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华夷秩序的历史渊源,论证了华夷秩序是先秦畿服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华夷秩序的历史渊源,论证了华夷秩序是先秦畿服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特征。当下探讨“国家安全”,应注意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联系和区别,古代“国家安全观”可以体现在历代王朝对君王贤能、仁义、礼法、政治制度、民本思想的评议上。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存在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总基调,其特征是有备无患、具有防御性。“国家安全”与“天子”“臣民”的能动性存在依附关系,与礼法秩序、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统合存在构建关系,民本思想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国家安全”是“外”与“内”的统合体。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国家安全观”存在重中原而轻“夷狄”、重文轻武、重谋轻力等种种局限。历代政权在具体实现“国家安全”方面,重视遣师戍守、设界立关,重视舆图绘制,通过以边拱安、屯田守边、设立“情报”机构等手段强化国家安全。近代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国家“边界线”越来越清晰,中华民族的“总体安全观”越来越强烈,安全观从以皇权为核心转变为以“民族国家”为核心,从“内防”“陆防”为主转向以“外防”“海防”为主,进一步向现代概念上的“国家安全观”转变。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在亚太地区诞生了以APEC为中心的经济秩序。它表现为重视多国协调,经济优先以及建立“东亚型相互依存关系”三个特征。东亚地区也脱离了冷战的轨道,出现了新的国际秩序的萌芽,即经济技术合作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分工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双多边合作及地方政府间合作加强。东北亚地区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应以和平与发展作为该地区的国际秩序的目标,并采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协商、协调方式来形成。  相似文献   

5.
6.
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和(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印度世俗化在制度的层面得以实现的先导。  相似文献   

7.
战后国际秩序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以联合国为核心的规范与机制。受强权政治和垄断资本的侵蚀破坏,战后国际秩序许多合理成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中国的新国际秩序观尊重战后国际秩序的本原设计,旨在推动国际秩序回归《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构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反恐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后,打恐已成世界政治中心和最大焦点。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国家和美国对如何打恐和通过打恐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歧见颇大。是否尊重国家主权、是否应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是否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和是否遵循国际法是两种秩序观的分水岭。美国通过打恐,希冀建立单极独霸国际秩序的图谋可能有所得,但最终将是一枕黄粱。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终将成为时代主流。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的亚洲基本上是两种秩序的复合体:一种是冷战遗留下来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轴-辐结构;另一种是在亚洲一体化过程中所自然产生、中国努力加以推动的结构。这两种秩序的并存和相互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中美两国的博弈主要体现于此:美国主要是通过维护现存秩序,尤其是亚洲秩序来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中国的利益体现在对现存秩序的补充、改革和完善上。亚洲秩序主要取决于中美两国的关系。一、美国为主导的轴-辐结构  相似文献   

10.
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进行自我认同和利益表达 ,是现代政治参与和国际秩序建构的必要环节。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科技和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向全球灌输其意识形态 ,以及历史上殖民统治所造成的文化方面的断层和落后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话语交锋中经常处于无言或失语的困境 ,使得国际秩序在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上更多体现发达国家的意志 ,成为他们支配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王少普 《亚太论坛》2000,(4):7-11,6
冷战后,原有国际秩序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世界上关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要求日益强烈,可以说国际秩序进入了又一个重要的变动时期。这种情况必然对中日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使中日关系带上当今时代的烙印。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欧盟和美国对冷战后的国际秩序有着不同的理念,大西洋两岸的分歧充分反映了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欧盟关于国际新秩序的理念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应该从这一意义上来界定和推进。文章进而讨论了中欧关系现有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潮流,必将上升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之一.本文根据国际关系特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围绕国际关系所立足的国家利益的变化,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独立与相互依赖之间的辨证关系加以论证,同时关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秩序的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14.
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洪华 《国际观察》2006,46(1):17-24
20世纪是美国霸权的时代,其间三次国际秩序建设的诉求都是与美国霸权目标直接相关的.伍德罗·威尔逊的世界秩序设计和霸权目标是奠基性的,制定了20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议程及其霸权方式.富兰克林·罗斯福接过其世界秩序的火炬,促成了联合国的创立,以此为基础的国际制度体系,将美国推上了西方世界霸权的宝座.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W·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国际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依然在延续,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避免金融危机进一步损害世界实体经济、实现世界经济的复苏是关于当前国际局势的突出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和平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现行国际秩序出现拐点,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关系也随之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本文认为,修正主义和维持现状的二分法无法准确地阐释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因此借用耦合性概念,将大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划分为非直接性耦合、控制性耦合和公共性耦合三种类型,并选取权力、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变量,分析中国与国际秩序之间关系演变的特点,提出中国将以改造性介入的方式推动国际秩序从控制性耦合向公共性耦合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一支正在上升的力量,确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主导方针,对国际秩序的发展变化确实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对此表示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在确定外交政策主导方针时,首要的动机还不是为了塑造国际秩序。决定中国外交政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