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说不清楚     
涂勇 《党员文摘》2006,(9):35-35
去长春出差,偶遏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张成。张成刚从韩国回来,闻知我和另一位大学同学李海都在一个城市,于是送了我们每人两支高丽参。  相似文献   

2.
1949年福州解放,9月间,我在福建学院大学4年级读书.开学不久,听说当时社会上革命青年要求参加革大的很多,福州市学联筹备处派人到学校开展动员组织工作,学校有部分同学也开始报名到革大去.那时我是大学毕业班,自己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去参加革大,大学就不能毕业,这对我是个考验.我父亲认为我大学只差一年就毕业,去革大是前功尽弃,不同意我去.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探讨老人家对中华民族遗留下的巨大思想理论宝库,我重温了《毛泽东同志给雷经天的信》.不由地想起了1937年10月,一个轰动延安、影响全国的黄克功案件处理始末.报案1937年10月上旬,记得是个星期天,我当时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14队学习,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我和本队几位同学,吃过早饭就去小东门外(延安城没有西门,却有两个东门)宝塔山下延水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同学跑  相似文献   

4.
王政 《党课》2011,(8):116-116
五月,去莫桑比克看望分别五年的大学同学,他在那边早已结婚。一下飞机就开始了观光之旅。一路上在同学的陪伴下吃好喝好,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玩了两个礼拜,就要去邻国办事。  相似文献   

5.
我所能忆起的最早一次吃月饼,是在小学时候。那时,中秋节前,我和小伙伴提上半篮子白面,去县城一家月饼加工厂做月饼。当时没有个体加工月饼的。那时企业管理很松,我得以进入车间欣赏,高大的生产车间似乎有点多余。不料,却很惊奇地看到一个工人师傅在用脚和面,在一个大盆里,上下左右踩来踩去,一不小心,一块面被带飞出来,落在地上,师傅很利索地扯起来扔进大盆里,继续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春节前,我和爱人从深圳来到哈尔滨,看望在这里工作的弟弟,并准备和他一道回老家。没想到,短短两天里,我竟完成了多年前的一个奢望。而这个奢望还要从我上大学时说起。2008年,我在黑龙江省医院实习。有空闲时,我就和同学一起去离医院不远的万达广场逛逛。每次要吃饭时,不远处的鸿翔路就成了离我们很近却又遥不可及的目标。"等以后发达了,肯定去鸿翔路‘腐败’一下!"这是我们几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2月18日,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因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很多内容未来得及细看。隔了五天,我再次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一个上午。两次参观,大大加深了我的认识,感触良多。我是1959年8月来北京上大学的,当时正赶上国家困难时期。记得那时,吃、穿、用的许多商品都凭票证,限量供应。如吃饭要凭粮票,吃油要油票,几乎没有不要票的东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那时的日子,我记忆犹新,下面仅举几例。  相似文献   

8.
朋友A君够得上美食家,尤爱吃蛙肉,凡朋友聚餐,必要这道菜。那日又逢几位老友相聚,席间自然少不了蛙肉,然而A君对此菜却兴趣大减,直到问明服务员此蛙系人工喂养的牛蛙肉后,A君才吃了几筷。众人生惑,A君饭后才说明,报纸上介绍农田常施农药,青蛙以食昆虫为主,一只青蛙一年至少要吃掉2万只昆虫,每只昆虫都储集不少农药,青蛙体内农药多少显而易见。我辈贪吃青蛙,何异于服毒慢性自杀。报纸上讲的是否有科学根据,我难以确认,但这条知识却实实在在使贪吃蛙肉的A君望“蛙”止筷。A怕的是祸从口入,得不偿失,毕竟健康要紧。青蛙属…  相似文献   

9.
我是张炜迷。1984年8月底,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约上同学到镇上去赶集。在镇上的新华书店我看到一本淡雅的小说集,名叫《芦青河告诉我》,一下子被那清新的语言所吸引,但我兜里没钱,同学问我:"你真喜欢?"我说:"真喜欢。"他就买了两本,我们一人一本。从此以后,见到张炜的书,就买,见到刊登张炜文章的杂志,就买。  相似文献   

10.
宫维民同志: 我大学毕业已4年了,我的两位好朋友已经加入了党组织。而我向组织提出申请已经3年了。在这3年中,我积极靠近组织,努力工作,可以说是吃苦在前,享福在后。我的所作所为,受到同志们的普遍好评,但是我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没有实现。我有些想不通,便去请教大学里的朋友。不料他们却告诉我,给支部书记送点礼。送礼就能解决入党问题,我不相信。但是,他们却以现身说法来说服我。这事你怎么看? 长春 李长江  相似文献   

11.
好酷的老师     
博览 《党员文摘》2009,(10):35-35
一位统计学老师在给我们第一天上课时申明:上我的课,你们可以很轻松,要吃早餐的可以,但要吃得营养,基本上除了牛排,我不想看到有人在吃别种食物;要睡觉也可以.但是一定要盖棉被…… 同学:……老师:我唯一比较在意的是。手机一定要关机,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1949牛10月1日这一天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笔者有幸躬逢其盛,并且保存了当天的日记。那时我刚20岁,离开北大参加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才半年,入党只两个多月。许多同学分配到两广工作,我却奉调北返,进劳动大学(中央军委代号)外文训练班,于9月21日政协开幕之日回到北平。这批新参军的学生都暂编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第四部,10天后随革大参加开国大典,这是多么幸运的奇遇。 50年后翻开这发黄的日记,原汁原味整理出来,也算是一篇小小的“实录”。  相似文献   

13.
胡定核 《共产党人》2006,(24):55-55
1993年我到北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就读博士学位,那时我和国人一样狂热地关注着北京2000年奥运会的申办。想想就令人激动:在千禧年的第一年、在古老中华的首都、延续三千年的圣火、全人类可以暂时摒弃一切纷争的盛大节日……。但9月23日,我们认为稳操胜券的北京,却仅以两  相似文献   

14.
正泡菜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剂品。在现代,我们这一代人是吃着妈妈自作的泡菜长大的,可自己是不会泡制泡菜的。每一次吃着别人拿来的或咸或酸的泡菜,心里都有种异样的感觉。记得那时高中住校的我,经常在周日返校时带上满满一饭盒妈妈自制的过油泡菜,可每次吃时都会有些不满意:泡菜是咸的。回家后就会责问妈妈:"妈,别人泡的菜都是酸的,你怎么泡的菜是咸的呢?我吃我们同学的那酸菜炒过后  相似文献   

15.
绿叶·大树     
今年是祖国改革开放20年,也是我从教10周年,回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我感慨万千。“孩子,明年恐怕读不成中学了”,妈妈流着泪说。70年代末,我读小学四年级时,两个弟妹也带着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跨进了校门。那时中国农村普遍贫穷,更不必说我们落后的山区了。父母尽管辛勤劳作,一年四季无一日休息,可依然难以维持全家的温饱。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一夜大雨,去学校的路上发了洪水。我象往常那样早早起来,帮母亲做好早饭。吃过饭,便背起母亲用旧衣服拼成的书包准备去上学。母亲却叫住了我,“别去了,孩子,反正你……”我一听,…  相似文献   

16.
同学聚会     
如今,同学聚会仿佛成了一道风景。同学之间隔三差五地聚一回,今日你做东,明日他请客,甚至有人还成立了“校友会”,真是“同学胜如亲兄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十多年,我也参加过两次同学聚会,然而,两次聚会都未领略到久别重逢的欣喜与愉悦,带来的却是心灵深处隐隐的痛。 第一次是大学同学的聚会。 三年前的中秋节,正临国庆节放假,一个大学同学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接到通知,说国庆期间到省城某宾馆聚会。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激动不已。虽然没有接到通知,但我是一定要去的。分别整整10年了,好几次梦里都和同学在一起“书…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原副省长武光汤离开我们已30多年了,但每每忆起武副省长和我父亲张树椿一生中交往的情谊,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武副省长和我父亲同是山西武乡县人,又是大学同学,关系甚好。在历次社会政治动荡中,他曾帮助并保护父亲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党史文汇》2007,(1):53-54
一次带孩子到一家麦当劳餐厅吃饭,见到两个妇女因不慎碰撞吵架,其中一位用油得发腻的京腔奚落另一位说:“吃——过麦当劳吗你!”那意思仿佛是说,吃过的便高人一等,便是与国际接了轨,没吃过这洋玩意儿的便不配进来,只有去吃大碗面。这话虽是对另一位妇女说的,却也捎带着扎到了我。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是没有吃过。要不是正好路过,也正好到了饭点儿,我是不会去那里的,当时也只是怕浪费而吃了一点孩子剩下的薯条。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却让我始终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9.
师正伟 《党的建设》2008,(11):51-51
我是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在我的记忆中,腌咸菜和吃咸菜是最难忘的。那时,家里一年有大半时间吃的是咸菜。为腌咸菜,家里买了一口大缸。每年一到深秋,父亲就把最廉价的青菜成担地买回来。在洗净、晾去水气后,将菜码进缸里。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34-34
1931年,我担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的农村巡视员,化名老林。当年四月间,市委派我到福安去工作。我随一个交通员先到福安县委接头处找马立峰……第3天,这7个贫雇农就发展了20多个人,晚上召集他们开了个会,商量麦债问题。秘密农会就在那时成立了……第7天在马厝祠堂里开大会……一致决定:1.收下的麦子都不送到溪柄街上去(财主都住在那里);2.对老板说今年收成不好,收下的麦子留着自己吃用,所欠债款到早稻收割后再还;3.老板如果上门来要债,大家都去讲情;4.如果麦子被挑走,大家就把他拦下来……经过一场斗争,最后农民取得了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