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梅 《党史纵横》2003,(9):38-39
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然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因为穷困而失去读书机会的人.晏阳初,这位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出生于四川巴中县的美籍华人,以一生的经历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被誉为"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挑战者","乡村改造的实践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1943年他获得"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与举世闻名的爱因斯坦齐名,这也许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在世界上受到的最高赞誉.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眼科医院(原邢台眼科医院)作为一家百年历史的眼科医院,曾收归部队,现仍健在,参加过长征的三位红军先后在医院担任领导职务,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来院视察指导,在"邢台眼科"110多年建院史上留下了浓厚的红色印记。1948年,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为医院题写了"治病救人、防盲剔苦"匾额,成为医院办院宗旨。并一直激励着邢台眼科人技术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努力实现着广大眼病患者的"光明梦"。  相似文献   

3.
红色的印记     
1930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有五支部队进入贵州,足迹遍于全省67个县市。在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面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长途转战,历尽艰辛,书就了一篇篇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留下了一处处名垂千古的红色印记……  相似文献   

4.
正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先辈伟大艰辛的革命历程,引导党员在"体验式"党史学习中更好地汲取奋进力量,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研究一处党支部组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凝聚奋进力量"系列主题活动,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百年,以昂扬姿态冲刺新的百年。  相似文献   

5.
刘昊 《党史纵横》2021,(9):25-27
辽宁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沈阳,至今拥有73年的悠久校史,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开国元勋朱德元帅亲笔题写校名,奠定了辽宁大学的鲜红底色.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7.
安溪县白桃村虞森土楼是安溪人民游击队的诞生地,也是闽粤赣边区纵队八支四团的诞生地。虞森土楼作为打通闽西南解放战争的重要关键点,直接参与了安南永德的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见证者。这座被解放军战士誉为"第二井冈山"的土楼,推进了福建解放战争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郭红敏 《党史文汇》2014,(11):31-33
正吕潭学校旧址成"国保"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名列其中。2014年11月24日,又恰逢吉鸿昌英勇就义80周年纪念日。1934年11月24日,曾担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前敌总指挥、积极抗日的共产党员吉鸿昌被国民党杀害。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至今仍流传着不少吉鸿昌的名人轶事。1913年秋天,18岁的吉鸿昌辞别亲人,他坚实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村口小路的尽头。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其受人关注的乡村建设思想相反,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晏阳初先生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唤起了当时中国广大女子的平等、民主意识,对扫除女子文盲,推动女子教育,促进女子解放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下曹村多次驻扎大批红军,粟裕、林彪、张鼎丞等人曾在这里指导革命工作……"2016年元旦前夕,笔者一行在三明市宁化县曹坊镇文化站负责人陪同下,前往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曹坊镇下曹村,寻访那里的革命遗址遗迹,村支书老曹向我们热情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刘卫 《世纪桥》2008,(5):96-97
晏阳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其受人关注的乡村建设思想相反,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晏阳初先生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唤起了当时中国广大女子的平等、民主意识,对扫除女子文盲,推动女子教育,促进女子解放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尚霞 《党建文汇》2006,(4):52-52
某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家陪你妻子?”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13.
晏阳初,是在中国发起乡村建设运动的第一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就在河北定县创办乡村教育。1940年代,他又在重庆北碚歇马兴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创办了乡村建设实验区。他说,要建设中国必须先建设乡村,需要掀起一场深刻的乡村建设运动。他倡导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曾经遍布大江南北,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与现代社会改革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正>开国大将陈赓一生中至少3次来到山西太原,在此留下深深的红色印记。第一次是1937年10月,他率部东渡黄河,从侯马乘火车到达太原,前往位于成成中学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面见周恩来,接受配合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队、侧击自娘子关西进之日军的战斗任务。第二次是1946年3月21日,他以军事调处执行部太原执行小组的中共代表身份,进入太原与阎锡山谈判。第三次是1960年6月19日,他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视察山西国营大众机械厂(原国营第七八五厂,今山西大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为该厂亲笔题词。  相似文献   

15.
<正>沈浩挂职小岗村任村党委第一书记6年间,推动小岗村走上了致富道路。村民三次集体摁下鲜红的手印,要求留下这位"离不开的好干部"。2009年11月6日,他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倡导的乡村教育运动,核心是通过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来实现民族再造之重任。他在充分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真知灼见,对当今现代化建设仍有诸多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冰克 《党史文苑》2008,(11):27-2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倡导的乡村教育运动,核心是通过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来实现"民族再造"之重任.他在充分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真知灼见,对当今现代化建设仍有诸多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书写了中国减贫史上的精彩篇章,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全国两会前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致信网友:请见证贵州撕标签的时刻。回望过去,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贵州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贵州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再战再捷,成为新时代贵州发展印记。贵州样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正张令彬,原名张柏茂,1902年6月生于湖南平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1925年,当大革命的怒潮波及湖南平江时,张令彬义无返顾地加入了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先后参加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张令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畏艰难困苦,始终廉洁奉公,在保  相似文献   

20.
王光英出生于民国初年的一个带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的官宦家庭,祖上一辈与民初的达官显贵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等都有交往,父亲王槐青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做过北洋政府的代理农商总长,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中国政府的特命全权公使出席了巴黎和会。北洋政府覆灭前夕,王槐青辞官隐居。母亲董洁如虽为富家小姐,但思想上追求进步,其亲属中有3人在1928年与李大钊等一起被奉系军阀杀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