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3年深秋,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淮南盯眙县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整风学习运动,已转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按照华中局代书记和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的安排,10月26日下午,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常委会上作自我批评.陈毅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坦率、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式的检查.他严于律己,不谈功绩,只着重检查自己20年革命生涯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和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当晚,饶漱石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罗列“陈毅十大错误”,要求中央派人来主持军事工作.陈毅亦致电中央,简单陈述黄花塘事件的经过,他情操高尚,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提出去延安学习.毛泽东认为陈、饶矛盾较深,一时难解,11月8日复电,“希望陈毅来延安参加七大.”2 1942年12月,一支由新四军数十名旅团级干部组成的教导队,从黄花塘出发,赴延安参加  相似文献   

2.
1943年夏秋间,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为排挤陈毅而一手策划了"黄花塘事件".11月下旬,陈毅怀着近乎伤感的情绪离开军部,奉党中央之命赴延安.临行之际陈毅赋《留别华中诸同志》五言组诗,一抒胸臆.其中几首曰:  相似文献   

3.
<正>1943年11月至1944年3月,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用时百余日,由军部所在地江苏盱眙黄花塘,前往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在数千里行程中,陈毅写下近20首诗词,既描述了沿途的自然风物,又讴歌了抗日军民的斗争风貌。其夫人张茜后来评价说:“1943年冬,陈毅同志由淮南地区西行赴延安,随着新经历的开始,他的诗词创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仔细研读这些诗词,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4.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 1期刊登了写于1994年8月8日的拙文《新四军新军部何时成立》,现根据近来所见材料,对拙文作几点补充。 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于1941年1月25日的根据,除拙文已提到《陈毅代军长就职演讲》、陈毅《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赖传珠《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三个外,还有三个:  相似文献   

5.
陈毅为他改名 提起刘飞将军在阳澄湖畔“沙家浜”的故事,还得从陈毅为他更名说起。 抗日战争爆发,刘飞和一批干部从延安“抗大”毕业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他先到皖南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三支队六团开进苏南敌后,刘飞被任命为六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向新四军传达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新四军放手组织民众抗日,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并要新四军执行“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从军部回到苏南茅  相似文献   

6.
20多年前,笔者在参与《陈毅传》、《陈毅文学传记丛书》和《新四军战史》的撰写中,采访、收集了不少陈毅和外国领导人交往的事迹材料,尤其是他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领导人的交往往事.他的大度、谦逊、热情爽快,深深打动了那些领导人,彼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博古于1937年7月离开延安前往上海,先后担任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部部长,后于1940年11月由重庆奉调回延安。在南方的3年多时间里,他为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6年4月8日,他与新四军军长叶挺不幸同机罹难。这一时期博古与新四军的关系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1943年11月25日清晨,寒风凛冽,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突然离开军部黄花塘。冷冷清清地奔赴延安,临行时连送行的人都没有1943年11月下旬,初冬的寒风呼啸着掠过淮南大地。昔日波光潋滟的洪泽湖变得明暗了。浩淼的湖水轰鸣着腾起阵阵波浪扑向远方,似乎急切地想申诉些什么。25日清晨,广袤的原野笼罩在一派沉闷的浓雾里。寂静之中,从安徽省盱眙县(1955年划归江苏省)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驻地走出一行五人。为首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这位往日里神采飞扬、行走如风的抗日名将,此时却显得步态迟缓,脸上更是双眉紧皱,神色怅然…  相似文献   

9.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20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半个月,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1942年1月,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在刘少奇的建议下,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这样,陈毅和饶漱石就正式开始搭班子。为了打击排挤陈毅,饶漱石利用当时党内整风正在深入的  相似文献   

11.
初访延安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形势,同意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28日,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他向在南京的博古、董必武、叶剑英表示,安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于11月3日来到了延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的好师长、好领导——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诞辰100周年。1944年8月,为粉碎日军向豫湘桂地区的进攻,执行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向河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彭雪枫师长率部进军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9月11日,在围歼河南夏邑县八里庄之敌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以身殉国,年仅37岁。彭雪枫师长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党中央、毛主席称赞他"功垂祖国、泽被长淮",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陈毅在延安写的《哭彭八首》悼诗中称他"雄气  相似文献   

13.
在新四军诸将领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高级指挥员——刘炎。刘炎曾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是担任支队司令员和指挥部总指挥的陈毅的主要助手;他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政委,和师长粟裕是亲密搭档。由于多年带病工作,刘炎于1946年11月不幸英年早逝,终年42岁,因此后来不为人熟知。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军部机关在后勤方面设供给部、卫生部和军工部。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反贪污浪费,正应了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现在的弱点就是浪费公粮和乱用钱"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既要抵御十几万日伪军的  相似文献   

15.
陈毅在苏北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番号,并欲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主任。这  相似文献   

16.
柳守忠 《湘潮》2004,(4):11-13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番号,并欲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2日.福建省委老干局局长李福生主持开展式并致辞 习93岁的新四军老同志伍洪样在讲述他当年参加延安七大的情景 封由中共福建省委老干局、省新四军研究会、省老促会主办的《抗战铁流》开展式会坛 刀东进艺术团在开展式上表演抗战歌曲大联唱《抗战铁流》图片展 福建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8.
李峻 《世纪风采》2024,(3):18-21
<正>陈毅是新四军的卓越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在敌伪顽夹击下坚持抗战,发展敌后游击战争,辗转大江南北,亲历了新四军挺进敌后英勇奋战、经受考验成长壮大的艰难岁月,有力推动了华中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的大发展。在此期间,于行军作战、紧张工作之余,陈毅心有所感、发为歌吟,通过写作诗词反映新四军艰苦卓绝的征战历程。从陈毅的抗战诗词中,可以看出新四军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致力团结的鲜明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9.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铁道游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在枣庄的一支抗日武装。它和兄弟部队一起开辟和保护了华东经鲁南过微山湖到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安全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恒等过往干部千余职,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肖华将军誉为游击队的“一面鲜明旗帜”,“怀里利剑,袖中匕首”。  相似文献   

20.
朱德和陈毅同是威名震世的元帅,又都是蜚声中外的诗人,历史上朱德曾两次专门作诗赞颂陈毅。 1940年10月,陈毅和粟裕指挥发起黄桥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新四军最大的胜利。喜讯传到延安,任八路军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朱德为战友取得的重大胜利感到由衷高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用鲜血谱写《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