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是保卫国家安全的策略、举措和行动的总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开始探索国防现代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国防现代化思想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并付诸实战。毛泽东国防现代化思想,对于指导我国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成军  孙思敬 《求是》2012,(24):43-4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和展开,是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军委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  相似文献   

3.
《党建与人才》2002,(12):14-14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国防和军队建设时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江泽民指出,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相似文献   

4.
解疑释惑     
《军队党的生活》2014,(3):23-23
问:怎样全面学习把握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重大课题。这些重要论述是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军事篇”,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季明 《北京党史》2007,(4):35-37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方针。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从宏观上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建国前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曲折发展.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开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党史文苑》2007,(8):1-1
8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他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到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再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四个现代化是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最卓越的理论贡献之一。同时,他在政治民主化及思想文化现代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韩亚光 《党史文汇》2005,(10):43-44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有一个逐步完善和定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三种不同的表述,而这三种表述分别由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最早提出。第一种表述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这个表述最早提出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初表述。第二种表述是: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国防的现代化。这个表述最早提出于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阅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开拓性地把现代化纳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于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的评价,应该是将它放置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去评价,这样不但要考察其思想而且还要结合其实践,才能做到尽量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建国前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曲折发展。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开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邱兵 《世纪桥》2008,(6):25-26
毛泽东开拓性地把现代化纳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于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的评价,应该是将它放置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去评价,这样不但要考察其思想而且还要结合其实践,才能做到尽量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13.
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可靠保障。早在1954年中国共产党就对我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作了最初的概括,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也是毛泽东、邓小平共同的终身目标。站在伟人肩上,邓小平以自己的睿智和勇气在现代化之目标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及现代化系统设置上实现了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超越,从而为跨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逐步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构想。后来,又逐步确立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月12日,毛泽东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  相似文献   

16.
岳奎 《党史博采》2006,1(5):20-2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并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思想.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来源于他早期的生活、劳动和学习调查的经历,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外来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了解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付闪 《党的文献》2018,(1):104-106
"毛泽东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下旬在陕西西安召开。研讨会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关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内涵及主要观点;纵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的主要历程和重要贡献;热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军事国防思想与实践;聚焦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天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地位,正确理解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揭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律,引领和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中哲 《探索》2003,7(5):4-7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起者,他所代表的时代进行的现代化的实践和探索在新的历史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毛泽东时代提供的遗产中包含着物质遗产、制度遗产、精神遗产和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这些遗产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对于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毛泽东时代对于现代性的诸多规定正是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历史将在否定之否定中彰显出毛泽东时代为我们提供的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他长期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与认识进行总结,形成了他的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处》作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标志性理论成果之一,阐述了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丰富的思想。毛泽东在《正处》中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构想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以及设计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方针等。《正处》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奠定了理论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