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制:列宁处理民族问题在国家体制方面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苏联联盟体制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产物。它的产生既是当时苏俄和周边苏维埃政权抗击内外武装干涉的直接需要,也是苏维埃国家创始人对多民族国家国家体制极有价值的探索。十月革命以前的一段时期,列宁依据他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趋势的研究,从无产阶级只有在广阔的地域内才能广泛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根本利益出发,十分赞同建立那种打破民族隔阂、促进经济生活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国。认为它是资本主义向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后不久,1989年6月27日最高苏维埃主席米·戈尔巴乔夫签署颁布了部分修改《苏联部长会议法》的法律。经过修改,苏联政府(部长会议)现由下列各部委和其他主管机构组成: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底,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由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的《国家银行法》,这是苏联在迈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法令。一、《国家银行法》出台的历史背景在苏联历史上,执政党对银行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有充分认识的。列宁牢记梯也尔匪帮当年如何借助法兰西银行的经济力量,最终将巴黎公社扼杀于摇篮之中的教训。因此,十月革命刚一胜利,布尔什维克就占领了俄国中央银行。1917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就颁布了《关于银行国有化》的法令。在20~30年代苏联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历史进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苏联还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吗?显然没有。列宁,这位把苏维埃神化的奠基人,如今也受到了公开的批评。现今发行的《新世界》月刊杂志中,一位已退休的报界人士指出,列宁的革命后的政策是苏联使用恐怖和强迫体力劳动营的主要“根源”。瓦亚里·塞拉乌尼写道,列宁在1917年就在那些富有的农民身上打上了“资产阶级”敌人的烙印。为了惩罚那些因卖粮而得益的富农,列宁签署了一项法令,要求把这批人“消灭在犯罪的现场上”。苏俄迅速地行动起来,开始没收农民的财产,正如塞拉乌尼所说的那样,虽然有公众的反对,但“镇压却仍毫无界限地扩展开来”。苏俄步履摇晃地走在塞拉乌尼称之为“深渊的边沿”上,这时列宁才认识到他朝共产主义方向跑得太快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制是苏联国家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如苏联宪法第九条所指出的,巩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基础乃是苏维埃政治体制发展的主要方针之一。苏联检察机关是苏维埃国家的专门机关,它的职责是保证执行独立于任何地方机关之外的统一法制,其基本任务是保卫苏联宪法所肯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制、国家财产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正确而又划一地行施法律实施最高监督,并积极地执行苏共制定的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政治教育》1988年第17期刊载题为《苏维埃民主发展的新事物》的文章,介绍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等几个政治概念,现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国家政权的新的最高代表机构。它有权自己审理和决定有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管辖的任何问题。预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应该决定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立宪、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诸如通过苏联宪法和对其进行修改;通过关于苏联组成问题的决定;在加盟共和国内确定建立新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确定苏联的国界;确立加盟共和国之间边界的变化,决定苏联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确定国家的远景规划和最重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苏联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引人注目。总的来说,苏联采取了比较稳健的作法。首先在舆论上作充分准备,逐渐改变人们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传统看法,接着着手制定一系列有关的法律和法令,然后在实践上通过试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再逐步推广。1986年11月19日,苏联颁布了《个体劳动活动法》。这个法令对个体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从事个体劳动的资格、个体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个体劳动者可以经营的范围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个体劳动活动法》在1987年7月1日开始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苏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苏俄社会组织发展的"黄金时代"。苏维埃国家在这一时期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21年3月-1924年5月,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初创,建立了宪法框架下社会组织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从1924年5月至1928年2月,随着在经济领域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措施的收缩,开始构建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30 年 8 月通过了关于社会组织的新的条例,明确地将社会组织的宗旨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该条例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宪法框架下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终结,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初创与确立,是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摸索和建立治理国家模式,从相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一个缩影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苏联文化政策由列宁奠定基础。在列宁的理论遗产中,文化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更是把文化建设摆在他思想中的首位,把它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组织好社会主义国家机器和工农业生产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些革命的关键性任务相提并论。列宁还提出文化革命的理论,把它看作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方针。列宁认为组织文化和发展文化是苏维埃国家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功能,他强调必须对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和监督:“我们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听任混乱随意蔓延。我们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10.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苏联)的国家安全和情报机构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多变的演变过程,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俄罗斯及原苏联历届领导人所器重和仰赖的专政工具。 一、二战初期前俄情报安全机构的演变 1917年12月20日,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维护社会治安,俄罗斯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决定成立专门的国家安全机关——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由布尔什维克党委派捷尔任斯基担任主席。在苏维埃  相似文献   

11.
在苏维埃政权初期,列宁就把教师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他号召教师要把自己的活动与党的事业和科学共产主义思想联系起来。联维埃国家的教师始终不渝地忠于列宁的这一遗训。列·伊·勃列日涅夫曾经说过:“人民教师是苏联社会的骄傲。人民教师以自己全心全意投身于国民教育事业的忘我精神,热爱孩子的献身精神和崇高品质,赢得了社会  相似文献   

12.
(1 982年9一10月)苏联 政洽·法律列宁和《共产党宣言》(苏)捷文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82.10月38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与发展 (苏)冈恰罗夫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82.9期苏联共产党在实现列宁的监督原则方面的活动 (苏)茹拉夫廖夫等苏联问题研究资料82.9月3期发达社会主义:形成、活动和完善的规律(苏)利亚赫国外社会科学情报82.9期成熟的社会主义与社会科学(苏)费多谢耶夫苏联东欧研究资料82.9月6期关于苏联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资料赵春生等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82.1。期苏联“全民国家”理论的过去和现在王正泉科…  相似文献   

13.
《苏联教育》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刊登为纪念苏联成立六十周年写的一篇文章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章说,苏联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一九二二年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如果整个国家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里工业生产增长到169倍,那么白俄罗斯增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早在旧俄时代就有这种教育形式的存在。十月革命后,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开办了职业技术训练班和工厂技工学校。1940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了《关于苏联国家劳动后备军》的法令。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成立了一大批两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未,在俄国已开展了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这门科学方面,沙皇俄国不逊于西方国家。许多社会学家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苏维埃政权的头几年,列宁不止一次地强调具体社会研究对民主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20年代广泛地、目标明确地进行了具体的社会研究。当时最大的社会学家是布哈林,但是广大的苏联人没有机会读到这位被列宁称之为党的最大理论家的著作。苏联的极严肃的理论社会学没有能生存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赫鲁晓夫在50年代初期执政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苏联曾进行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政权和管理机构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政权和管理机构改革的三个阶段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进行的国家政权和管理机构方面的一些改革,在颇大程度上是围绕如何发挥苏维埃作用这个问题进行的。这场改革对苏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伟大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全世界首先提出並实现科学组织全国性的原则。弗·伊·列宁在他著名的《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案》(1918年4月)中曾对科学院提出研究关于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与保证国民经济原料、工业、农业、运输业、电气化发展等有关问题的任务。在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里,尽管陷入完全被破坏的境地,就已经开始建立许多新的科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也不同于原苏联的苏维埃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那么,这一制度又是谁的"发明创造"呢?从理论基础上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是不同于"三权分立"的"议行合一"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后列宁等在俄国建立的苏维埃制度,保持了马恩所提出的新型国家制度的两大根本特征:无产阶级统治和议行合一。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创建国家政权的实践中,基本上是沿用苏维埃制度的模  相似文献   

19.
(一)人们常常把合资企业看作是在80年代首次出现于苏联的新生事物,一些论述苏联合资企业的论著也往往是这样说的。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合资企业的本质是利用外资和技术。列宁早在苏维埃俄国建立的初期,在著名的“新经济政策”中,就对吸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作了很多论述。列宁指出,苏维埃俄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经济极其困难,资金短缺,技术薄弱。为了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列宁认为社会的进步与实现妇女的真正平等是结合在一起的。如何才能达到妇女与男子的真正平等?怎样改善劳动妇女的地位?曾是苏联历届领导人和政府关心的事情,也是当今苏联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苏维埃政权建立以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还存在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普遍吸收妇女参加杜会生产劳动,改变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