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父亲葛接调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就是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无怨无悔的就是选定了革命道路并坚持到底。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始,我便在全国以一个长征后人的身份宣讲长征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从亲友、同事零碎的讲述和回忆中,"听"到了更多关于父亲……"抗捐抗税"走上革命道路父亲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一个叫葛坳的小山村,据说祖上是客家人,祖籍应  相似文献   

2.
一我的父亲是一位没有经过长征的"长征干部"。"文革"期间,我陪着父亲写了一年的各类检查。父亲被审查的历史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逃避长征?有一天,他气不打一处来:"什么逃避?他们是突破重围跑出去的,要我们坚守根据地,说他们很快会打回来。我怎么会知道,主力红军已经撤走了,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在主战场的主力红军呢。"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父亲刘忠,不仅仅是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而且是中央红军长征先锋中的先锋。作为中央红军长征中走在最前面的一军团侦察科长,实际上他的长征不止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父亲率领红一军团侦察部队走在中央红军的最前面,斩关夺隘,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深入敌占区,探寻前进道路,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情报,引导和保障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抢渡乌江、巧取遵义、四渡赤水、智过彝民区、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通过大草地、突破腊子口、攻夺吴起镇等,受到  相似文献   

4.
王建辉 《党史文苑》2022,(12):25-27
<正>今年十月,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作为一名入党近40年的党员,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激动之余,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王世明,一位经历过长征、于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那一年入党的羌族红军战士。作为一名长征的亲历者,父亲亲眼见证了共产党员在长征的艰苦征途中是如何凭着坚定的信仰,团结互助,排除万难,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父亲王世明是一位1935年参加革命并经历了长征的羌族老红军。在他的战友里,何雨农是他最亲密的一位。说来也许是巧合,何雨农与我父亲都是四川籍,二人同为羌族,同是1920年生人,同一年参加红军,抗战时期又同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战斗生活。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之际,我想起了何雨农,一位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羌族老红军。  相似文献   

6.
父诚如山     
我的父亲葛接调出生于革命老区江西于都,早在1928年他就参加了当地的反帝大同盟,后来又当了赤卫队长,1929年转为红军,长征前5次负伤。长征开始后,因为有伤,还因为自小学过裁缝手艺,他被编入休养连,任缝纫班班长。据父亲讲,整个长征途中,他是挑着缝纫机过的雪山草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父亲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让他给毛主席量身做棉衣。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是抗大建校80周年,也正好是我们亲爱的父亲、开国中将刘忠诞辰110周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4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们身边,好像他并没有走远,只是静静地微笑着看着我们。忠孝难两全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成功人士大都是孝子。"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孝子。2004年秋,我前往四川省雅安市追寻父亲战斗和工作过的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长征     
父亲李斌是1935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4岁跟随贺龙长征.我从小就听父亲讲他那些长征故事,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 父亲1921年出生于湖南澧县.他十几岁时,因生活所迫,跑到湖北公安县给地主放牛.1935年初,他跑回家乡参加了红二军团,被分到四师十二团一营二连一排三班.战友们都叫他李伢子.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朱镇中,是江西省瑞金县壬田乡洗心村人,1932年参加红军,先后在红军瑞金补充师第二营和红一军团当战士。长征时父亲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第八连的一名班长。1934年12月初,红一军团第一师受命在广西全州黄沙河一带阻击敌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父亲随三团从大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位红军。儿时起,他就经常给我们讲长征故事,每次都会说到一位“蔡局长”,以至于后来一提起“长征”,我就会联想到“蔡局长”。  相似文献   

11.
阿军 《党史纵览》2002,(10):17-18
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女儿,是一位在襁褓中长征的女将军.她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靠的不是父亲的荣耀和光环,而是父辈赋予她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2.
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大女儿。1935年11月19日,她在故乡桑植出生刚18天,就被当时担任红二、六军团军团长的父亲和同为红军战士的母亲背在身上或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带着去长征,是跟随父母长征的四个孩子之一。几十年后,这个也成为将军的"走完长征的婴儿"动情地回忆:初次来到这个世界,恐怕没有谁比我听到了更多的马蹄声;没有谁像我那样整日整夜地枕着马蹄声入眠。更没有谁像我那样,每天等待着那串马蹄声的响起,就像等待日出和日落。  相似文献   

13.
长征时代我们父亲周光坦作为李先念同志的战友和部下曾经与先念同志并肩浴血战斗过。1927年篾匠周光坦与木匠李先念都参加了黄麻暴动。根据史料记载,先念同志担任红四方面军11师33团政治委员时,我父亲周光坦任12师38团政治委员;后来先念同志担任红11师政治委员时,我的父亲担任过11师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4.
生命之歌     
<正>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那时,我刚刚出生19天。红二六军团将要离开湘鄂西的行动,从九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了。我母亲蹇先任正怀着我临产在即。当时,父亲贺龙和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军团领导人都在为母亲的临产而焦急万分。如果长征出发时母亲还没有分娩,那母亲就  相似文献   

15.
去年回家看望父母,听父亲说,由他指挥的南阳宛运集团公司(原南阳运输总公司)“夕阳红”合唱团排练的大型革命史诗《长征组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上演,获得了圆满成功。父亲还兴奋地告诉我,那天,整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全体合唱队员包括乐队都穿着红军服装,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都作为新闻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关注的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来自异国他乡的妇女姐妹可曾注意到,在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中,坐着一位女将军,这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她的父亲从长征路上走来,她的母亲也从长征路上走来,她也可以说是一名长征“战士”,因为她出生在长征路上,名字又和红军在征途中一次胜仗有关,所以取名捷生…… 参加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有1473人,其中一方面军30人,二方面军86人,红二十五军8人,红四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15日,是我父亲习仲勋的百年诞辰。广东省委、省政府今天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纪念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广东人民对我父亲的特殊感情。我首先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与我父亲一起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广东的历届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代表母亲齐心同志,向出席这次纪念座谈会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
  纵观我父亲革命、奋斗的一生,可以说有两大亮点:一是在80年前,面对严酷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我父亲同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入死、艰苦奋战,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二是在35年前,面对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我父亲在邓小平、叶剑英的支持下,响应党中央号召主政广东,把守祖国南大门,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一1929年,我的父亲许朝友在家乡安徽六安参加了河西游击大队,后改编为赤卫军。之后,赤卫军在毛正初的领导下改编为六安独立团。1931年,独立团被编入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我父亲担任二一八团三营营长。不久,我父亲参加了鄂豫皖边区第二期高级干部培训班,接着调任边区政府工作。1932年冬天,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西征,边区政府随即撤销,人员被迫撤离,我父亲随军西征。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后,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离家门口不远的县道,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也是我从蹒跚学步到投身军旅,走过的19年的路。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说红军的故事。英雄,是故事里的主角。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成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