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41年1月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皖南事变的前前后后,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战斗在华中敌后第一线,一方面将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向党中央反映,并参与党中央对反共顽固派斗争的决策;另一方面,直接领导了华中抗日军民同顽固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为克服投降逆流、争取时局好转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荫梧是何许人也?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有名的反共顽固派。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的演讲中,强烈谴责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到处放火,在湖南闹平江惨案,在河北闹张荫梧打八路军……毛泽  相似文献   

3.
陈贵芳同志离开我们已整整五个年头了,我们为失去这位老战友、老领导而深感痛惜。回首往事,我们永远难忘他在1941年初掩护我们脱险的一段经历。那是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同时,在建阳设立“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以3个团的兵力对闽北基本地区发动第一次军事  相似文献   

4.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从皖南泾县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茂林遭国民党顽固派7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袭击。经过7个昼夜的血战,终因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捕。军长叶挺谈判被扣,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遇难。17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反诬新四军“叛变”,悍然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扬言要把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身处重庆虎穴的周恩来得知后,顿时义愤填膺,立刻打电话给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痛斥他说:“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满含悲愤地提笔写下了左边那震撼人心的16个宇的诗句,揭穿皖南事变的实质,表达了对国民党顽固派最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为一己之私.残酷杀害共产党人和抗日将士.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其中.由中共上浙皖特委领导的、经过残酷的三年皖南游击战争保存下来的一支革命武装.就在奔赴抗日前线之际。被国民党顽固派屠杀于安徽宁国县(今宁国市)大青山脚下。  相似文献   

6.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为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一手制造的 ,它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遭受惨重的损失。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没有被这暂时的挫折和困难所吓倒 ,反而认真地吸取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 ,本文就此作一概述。一、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 ,贯彻中央的战略方针皖南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 ,即 1月 15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 ,作出《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该决定认为 ,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项英“对统一战线的了解 ,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他“不认识统一战线中共产党的独立性斗争性 ,他对于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从来…  相似文献   

7.
相煎何太急——爱国华侨谴责皖南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之前,海外广大华侨就对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独裁政策,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十分忧虑;事变发生后,在海外华侨中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和国内人民一道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反对民族分裂、反共内战,克服空前严重危机,争取时局好转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率众浴血奋战,勇猛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死伤惨重,未能突围。遵照党中央指示,叶挺前去与国民党军谈判,遭非法扣留,先后被囚禁于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时间长达五年零二个月。叶挺被囚禁期间,幸得李济深将军全力保护,其间他与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地斗争,痛斥蒋介石反共阴谋,不失革命军人英雄本色。而叶、李两人情同手足、生死共患的情结更让世人感动。  相似文献   

9.
张荫梧是何许人也?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有名的反共顽固派。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的演讲中。强烈谴责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到处放火,在湖南闹平江惨案,在河北闹张荫梧打八路军……毛泽东在演讲中痛骂张荫梧这类人是“丧尽天良的坏蛋”,“当一个民族在敌人深入国土的时候,他们还要闹磨擦,闹惨案,闹分裂”。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被俘人员中排以上干部有700多人被关押在国民党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向闽北迁移的途中,新四军部分被俘将士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赤石镇成功地举行了越狱暴动。  相似文献   

11.
1942年5月25日,在戒备森严的江西上饶集中营,26位赤手空拳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英雄史诗──茅家岭暴动,在我党领导的监狱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狱中之狱”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我新四军皖南部队9000余人与敌激战八昼夜,大部壮烈牺牲,数百名被俘的新四军干部战士被送往上饶集中营囚禁,而其中少数被国民党顽固派称为“脑筋纠正不过来”的“顽固分子”则被押往“狱中之狱”一茅家岭。茅家岭是距离上饶城不到Ic里的一个小村庄,住着十几户人家,村子西北角有一座孤…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停止了国民党蒋介石坚持的十年内战,开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战的新局面。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当时并不甘心,他们仍在千方百计地破坏国共合作,破坏团结抗战,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4月25日的劳山事件,就是国民党顽固派企图谋杀周恩来等中共代表、破坏国共合作及全国抗战局面的血腥表演。  相似文献   

13.
李子芳1910年5 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的一个爱国华侨之家,他19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他以新四军组织部长之身被俘,1942年4月29日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于江西上饶集中营,终年32岁。华侨赤子弱冠革命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三年初,国民党顽固派一手制造了震惊闽东的“霍童惨案”,致使中共闽东特委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武装力量遭受惨重损失。本文就这一惨案始末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率众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未能突围。叶挺前去与国民党谈判,却遭非法扣留,先后被囚于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前后长达5年零2个月。叶挺被囚期间,幸得国民党爱国将领李济深将军保护  相似文献   

16.
1942年6月17日,被国民党顽固派关押在上饶集中营中的部分新四军官兵和爱国志士,在押解途中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赤石镇举行暴动,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顽固派,激励了抗日爱国民主力量,其形式之独特,经验之丰富,意义之重大,都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1940年秋至1941年春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史上最为严重的政治事件。在这次反共高潮中,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使中国内战和投降的危险空前严重。在这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利用在国统区的特殊条件,从始至终地协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决策,并领导和团结国统区的抗日力量,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事变前认真分析形势,指出国际局势的变动将促使蒋介石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刘少奇担心张云逸有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参与领导了新四军的组建与整编工作.1938年11月,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由皖南渡江北上.1939年5月,他在安徽庐江县东汤池主持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任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9.
正80年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摆脱国民党顽固派的围追堵截,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苦难历程——长征。重庆,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与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20.
梅兴无 《党史博览》2021,(10):47-52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皖南第3纵队司令员张正坤率部与顽军血战七天七夜,最终伤重被俘,是除叶挺之外被国民党军扣押的新四军职务最高的将领.张正坤在上饶集中营坚贞不屈,1941年秋组织越狱,为掩护难友英勇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