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喜欢钻中国古书,也对西方著述怀有兴趣,所读在他那个时代并不算少。自青年时代起,毛泽东自觉地接触西学。读西学著述,在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中产生过不小影响;五四运动前后,他更加注重阅读译介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书刊;从延安时期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他了解西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他读谈西学,比较从容和宽泛。毛泽东读西学著述,较感兴趣、较为注重和读得较多的,是西方哲学、西方近代史、西方自然科学这三类。关于西方哲学,毛泽东说,它"是我们的先生";关于西方近代历史,毛泽东说,"要搞革命,需要了解几个国家的革命史";关于西方自然科学,毛泽东说,在这方面"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阅读条件的好转,毛泽东读书的范围更加广泛,宗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也时常涉猎.据他的秘书林克回忆,他很欣赏慧能,经常把<六祖坛经>带在身边.逄先知在<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一文中也说过,中国佛教的几个经典如<金刚经>、 <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毛泽东都曾经读过."对于禅宗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毛泽东更注意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从毛泽东开始,中国爱读书、会读书的国家领导人不胜枚举。从领导人爱看的书中,能体现其执政的智慧,了解他们的读书方式亦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毛泽东:读书偏深,引文出处难查毛泽东读书偏深,除了常用的马列经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还有兴趣读一些在特定环境中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4.
西方毛泽东研究前史简述杨世文西方对毛泽东“真正”有组织的研究始于50年代初。在这之前,关于毛泽东的文字大多属于宣传和报道性的。有人称作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前奏或先声。西方最早依据第一手资料系统介绍毛泽东生平业迹的是埃德加·斯诺。1936年7月经我地下党介...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6,(7):62-62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喜欢读中国历史,事实上,他对西方历史也相当关注。他最喜欢读的是法国近代史,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拿破仑。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曾读过法国、英国、俄国等多国出版的《拿破仑传》。粗略统计,从1910年到1973年,毛泽东读、谈拿破仑不下40次。他对拿破仑的熟悉程度,让一些法国  相似文献   

6.
两份珍贵的研究提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 9年 10月 17日 ,陈云因备战被疏散到江西 ,在那里逗留两年零七个月之久。其间 ,陈云除在江西石油机械厂蹲点调查外 ,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他不仅通读了两遍《毛泽东选集》 ,还重读了《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在读书过程中 ,他深入思考了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1972年 4月 ,陈云返回北京 ,受周恩来委托 ,考虑经济特别是外贸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接受这项任务后 ,陈云更加重视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研究。本期《党的文献》杂志刊登的关于 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两份提纲 ,正是陈云在这一时期读书及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问题深入思…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系列不朽著作,然而,毛泽东写作所得的稿费的用途却鲜为人知。据有关资料披露,新中国诞生以后的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把他自己的全部稿费交中共中央办公厅隶属的中央特别会计室保管,未经他的批准,不能动用稿费的一分钱。那么,毛泽的稿费到底作何支出了呢?买书与印书酷爱读书的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买了很多书,特别是线装书。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决定用自己的稿费印制一批大号字体的书籍,赠给中央政治局的各位委员供学习之用。他晚年视力衰…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孙中山及孙中山手创的三民主义和他领导的革命事业 ,是毛泽东一生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关于辛亥革命、关于三民主义、关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革命精神、关于继承孙中山的历史遗产。所有这几方面的论述 ,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都同“五四”以来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密切相关。毛泽东对孙中山的业绩、思想、精神、历史地位 ,一直是以十分尊敬的态度和历史主义的眼光作出很高的评价的。他的不少论断具有开创的性质 ,体现了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如关于辛亥革命伟大功绩和失败原因的论断 ,关于三民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与共产主义关系的论断 ,关于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历史地位的论断 ,关于应当总结继承孙中山“珍贵的遗产”、“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的论断等。同一般学术研究相比 ,毛泽东的论述政治色彩突出 ,特别是关于三民主义的论述 ,可以说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同时对史学研究也具有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民主权思想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社会现实政治关系的启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深入,毛泽东的人民主权思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然而,对毛泽东这一重要思想的透彻理解不是表现在理论研究者的著述里,而是明明白白地显示于人民主权的主体——中国城乡老百姓的思想和情感之中。与近几年席卷神州大地的毛泽东热相伴随,人民主权思想再次渗透到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有些学者已经注意到毛泽东人民主权思想意义重大,一些有关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报刊和书籍中,也见到有心者专门将人民主权思想立论,但许多论述多抽象的概念演绎、繁琐的推理立论,  相似文献   

10.
冷兆松 《党的文献》2007,1(6):55-57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1931年4月2日,毛泽东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又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些著述对毛泽东这两个论断,在理解上一直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1.
最近面世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以下简称《批注集》),是关于毛泽东哲学著作的一部专集。它收入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建国以后研读10本哲学书籍所写的批拄、一篇读书摘录和一篇读书日记,是继《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出版之后反映毛泽东读书生活的又一本著作。它主要反映毛泽东读书的一个侧向——研读哲学书籍的批注。这里,就<批注集)来谈谈毛泽东的一些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我们敬仰的伟大领袖。他在革命年代中营造的优良家风,成功培育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他的亲人们,堪称世人楷模。同时也形成了关于读书学习、为人处事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家风思想。回顾毛泽东的家风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毛泽东的家风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若干重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理论,为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但是,毛泽东在晚年实践中却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邓小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十分注意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并形成了丰富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毛泽东的有关理论是重要发展,也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改革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重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正毛泽东:接待法国总统的规格将比接待尼克松高一点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蓬皮杜萌发了访华的愿望。1972年7月,法国外长莫里斯·舒曼率代表团访华,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在谈话中,毛泽东表示十分欢迎蓬皮杜总统  相似文献   

15.
施拉姆,西方著名的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专家,毛泽东著作翻译家,于2012年7月8日凌晨辞世,享年88岁.20世纪60年代,施拉姆开始在哈佛大学从事现代中国特别是毛泽东研究.1967年以后,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政治系教授,后来兼任该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早在1963年,施拉姆就出版了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一部毛泽东研究著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浅谈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周启江毛泽东对照抄苏联的方法很不满意。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从中国实际出发,便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他最主要的经济理论成果,集中表现在1956年著述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7.
四、关于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很不平凡的。他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是他领导党和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遗憾的是晚年发生了重大失误。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同志发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苏为鉴”,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探索中,一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就是那个时期奠定的;二是发生了失误,其中包括“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种全局性的重大失误;三是即使在失误的年代,他也提出并  相似文献   

18.
阎长贵 《党史博览》2001,(10):48-49,52
1961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社,师从中国哲学史家关锋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史。关锋研究面较宽,著述丰富,在五六十年代学术界有名气,也很受毛泽东赏识。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关锋任中共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兼中共中央军委文革小组副组长,并主持《红旗》杂志的常务工作。1967年8月31日,按照毛泽东批准的周恩来的报告,被隔离审查,旋即被关入秦城监狱。1982年释放出狱。在60年代初期,关锋在指导我们学习研  相似文献   

19.
红色故事     
《支部生活》2015,(3):48
毛泽东:"反面的东西"也要读阅读相同题材内容的书,毛泽东习惯把叙述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著述,对照起来读。例如,他读美国历史,就让人到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去借,专门写条子说,不光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他研究拿破仑的书,就找来苏联、法国和英国学者写的《拿破仑传》和有关著述,对照起来读。为读《楚辞》,1957年12月,毛泽东一次就要了50余种古今对《楚辞》有价值的注释和研究书籍。为研究《老子》,  相似文献   

20.
杨亚利 《理论学刊》2006,3(3):53-5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借助唯物辩证法应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十分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他既重视从经济地位上分析各阶级,又不忽视对各个阶级从经济地位而产生的不同政治态度的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一般性即共同点分析,又特别重视把这些阶级放到旧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中分析其特殊点;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整体性分析,又不忽视对其作阶层性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定性分析,又特别重视对其作定量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分析,又不忽视对中国同外国帝国主义民族矛盾的分析;他既重视对各个阶级状况作共时态的静态分析,又重视对其作历时态的动态分析。无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方法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红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