、创新体制机制的产物;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必须靠体制机制创新来推动。一、"中三角"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根由  相似文献   

7.
彭智敏  汤鹏飞 《政策》2012,(10):45-47
改革开放在造就了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发动机"的同时,也成就了三个具有世界影响的特大城市群。其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中认真学习和借鉴。一、三大城市群合作发展的主要经验1、区域范围由小及大。以长三角为例,1982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等10个城市在内的上海经济区。随后几年中...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城市群该如何抱团发展?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部地区各省又该如何更好更快地携手崛起?城市集群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长江中游这条黄金水道将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相连,四省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发展基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打造由20年前仅仅是学者的探讨,到如今已进入国家决策层面。那么,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10)
<正>旅游业作为三省《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五个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三角"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率先取得突破将旅游业作为区域抱团发展的切入口,对接下来推动中三角区域经济的雁阵齐飞有着重要意义。自从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从理解新常态到适应新常态,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做出全面阐释和明确要求后,工业、服务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纷纷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推进该区创新发展,一要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以形成功能更完备的城市群体系;二要积极整合区内资源,通过构建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三要整合产业集聚区,促进功能的转变,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集聚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已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很多城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的效益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显的经济收入和创汇能力,二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具有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其它产业如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经济实力。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也逐渐地向成熟、完善和稳定迈进。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80年代初,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反映出旅游规划思想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彦鹏 《乡音》2012,(8):10
日前,石家庄市政协主席王华清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以"助推旅游业发展,建设幸福石家庄"为主题到赞皇县调研旅游业发展情况。委员们充分肯定了赞皇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所取得的成效,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3,(2):20-21
在专家眼中,云南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背后是时代变换、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也是云南30年积淀的结果,水到渠成,不容错失。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规划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发展农业、加工业、矿业、旅游业、邮政业等对外合作,推动罂粟替代种值、发展替代产业。【亮点解读】在2万多字的《规划》全文中,"走出去"这3个字出现了十多次。"风水轮流转,从30年前‘引进来’,到今天的‘走出去’,中国已经由争取外资向争取外部市场转变,云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金华形成了"市场群+产业群+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雏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总体部署,坚持纵向提升发展和横向融合发展并重,加快推动"市场群+产业群+城市群"向"现代市场集群+现代产业集群+现代城市集群"转型发展,切实做好"集"的文章,催生"群"的效应,促进人口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积极探索浙中区域转型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13,(3):52-53
近年来,陵水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在规划布局、项目建设、服务提质等方面七措并举,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一是抓规划布局,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陵水县旅游业的规划布局,该委立足本土,积极开展《"珍珠海岸"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2012-2020)》的编制工作,目前总规已进入初稿编制阶段。  相似文献   

16.
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贵定县音寨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村寨旅游已经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形式.音寨民族村寨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音寨旅游业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双保障"措施是音寨村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六注重"是音寨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黄楚平 《政策》2012,(4):23-25
项目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底力和硬支撑。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咸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鄂南经济强市建设,抢抓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投资规模的机遇,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战略机遇,把扩大投资规模、推进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晓军 《前沿》2015,(2):71-74
内蒙古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与全国旅游发达省市比较,差距明显,发展缓慢甚至不前。随着我区"8337"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业的发展被定位在八个"建成"之列——"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旅游业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要向更高层次迈进,要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要转型升级。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要从"形象宣传、创新产品融合发展、创三心理念、创意人才"四个基础做起,真举实措,才能解决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从而华丽转型。  相似文献   

19.
地方信息     
《政策》2013,(4):94-95
我省2012年十件大事出炉经过两个多月的评选,"湖北2012年10件大事"日前揭晓。这十件大事是:(1)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五个湖北"奋斗目标;(2)全省"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斐然;(3)长江中游城市群醒目亮相。2012年2月10日,鄂湘赣三省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会商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达成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此举标志着长江  相似文献   

20.
黄师敏 《传承》2011,(18):54-55,81
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又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对德保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德保县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着力打造红枫旅游名片,加强旅游商品开发,规范"农家乐"的经营,打造亮点景区及开发新的旅游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