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文学本身看,英美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必须要通过深度挖掘和鉴赏才能被读者感知.因此,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让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增加对英美世界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学综合素质,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精神境界.本文将围绕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3.
英语专业作为当前许多高校的最基础性学科,英美文学课程也成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应用能力。但在当前高校开展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和记忆的能力都较差,所以需要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需要针对课程内容庞杂的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通过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授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4.
王东 《党政论坛》2013,(8):55-55
近来,很多书虫开始关注一个有趣的网站——小恶魔(SmallDemonS),其创始人兼CEO维拉(VallaVakili)坚信:“当你把书中的所有细节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高尔聪 《学理论》2011,(10):233-234
英美文学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与文学的理解力的掌握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为了更加有效评估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文学水平,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是测试设计者必须考虑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进行分析,解决如何设计英美文学测试题目以实现最理想的效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立青 《学理论》2013,(32):287-289
在全球化合作与竞争加速的新局势下,为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质等),在教学中渗入英美文学极具重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以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素材,进一步从文体对比、拓展语言文化知识、掌握修辞用法和效果、挖掘隐含文化信息等四个方面对英语专业教学中渗入英美文学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丹 《学理论》2011,(34):232-233
近几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已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没有踏入社会,而是步入了研究生学习的殿堂,这一现象引发了师生对于独立学院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所以拟从我院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入手来探讨独立学院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学是近年在文学研究中比较受关注的领域,因为它涉及的内容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从英美文学出发,对生态文学所倡导的"回归自然"和"回归本性"两方面主题的深层内涵进行剖析,借以引起读者对生态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建国 《各界》2006,(12):69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差异。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差异的导入,构建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美文学》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既有益于发扬传统教学知识体系化等优越性,又有益于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与思辨能力。该学习模式采取课前准备、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效果考核三步曲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有效实践,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蒋萍 《学理论》2010,(1):153-155
根据人们从客观到主观对时间的感知,可以把时间观分成三种:直线式时间观,环行时间观及事件相关时间观。这三种时间观存在于每种文化中。由于人们时间观的差异,导致人们不同的时间使用方式,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难免产生一些误解。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在学语言的同时,更应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蕴初 《学理论》2011,(2):337-338
英美文学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用。就英美文学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以分析探讨,一方面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浅见,更重要的是恳请得到读者的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交际礼仪、婉语、语言修辞等诸多方面,只有了解掌握汉英文化差异,才能学好英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英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核合作机制和框架,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英美两国最初对开展核合作的态度并非一致,核合作经历了演变发展过程。《魁北克协定》、《托拉斯宣言》和《海德公园备忘录》的相继签署才确保了英美两国有效地开展核合作。但《魁北克协定》对战后英国进行核建设则却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文化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形成的文化霸权,导致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策略:归化或异化.但事实上,人类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文化优劣之分.所以翻译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进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实现翻译的最高境界,促成翻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环球法律评论》与汕头大学法学院联合召开了"英美财产法与大陆物权法比较研究——兼评《物权法(草案)》"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毛广军  李蓉 《学理论》2012,(17):196-197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研究文学鉴赏的理论专篇.在《知音》篇中,刘勰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论述了“知音”之难,提出了文学鉴赏者应具备博观、六观、入情的素质,其文学鉴赏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二:一是鉴赏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且富有创作经验;二是批评家要学会用自已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深入,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碰撞甚至冲突.我们需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进而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尽量避免或消除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8,(Z2)
正中美两国人民在交流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存在的差异,容易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从而导致交流的不顺畅。为了顺畅交流,翻译人员必须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本文将对中美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进行概述。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是一个群体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系列符号,它可以转变为文字用来记载历史与文化,以流传后世。各国之间的语言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以社会群体间的代际界限为观照点时,青年群体间的文化共性和特质表现得十分鲜明。正是这种群体间的共性,使我们得以从宏观上对新生代人作出整体性评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地域文化圈、文化氛围为实在生活环境的各类青年群体之间,不存在着同样鲜明的文化特性。正是这种群体间的特性,构成青年文化丰富的内涵和表象,也凸现出同代际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落差。如果说青年群体间的共性与我们“求同”的思维方式相吻合,那么在这里,我则以“求异”的逻辑思路对青年群体间的特性加以测察,以使我们的视线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