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侨讯     
《侨园》2002,(5)
印尼华文报《新生日报》停刊印尼《城市邮报》报业集团出版的雅加达华文《新生日报》7月1日起正式停刊。这是继泗水太阳报系出版的《龙阳日报》,以及《罗盘报》与《雅加达邮报》联合经营的《指南日报》电子版于半年前相继停刊后,又一家华文报停刊。据报道,该报是印尼前总统瓦希德于1999年下半年开始执政并取消新闻部后,首先抢滩的华文报之一。《新生日报》出版时,由不谙华文的《城市邮报》总编辑索菲安兼任主编。初期曾聘请马来西亚3名有经验的华文新闻工作者主持编务,其销路一度达到7000份,但不久上述3人相继离职后,再加上受到后来问世、与海外华文报系挂钩的《国际日报》的竞争,销路便一落  相似文献   

2.
1999年4月2日,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并由该校苏智良教授任主任,开展对于中国慰安妇问题的研究。这个消息,北京出版的英文《中国日报》上发了,上海一家英文报纸上发了,美国的华文报纸上发了,上海几家内部发行的刊物如《党史××》之类都发了,独独上海公开发行的报纸却没发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3.
环球侨讯     
《侨园》2007,(6)
菲律宾第五家华文报刊《菲律宾华报》日前正式面世,这是菲律宾第一份简体字中文报纸,因此颇受瞩目。《菲律宾华报》今年4月开始筹备,董事长为施恭旗、社长傅  相似文献   

4.
1993年5月4日,美国洛杉矶华文报纸《国际日报》以大块篇幅报道了前来举办个人书展的中国书法家么喜龙,誉之  相似文献   

5.
全球侨讯     
《侨园》1999,(6)
柬埔寨华人与华文环境宽松近年柬埔寨的华人处境和华文发展环境在东南亚可能是最好的。到1999年初,柬埔寨共有华校69所,在校学生达到4万人,其中端华学校有学生1.2万,成为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华文学校。除了有五大华人会馆开办的公校外,各地还散落着大量华文私人学校和华文班,利用早上7时以前和中午或晚上的时间教授华文,满足华人和柬埔寨人学习华文的愿望。华文已经和电脑、英文一道成为柬埔寨青年追求新知的三个重要目标。华文在柬埔寨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一份由当地银行家方侨生创办的华文报纸《华商日报》,已经出版了6年,每天8版,有时增加到10版,有数千份的发行量。除了华人办报,柬埔寨人经营的报纸和电视台也开始出现华文、华语节目。走在金边大街上,华文书写的商号招牌比比皆是。尽管当局规定,凡是外文招牌,柬埔寨文要写在上面,外文写在下面,外文字体要比  相似文献   

6.
民进会员、民进天津市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魏锡林同志的长篇小说《三不管演义》自报纸连载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今该小说易名为《黑白两界三不管》,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冯骥才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著名作家林希写了序。现将林希的序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王周生 《各界》2013,(4):30-32
在美国惊悉公公周而复被开除党籍 1986我在美国费城当陪读夫人。我丈夫周鲁卫是坦普尔大学物理生在读博士。那时出国留学的人不多,举目无亲,我每天盼望的,就是那张《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有自己订阅的美国华文报纸《中报》。只要一听见门口有汽车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达洲 《瞭望》1988,(23)
笔者一到纽约,发现闹市区的路口,有一家报纸所设的自动卖报柜居然多于《纽约时报》。这家报纸就是《今日美国报》。后来在华盛顿发现情况更是如此。 笔者在华盛顿市郊的马里兰大学安顿下来后,才开始明白,上面提到的现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进入大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秋季开学,新问世的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率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被列为选修课教材  相似文献   

10.
邵斌 《瞭望》1988,(17)
从理论上讲,广告商并不能对一家报纸或电视台施加压力,因为他需要传播媒介替他作广告甚于传播媒介需要任何一个广告商。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赫尔顿的书中谈到,有一家报纸的一位记者,弄到了《丹佛邮报》一位负责人写的一份便笺,内容是该报同意为一家新办的商业中心免费刊登总计1820英寸的宣传文章,因为该中心曾付给《丹佛邮报》30页的广告费。类似的有利可图的安排,不止此一例。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二卷问世以来,人们期待能很快读到以后的三卷。一些读者甚至担忧:作家姚雪垠已至七十高龄,还能笔力雄健地写完这部小说吗?果能完成后三卷,还能象受到盛誉的前两卷那样,波澜壮阔、引人入胜吗?……带着读者关切的这  相似文献   

12.
方雄普 《侨园》2001,(3):26-29
缅甸的华人社团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华文报纸只有一种,发行6000份;华文教育明显复苏,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13.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远离中国的“南方大陆”,在悉尼这个繁华而年轻的城市,据官方统计仅有十几万,就按最乐观的估算也就二三十万华人,竟然容得下四家华文日报、五家收费华文周报,还有不知多少家免费的华文小报,以及华语电视台、电台、杂志社——这在世界华文传媒史上无疑是一个异数,即使放在中田某个几百万甚至千万人口的城市,也不遑多让。难怪在林林总总的书报摊上,华文报纸与英文报纸比肩而立,成为都市文化的一道风景线。难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卜卡发出这样的惊叹:悉尼的华文日报比英文日报还要多!  相似文献   

14.
近期,在北京一家知名报纸上,展开了一场有关《工会法》是"软"还是"硬"的讨论。一方说:"《工会法》是'软法',要不为什么一些企业解散工会组织,工人们都没有一  相似文献   

15.
东流 《瞭望》1993,(18)
1941年春,博古调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长,邀丁玲主编副刊。他对丁玲说:“副刊决不是报屁股,决不是甜点心。每篇文章都要起一定的作用,占一定的地位。”(见《丁玲文集》卷五) 博古对报纸选载文艺作品,有  相似文献   

16.
孙大光 《侨园》2012,(5):10-11
2012年2月28日的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刊出一篇令许多华侨华人关注的新闻:《奥巴马总统收藏王世清将军的书画作品》.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洛杉矶举办的竞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美国总统在繁忙的竞选活动中接见王世清并收藏其作品,显然,王世清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身在美国"文武双全"的知名华人将军:国际著名书画艺术家、美国志愿后备军人协会行动总部副司令.  相似文献   

17.
一八四八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以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有些同志说,恩格斯一八八○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地讲,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4页)。列宁也曾指出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暂且还只是一个俊设”,“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集》第1卷第7、第10页)。这些同志还引据说,《共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丁丁     
《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本名乔治·雷米,1907年生在布鲁塞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埃尔热在布鲁塞尔上完中学后.进了一家保守的天主教会报纸——《20世纪报》。老板诺尔贝尔·瓦菜神父正好在筹办一份专给青少年看的副刊《小20世纪报》,他把创刊的事情交给了21岁的埃尔热。  相似文献   

19.
马尼拉盛情迎嘉宾去年6月的马尼拉城被节日般的浓烈气氛所笼罩。下旬以来,《世界日报》、《联合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均以大幅版面、显著位置,连续报道了中国福建及福州、厦门、泉州、晋江、南安、石狮代表团,率厦门歌舞团、长城武术馆,在菲律宾菲华青年学社成立60周年,又喜逢香港回归前夕,新届理事会就职“三喜临门”的日子,专程前来祝贺的喜讯。  相似文献   

20.
郭招金 《侨园》2001,(6):6-7
海外华文传媒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历史。20年来,海外华文媒体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地域分布之广、形式之多样以及社会影响之巨大,均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纵览海外华文传媒发展史,我们感到无比欢欣! 对海外华文媒体发展历史的几点认识海外华文媒体至今已有186年历史。据学者统计,186年来,在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总数4000多种。目前仍有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每天出版的日报100多家,以报纸形式、定期出版的期报180多家,各类刊物230多种。目前海外华语广播电台70多家,华语电视台几十家,网络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