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30年。人们将我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步的总体改革,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战略部署,其中金融改革是整个改革中十分关键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以新的理念指导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对解决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作出关键性的重大决策。30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标志着一次思想解放,以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带动了中国的改革发展,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项关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紧接着民事和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开始加速。随后.在中央部署下,各地方法院、检察院的司法改革方案遍地开花,一些试点经验还上升为法律,开始引领中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增量改革”。所谓“增量”,是与“存量”相对而言。“存量”指的是改革以前遗留下来的国有经济部门,“增量”则是指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非国有经济部门。这种观点认为,“存量”即国有经济天然不适合市场经济,所以根本改不动。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原因就在于“暂时搁置存量改革”,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取得了高速增长;相反,自改革以来,国有经济一直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换言之…  相似文献   

6.
岑科 《传承》2012,(1):4-6
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谓中国改革的黄金时期,各项改革全面启动,重点之一就是价格改革,它集中体现了民间自发力量、学界知识探索和高层政治决策的互动以及对改革的影响。这一年代走过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可能是未来中国改革最重要的经验模板。  相似文献   

7.
市政问题是城市问题的核心,20世纪30年代的“市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城市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改革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近代“市政改革”运动的历史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破解世纪之交中国城市现代化和现代城市化诸多难题具有现实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大建设》2006,(2):54-54
《经济参考报》近日刊登报道说,2005年将以改革转折年份载入中国改革史。报道认为,中国改革已走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正从外围改革向核心改革、从浅层化改革向“深水区改革”切换。中国未来5年的改革将直指6类“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1,(10):57-57
莫翔在《探索》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不能突破的制度边界,制度边界的确立,既确定了中国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原体制资源的保护线;通过在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中国经济改革建立了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防线;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说取得了成就,其实质在于作为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人”有了...  相似文献   

10.
杜艳华 《思想战线》2023,(3):91-101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中国历史上不乏著名改革。而近四十多年的改革不仅标识时代特征,而且以承载重大转折、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特质让历史闪光。与历史上的改革对比不难发现:近四十多年改革正确处理传统与革新的关系;保持改革力度与现实条件相适应;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把握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从而超越了中国历史上断裂式的改革;近四十多年改革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自我超越。突出表现在改革与对外开放形成良好互动;通过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彻底摆脱了苏联现代化模式的束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古今比较的视域研究近四十多年中国改革的特点,从中可获得诸多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杨帆 《人大研究》2008,(10):9-13
社会主义应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以政治改革的方式实现政治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改革也取得了长远的进展。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成功的经验借鉴,30年来,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如何进行政治改革,我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改革路径的探索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梁军 《人民论坛》2023,(20):40-44
以编制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表现为:清晰厘定职责是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科学设定机构是构建治理体系的载体和支撑,精确核定编制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公共人力资源保障。人民性、系统性、战略性、科学性是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编制改革的新特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以编制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应推进编制改革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编制内涵式改革发展,彰显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落实编制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谁都知道,温州模式、义乌模式、浙江改革成果经验……,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是浙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首创。全国都在议论,从经济上看,浙江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包含着各种政治要素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的理性思考,从理论根基、实践探索、战略部署以及条件保障几方面对改革的经验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越南,一个拥有8400多万人口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正处于经济改革之中的国家,中国的许多改革经验正在那里“翻版”,而医药市场的崛起也受到了中国业界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到那时,更多的中国民众将进一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国际社会也将从中得到更多合作共赢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30年来,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个个里程碑事件,推动着中国农村历史性变革的车轮,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8.
黄正平 《群众》2014,(1):17-18
在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在国内民众热切期盼中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中国的改革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全面展开;中国的改革不是轻描淡写、走过场,而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中国的改革不是笼统模糊,而是具体细微;中国的改革不是“雷声大雨点...  相似文献   

19.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24):46-47
“治国先治吏”是中国古训,现代公共治理亦依托于具备合格从政能力和道德的官员阶层。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的民主化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议题,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改革步伐骤然加快。  相似文献   

20.
杨国华 《前沿》2014,(5):10-11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法宝,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但是改革的蓝图再美好,必须执行才能见到实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改革执行力建设上的措施主有五个方面,主表现为:通过解放思想来作改革执行力建设的先导;利用领导人的坚强意志来引领改革执行力建设;成立新机构来协调督促落实改革政策、利用制度建设保障改革执行,以法治中国建设为改革执行力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