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在问题食品的召回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承担监管的必然义务主体.政府应为食品召回提供制度供给、监督管理、财政、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提高自身公信力,重构食品召回中的政府责任,使企业和消费者在合法的轨道上寻求利益的均衡,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
制造商因生产出品质上有缺陷的食品、药品,造成消费者伤亡事故,并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三种:其中因对原料商等其他分工者监督不严而过失生产伪劣食品、药品或者因对消费者保护不周而使得消费者不正当使用食品、药品,进而导致伤亡事故的,分别涉及到制造商对其他分工者的监督义务、制造商对消费者的保护义务,在制造商刑事责任认定的问题上更为复杂,也是理论上应当关注的焦点.制造商和原料商等其他分工者的关系中,制造商对原料商等生产链条中的分工者存在着监督义务,但是该监督义务可以透过刑法上信赖原则的介入而减轻.而在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交往关系中,制造商负有严密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注意义务,无适用刑法上信赖原则而减轻制造商注意义务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桂旺  赫捷 《公民与法治》2008,(12):42-43
牛奶及其乳制品已经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规范奶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生鲜牛奶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维护奶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每个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义务。让百姓喝上“放心奶”,是政府有关部门的社会责任。《河北省奶业条例》就此作出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任伟菡 《法制与社会》2013,(19):156-157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加快了进程,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将逐渐得到完善,法律和食品企业共同保护消费者的能力也将继续增强,政府在推动食品企业自觉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时才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5.
高腾远 《法制与社会》2013,(28):111-112
消费知情权是法律为了弥补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劣势而赋予其的特殊权利。本文分析了消费者消费信息劣势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关注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消费知情权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最终以消费信息义务为视角分别论述了经营者、政府、消费者相关组织等主体所负有的消费信息提供义务并比较了各个主体提供制度的功能优势及缺陷。  相似文献   

6.
作为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的经营者,酒店对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负有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酒店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酒店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仅局限于"合理限度范围内";酒店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类型为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酒店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而致使消费者遭受人身及财产损害的,消费者有权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家的立法工作也在不断适应着新情况与新变化。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发达的科技若是被违法的经营者用于制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商品,提供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服务,势必会给消费者带来相比于以往更大的危害。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一些违法行为不易被消费者及相关机构察觉导致大规模的消费者安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试图思考如何完善我国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法律规范。我国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法律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如何改进?我们如何预测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下一步发展?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北方法学》2018,(4):26-35
现行食品安全法及其规章将网络食品监管的部分义务赋予给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然而义务履行情况却与立法者的设计目标有所差距。通过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义务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可以发现现行立法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所设置的法定义务是建立在对相应理论偏颇适用的基础上,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网络平台的现实能力,进而导致义务旁落。为此,应从三方面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义务进行重构:理论适用之全面性,惩罚与激励并存;法定义务建构之确定性,细化相关法律制度,使法定义务便于履行;客观能力之匹配性,政府信息提供职能及时跟进,共建食品安全大数据信息共享网络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自助银行是银行金融业务的组成部分,属于银行经营场所。银行对进入其中的消费者负有人身、财产的安全保障义务。银行因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而致使消费者财产损失的,消费者可以违约为由提起合同之诉进行维权。诉讼中,银行对其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负有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0.
食品召回,这一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得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其含义是指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问题产品并予以更换、赔偿,是一种消除缺陷产品危害风险的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收回缺陷食品,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对大众人身安全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维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赋予了消费者在生活消费活动中的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与此相对应,该法第18条又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上述条文中所提到的安全权利和义务本应理解为仅涉及交易对象本身,即消费关系标的物的  相似文献   

12.
知情权是消费者的一项基础性权利,是消费者取得其他权利的重要保障,是消费者完成自身消费活动的前提条件。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义务主体———生产经营者,在一些公用企业的公益性服务合同中,政府作为一种特殊的义务主体,其在消费者特殊领域的消费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不容忽视。此外,媒体以及其他组织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情权义务。  相似文献   

13.
论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扩张与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已超越民事主体交往安全义务的范畴,消费者安全保障权法律保护体系必须从经济法整体主义的视角来进行构建.权利保护模式下无过错责任的采用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义务与权利相结合的保护模式,能有效平衡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扩张与限制.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价格法》和《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对价格听证的规定比较粗略,消费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救济权等得不到真正实现,政府、企业的程序义务、违反义务等得不到真正落实,导致在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利益三角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使得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从而遭受负外部性。价格听证中的外部性的经济法克服需要:其一,赋予消费者相应的权利并保证其实现;其二,赋予经营者相应义务并保证其实现;其三,赋予政府相应职责并保证其实现。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我国发生多起重大校车事故,暴露出了我国校车市场的混乱和制度缺陷。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完善的校车制度,确立校车的特权,保障校车安全。2012年4月,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是政府履行国家义务,通过明确的立法,来为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对于消费者的权益采取了倾向性的立法,着重保护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但对于消费者负有的义务却少有涉及。从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非理性消费现象的危害性、权利和义务对等性两方面来看,明确消费者的基本义务对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消费者的基本义务包括合理使用商品或服务的义务、向生产者和经营者或销售者提供特定信息的义务、不得强制交易的义务等。  相似文献   

17.
王群仿 《行政与法》2010,(3):110-114
本文基于消费者义务而展开论述,先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表现形式从三个角度作了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因和社会危害并论证了建构消费者义务规范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受教育义务和消费者特定信息的提供义务、守法义务和遵守约定义务、依法行使权利的义务、不得为害的义务和诚实守信的义务以及尊重社会公序良俗的义务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享用安全、卫生的食品是国际法上规定的基本人权之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重挫,政府的国际声誉严重被毁。究其根源,在于食品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冷漠,食品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力以及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等。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企业应充分注重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第一位的首要责任。同时,国家也应该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协调政府部门职能、完善政府监管措施,以督促食品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以消费者、媒体、行业组织、同行独立专家为主体的公众参与机制也必将在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月27日,山西省榆社县工商局召开了全县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安全教育培训会。会议由工商局局长曹思旭主持,全县流通领域360余食品经营户参加培训。通过培训,食品从业人员明白了在食品经营活动中应该依法承担的义务,明白了在食品经营活动中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次培训,提高了食品经营主体人员的行业自律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受到了县委、政府和广大食品经营户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营者在其服务场所对消费者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保障义务。这是一种法定义务 ,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经营者违反该义务发生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 ,一般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违反安全保障义务通常表现为消极不作为 ,判断不作为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应当采用特别规则。在第三人直接加害行为造成受害人损害而且经营者有过错的情况下 ,经营者应承担补充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