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一、星火燎原新丰是典型的"山深林密道路崎岖"的广东北部山区,山区是封闭的,劳动人民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痛苦日子,历史上的新丰反抗官府和地主恶霸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1938年日寇侵华使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相似文献   

2.
略论晋绥土改运动中的“左”的偏向牛崇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向,影响颇大。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晋绥土改有“左”的偏向后,及时指示予以纠正,使晋绥土改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认真研究晋绥土改中出现“左”...  相似文献   

3.
作为深处武陵山区、仍属欠发达地区和欠发展阶段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坚持不懈地打好“增收”、“民生”、“文化”、“生态”四大攻坚战,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山区,在山区农民。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山区发展,关于推动山区农民共同富裕曾提出“让农民这边进得来,那边回得去,来去自由”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伟力,对于统筹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农 《新湘评论》2006,(4):19-19
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后发展山区这一最大实际,溆浦提出了“实现五通、实现五改、建设五好、确保五落实”的“四个五”新农村建设思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发展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以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毅 《理论与当代》2012,(10):27-30
六盘水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区石灰岩成土艰难、土层薄、生态脆弱,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因此山区不但大多处于贫困状态,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而且成为“两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那么,喀斯特山区扶贫攻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究竟走什么路子?为此,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和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六盘水为例,探讨符合喀斯特山区实际的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路径。一、强化动力:弄清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和劣势弄清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是探讨喀斯特山区发展之路的前提。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化优势为信心动力,化劣势为挑战动力。就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看,至少有五大优势:水资源优势。六盘水处于珠江、长江水系上游的分水岭地区,珠江水系57条,乌江水系14条,其中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是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和扶贫攻坚必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个被地震摧毁的山区工业小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变成一座风景如画的现代“桃花源”。抗灾、重建、发展,这一切奇迹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8.
杨柏 《当代贵州》2007,(23):50-50
贵州农村贫困面大,大山把贫困切成无数个“贫困的碎片”。如何汇聚资源,从整体上改变山区教育?  相似文献   

9.
向乡村、厂矿、高校、机关等派驻工作队(工作团、工作组)是中国共产党惯常的一种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一直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各时期。土改工作队是中国共产党工作队史链上的一个环节,它具承上启下的地位。相较于丰厚的土改研究,有关土改工作队的系统性探讨尚显薄弱,这与其在土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符。目前学界对土改工作队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土改研究中,且呈现描述者众、分析者寡;区域史多、总体史少等状况;在未来的研究中,亟需明晰并提炼“问题意识”、利用多元史料相互佐证、不断拓展新的学术增长点等。总之,关于土改工作队的研究,尚有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进一步推进及日趋深化。  相似文献   

10.
山区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给予了很多关注,但由于政策变迁,当前山区经济发展遇到一些障碍,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将对和谐社会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实现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本文将山区经济放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指出了影响安徽山区发展的问题,并就促进安徽山区统筹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生活(河南)》2012,(3):F0002-F0002,F0003
方山镇位于许昌禹州市西部山区,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余人,是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连续多年被评定为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镇党委近年来被河南省委、禹州市委授予“全省六好乡镇党委”、“先进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12.
没有大企业,没有大工业,被崇山峻岭“困扰”的巫溪。围绕“特”字做文章,闯出了一条独特的山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打新丰、攻句容、龚东湾,全歼延陵(贺甲)之敌,连敌皆捷,创造了新四军对日作战多个“首次”  相似文献   

14.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5·12”特大地震后,青川县大力弘扬“两幅标语”精神,以“户户有就业”为目标,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借助浙江援建东风,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全县4万农民增收有了门路。  相似文献   

15.
罗洪京 《前线》2011,(5):52-52
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山区发展规划》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山区农村住宅建设,并在“十二五”时期谋划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要 经过沉淀才能 看清楚。 比如“文化 大革命”,开始 说“‘文化大革 命’就是好,就 是好”、“形势 不是小好,而是 大好”;后来说 是“三七”开(七 分成绩,三分错 误),到1981年 十一届六中全 会,才认识到要 “全盘否定”。 “大跃进”时 期,彭德怀的所 谓“右倾”,还 有一些“秋后算 帐派”,都是受 批判的(甚至受处 分),但后来证明 他们是正确的。 历史事实不 能篡改,但对于 这些“事实”的 认识、分析,却是可变的。 根据以上两点,对广东土改的评价,土改进行中一些领导人、当事人的看法,包括毛主席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巍巍大别山南簏的赶鸡山下,龙须河畔,有一所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学校,她就是武汉市黄陂二中。该校是黄陂区区属二类高中,由于地处偏远的西北部山区,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然而,这所有着近50年办学历史的山区学校,硬是凭着山区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一年一个新台阶,告别了泥墙土房的校舍,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  相似文献   

18.
高菊村  苏小波  谭意 《湘潮》2013,(12):38-41
2012年12月,中央有关部门一老领导给我(高菊村)打电话,说他看到有关韶山的一个电视片,其中有人说,在韶山土地改革中,围绕给毛泽东家庭划阶级成分,“争议不休”,贫农、中农、富裕中农、富农,都有人提到,还有人提出要“划地主”,“只因毛泽东是党的领袖、政府主席才未划成”。他问我,毛泽东家庭在土改前3年的经济和土改划成分情况到底如何?我说,我们也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9.
邓大才 《探索》2023,(1):113-128
农村基本治理单元的选择和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乡村治理效能。中国山区农村基本治理单元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功能—自治”与“效率—民主”分析框架,采用的是“控制—自治”框架。通过对渝鄂湘三地部分山区农村的案例研究发现,中国山区农村基本治理单元的选择往往由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单独或者共同决定,即共享的地理空间往往决定其治理单元。如果建制村内部亚单元(自然村)之间三个条件差异比较大,亚单元内部三个条件同质性较强,则需要调整空间规模、下移自治单元,使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治理空间一致并对称。如果建制村内部三个条件均不存在,则不需要调整空间规模,而是划小治理单元。三个条件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组合发生作用,要根据某个条件或者组合形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空间规模重构和单元调整。  相似文献   

20.
25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在大山里长大的我深知山区孩子求学的艰辛。我常讲:“我们这里的山区群众对孩子上学很重视,往往是一个孩子书读得好,整个家庭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