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重大政策主张的具体内容。近年来,以福建省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例,大陆方面在支持两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结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特别是大陆方面倡导两岸融合发展以来,福建省涉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变迁与发展经验,这一政策仍有待完善与创新。基此,本文提出的应对思路包括:构建区域协同视角下闽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设计闽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服务清单,探索公共服务领域的先试先行方案与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大陆惠台政策,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两岸统一搭建“民心桥梁”,既是健全涉台公共服务体系与完善两岸相邻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也是维护在陆台胞公平正义,增强参与两岸交流融合的幸福感获得感,增进台胞统一认同,进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2.
《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实施细则作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重要的制度安排,为台湾同胞投资大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为保护台胞投资者之利益,审理法官会以《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为主体进行周详的找法程序并善用司法释明职能推动涉台纠纷的化解,台湾事务办事机构的投诉受理与纠纷解决职能在实践中得以彰显。但也应注意到,《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项下“比照外资法律执行”条款的功能渐趋弱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尚不通畅;征收补偿纠纷法律规则亟待优化;委托投资代理人条款意义不再;行政机关法律责任规范仍然缺失。在台湾同胞投资待遇转向同等待遇、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实施细则亟需大幅修正。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利益联结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信任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法不断出现在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表述之中。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是在大陆领导人会见台湾政要的谈话中,以及国台办相关谈话中,都多次提到“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之中。  相似文献   

4.
吴能远 《台湾研究》2007,(6):7-9,16
两岸关系发展中.台湾民意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民意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在统一之前,台湾民意中的合理要求应该获得大陆充分的谅解与尊重。但民意也是可以塑造的,近十余年来,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为了推行“台独”和自身的权力,不断地把台湾民意导向与大陆对抗的极端,并用“法理台独”冲撞大陆对台政策的红线,增加了两岸关系出现危机的风险,受损害的将是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5.
刘相平 《台湾研究》2011,(1):1-6,22
增进两岸认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学界目前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大陆学界对两岸认同的研究已稍有时日,也有一些颇有见地的论述,不过,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将两岸“认同”分层面进行考察和探析,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模糊和混沌的现象。为进一步开展探讨,本文认为,应该对“认同”层面化、明晰化,而两岸认同的基本要素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它们相互依存,逐次递进,我们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实现两岸认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加速发展,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由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与巩固,传统安全因素即政治与军事对于两岸关系的威胁逐渐淡化,但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如跨境犯罪、传染疫病、重大事故、恐怖主义等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上升。两岸应当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合作,强化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和控制能力,优先解决和防范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两岸关系的重大冲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元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的日子。笔者认为,用历史的眼光为《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作一个定位,回顾总结一下《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大陆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从而认清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使命,应是最有意义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两岸关系已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并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国际政治与青年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仍然呈现出“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
台资与港资不仅在大陆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层面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着推动作用。台商对大陆投资推动了两岸交流与互信,密切了两岸经贸联系,促进了两岸关系发展,香港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桥梁与中介,港商对大陆投资在促进与稳定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台商与港商对大陆投资在投资动机、方式、规模、产业与区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之处,对其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台资与港资分别在大陆利用外资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各自的特殊性,以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时有所依据,以使其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更好地发挥特殊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形势下建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主张。表明了新时期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方向。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角度看,在当前两岸政经形势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探讨和思考如何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无论对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转型升级,还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2):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  相似文献   

12.
国是     
《南风窗》2012,(7):19-20
高层High Level胡锦涛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胡锦涛说,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确认这一事实,符合两岸现行规定,应该是双方都可以做到的。同时,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宣导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理念,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加快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的关键是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但由于两岸关系紧张,两岸制度化协商被迫中断,大陆亟需利用以政策为引导、以制度为根基的利益机制对两岸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单向推动两岸共同市场的建构。既有的政策利益机制初步形成了大陆惠台政策体系和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框架,但仍面临台湾当局极力阻挠、政策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开放程度不对称以及既有协议成效有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大陆应从完善制度框架、提升政策空间、优化分配机制和夯实政策成效入手,促进两岸共同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5,(2):95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5):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6.
王大鹏 《南风窗》2008,(12):18-20
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组团访问大陆。在一系列动作之后,大陆所设想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框架会慢慢浮出水面。大陆已经明确认识到,这个新框架的形成,很重要的工作是务实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潘雨  李涛 《台湾研究》2013,(2):28-32
2008年5月国民党执政以来,尤其是ECFA签署、马英九连任后,两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平发展理念被广大台湾同胞所认同,但两岸互信依然不足、岛内主流民意亦未发生质的改变,台湾民众在“中国认同”问题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倾向,两岸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并未拉近。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台湾民众认同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以“和合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其理论价值启示出发探寻有效化解台湾民众认同危机的可鉴之路,以探索建立两岸民众共同家园、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6):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舟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俞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3):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国礼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1):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闻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