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春市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长春市强化转型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提升;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提升;强化绿色创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提升;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提升;强化综合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提升。长春市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加强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指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投融资模式、强化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合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双阳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但面临着旅游产业概念缺失,缺少大旅游意识;旅游产品雷同,缺少文化内涵和特色;旅游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功能配套不强等问题。因此,双阳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未来发展要着力推动旅游产品由单纯观光型向休闲康体转变,旅游收入由单纯的门票收入向旅游产业多元收入转变,旅游管理由部门推动向社会综合管理转变;实现景区品质、景观环境、行业素质和群众收入四大提升,打造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4):F0004-F0004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底蕴优势,认真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大力实施推进全域发展、建设美好西湖的发展战略,努力把西湖建设成为移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域建设农业公园。把整个西湖作为一个农业公园来打造,作为一个乡村景区来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中胜 《当代贵州》2022,(51):64-65
<正>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积极复制推广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做法,协助黔西南州打造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等5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典型。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积极复制推广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做法,协助黔西南州打造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等5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这些都对未来一个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要求。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荣获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区、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一、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产业同兴(一)深耕产业链,做强“一产”。实施“种子工程”,在“种源”上抓优。打造院士工作站,在种子培育方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协同配合,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航天五院等科研院所合作,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9,(4)
正西湖管理区位于洞庭湖西畔,沅、澧两水尾闾,是湖南省最大的移民安置区,前身系湖南省十三大国有农场之一的西湖农场。2012年,西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式挂牌;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西湖管理区以创建3个"示范区"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以"一镇六园"为载体,围绕现代农业生产、新型农业产业培育、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咸宁市咸安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拓展和放大资源、生态和区位优势,科学谋划,集思广益作出了以建设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鄂南大竹海生态风景区、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区和咸安f滨湖)新城、淦河生态经济带为载体的重大产业布局调整,全面启动“四区一城一带”建设,倾力打造“鄂南经济强区”,力促咸安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代农村发展创新之举,也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农村产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助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产业振兴放在突出位置,不仅体现了农村产业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梁健 《当代贵州》2022,(Z5):38-3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当前,贵州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12.
史军保 《当代贵州》2022,(52):56-58
<正>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头号工程,加快生态金融、产业金融、协同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建设步伐,从政策、组织、资金、队伍、科技、能力6个维度持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全面推进“三农”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助推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伟大变革。面对农业内生型发展无力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张力、农村自然发展带来严重生态问题以及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引发诸多新三农问题的社会现状,如何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困境,解决传统农业产业无法使农民大幅增收、农村跨越式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制度引领等问题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构建国家农业主体功能区,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示范区,探索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贵阳市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以农村"三变”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与大扶贫、大生态、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实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激发都市农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成效明显,但面临的挑战也依然严峻,包括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科技人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村智慧治理能力不强等,从而造成了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不足。因此,要着力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智慧乡村等方面发力,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祁美文 《当代党员》2022,(Z2):93-94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作为16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三地一区”定位,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17.
<正>大通景园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实施以来,西宁汇丰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农民、精准扶贫"方向,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坚持"以项目带动地方"的发展理念,通过以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规划打造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18.
山·水·乡愁     
民宿,一头连着城里人的乡愁,一头寄托着乡村振兴的梦想。蓟州,天津市16区中唯一有山区的区,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民宿方面得天独厚。蓟州区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要靠党建引领,必须把党建引领贯穿到全过程各方面,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吴忠市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六大行动,推进山川共济、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奋力开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行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打造盐同红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利青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组建奶业、滩羊、酿酒葡萄等产业联盟、联合体,促进特色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塞上硒都",新建20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孙家滩现代农业旅游区、利青现代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