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微 《机构与行政》2023,(12):19-20
<正>嘉祥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建统领,强化机构编制保障,深化网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架构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架构体系,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相似文献   

2.
《机构与行政》2023,(12):21-2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烟台市芝罘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能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郭兵 《唯实》2023,(2):84-87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共法律服务是推进基层治理、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江苏省司法厅充分发挥法治职能作用,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张慧罡 《新长征》2023,(1):19-20
<正>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国家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是新时代的一篇大文章,要想把它写好、写实,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镇街是我国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和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者,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治理效能至关重要。邹城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马澜桐 《新长征》2023,(2):38-3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小区已成为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小区居民自治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青团》2023,(5):56-57
<正>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共青团改革经验路径,实施共青团社区青春行动,有利于进一步活跃社区团的组织和工作,有利于增强共青团组织在基层社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提升精细化服务基层治理水平,切实引领青年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陈运 《先锋》2023,(5):60-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具体实践中,成都如何以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靶向赋能?就是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这一社会治理共同体中,人民政协有着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政协基层协商:人民政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逯惠艳 《新长征》2023,(1):25-2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将“基层基础巩固夯实,基层队伍进一步建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富成效”列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指出要精心维护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吉林建设,积极防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12.
孙秋菊 《奋斗》2023,(6):60-6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必经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助于调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卢义桦  任克强 《唯实》2022,(12):74-77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域社会治理是落实顶层设计、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江苏积极部署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江苏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并就新时代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体系完善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湖北省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广泛动员、积极发动退役军人投身共同缔造,引导他们在巩固基层政权、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共同缔造的别样风采。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高碑店市以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在兴华路街道探索数字化社会治理新场景,打造出全省首个线上居民信息管理平台——“兴华云”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服务与基层社会管理深度融合,不仅高效服务广大社区居民,也为加快数字化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左跃龙 《新长征》2023,(4):39-4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基层完善治理体系、强化治理保障提供了有力依据和根本遵循。镇赉县秉持“地基固则大厦坚”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并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平安湖北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然而,湖北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加强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以其他省份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问题导向,打造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治理长效机制的湖北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关键一环,在社区、农村、商务楼宇分别推行楼栋长制、街巷长制、楼宇长制“三长制”治理模式,引导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全区“三长”队伍达1.5万余人,在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以“三长制”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农村考察指导,对加强基层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乡村治理带来新挑战。实践探索中,要切实加强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领导,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