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说过,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鲁迅先生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伟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6,(10)
正最近,邱少云烈士被辱案在京宣判,判决两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邱少云的胞弟邱少华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该案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应该说,被告将"邱少云烈士在烈火中英勇献身"比作"半面熟烤肉",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是对英雄、历史的抹黑,是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的不自信。对历史、先人乃至英雄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否定一切的结果,必然是否定自己。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相似文献   

3.
伪士嘴脸     
王乾荣 《人民公安》2012,(21):57-57
鲁迅在《马上支日记》中说:"看看一些中国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是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关于最近的"两样的架子",咱们瞧:一个大官作报告,八面威风,口吐莲花,这"主义"、那"信念",说的比唱的动听,叫人感觉,这人情操何其高尚,心灵多么澄  相似文献   

4.
<正>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拿来主义"。那么,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是否也注重"送去"和"拿来"呢?最近,读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史景迁的著作《改变中国》和《大汗之国》,对此颇有些感触。在笔者看来,《改变中国》体现的就是西人的"送去主义",而《大汗中国》论述的则是西人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12)
正在男权社会里女扮男装从军打仗不被识破谈何容易?不过,在中国,虽然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只是传说,但历史上真的有那么一些女扮男装从军的女汉子们。偶然看到一则旧闻,日本有个叫八切正夫的作家,在《读卖新闻夕刊》上发表了连载文章《上杉谦信是男是女》。上杉谦信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武将,以勇猛善战见长。但这篇奇文居然用"详实"的证据和分析,言之凿凿称上杉谦信死于"妇人病",例如说军记  相似文献   

6.
读了《中华读书报》韩进林先生《外国人中国人》,甚觉有趣,不揣浅陋,作《中国人美国人》续貂,聊博一笑。中国人姓在先,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先,姓在后。中国人寄信先写收信人地址,次写寄信人地址:美国人反之。中国人署年、月、日;美国人则署日、月、年。一般而言,中国人惯于先说主,后言次:美国人惯于先言次,后说主。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     
<正>正是亿万人生活的变化",众筹"起了五年来最精彩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五年来最震撼的"辉煌中国"。——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引发收视热潮。《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评论,发展的每一个脚步,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人也前所未有地以大国国民形象感知整个世界。——《中国青年报》评论,祖国的强盛不是在朝夕间实现的,几代建设者的筚路蓝缕铺就了如今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自古以来,敬业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礼记·学记》有言,"敬业乐群",这里的敬业主要是指学业的成就。《论语·子路》也说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的敬业主要是指为人办事之道。《论语·学而》提到,"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处敬业已经提升到治国的高度。宋代朱熹将"敬业"解释为"敬业者,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和他的前两本著作《江城》、《甲骨文》一样,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贯彻了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乡音》2013,(6):45-45
《日子里的中国》作者:袁岳张军编著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考的时光。这里的中国人,是真正的行走着的、具体的中国人,是你,是我,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父亲母亲。该书用真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例证,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11.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12,(21):58-59
正向的面子文化因其契合社会主流价值,颇能弘扬时代精神;反向的面子文化因充斥"杂音"和"噪音",而消解、混淆和颠覆主流价值观,使人的思想愈加迷茫中国人向来讲面子,形成了很多关于面子的言论和观念,而且面子文化还与时俱进。一定程度上,面子文化的变迁折射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人在历史上就是好面子中国人好面子,关于面子的典故,历史上不乏一些经典描述。如《孟子》记载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中,那个"齐人"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好面子的典型。  相似文献   

12.
王天玺 《创造》2017,(8):76-78
正岛内有一部分人想搞台湾"独立",但真正死心塌地走台湾独立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李登辉可算是独派的标志性人物。但此人善变,年轻时一会儿说是日本人,一会儿又说是中国人;他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可以叛变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他鼓吹"两国论",企图分裂中国,前几年又说他从来没有主张台湾独立,还想访问大陆。陈水扁同李登辉在台独政治上有"父子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5)
正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只在除夕过的是《红楼梦》的日子,我们在364天里互相疏远的感情,都想在这一天尽量保温,尽量融合在一起,那一天晚上很"红楼梦"中国人现在的日子,可能只有一天过的是《红楼梦》的日子,就是除夕。这是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说的话。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永远被裹挟着向前冲,各种信息扑面而  相似文献   

14.
傅治平 《新东方》2013,(3):I0001-I0001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做梦的民族。在香港回归前夕,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唱红了一首电影主题歌——《中国人》,歌中第一句唱道: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梦想,且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梦,你说,藏了多少梦?!但是,中国人许许多多的梦想汇聚到一起,都可以一言以概之:中国梦。而中国梦的核心,就是把我们的伟大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世界强国,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强大民族,就是"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松州》2017,(2)
正应该说,庄子是中国古代最关注个体生命的人生哲学家,而且是最优秀的实践者。他的《逍遥游》和《齐物论》,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外物乃至于世界",作出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规划,指出了人活着的最高境界——"逍遥"(无待)之境,甚至是"齐物"(无我)之境。《养生主》则是对人"应该怎样活着",作出的人生指导。有人说《养生主》是讲"养生"的。不错,但  相似文献   

16.
易中天教授在其著作《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三得",即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笔者认为,这既是对成熟人生多年经验教训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3)
正1月22日晚,由两岸文创机构联合制作的原创音乐剧《微·信》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上演。《微·信》由厦门闽南大戏院携手台湾音乐时代剧场联合制作,两岸演员联合演出。该剧融入当代社会两岸交流热点话题——"网络生活""两岸爱情",由有"台湾原创音乐剧第一人"美誉的杨忠衡担任艺术总监,台湾1911剧团团长陈大任担任导演,台湾"金曲奖"音乐剧创作团队  相似文献   

18.
<正>理论读物贵在道理通俗易懂,语言朴实生动,贴近现实,贴近读者,老百姓才会喜闻乐见。《中国人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读本》一书的开头就这样写道:"古人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样的开头十分生动。现在,老百姓厌烦了说套话、大话、假话的官样文章,喜欢的正是质朴实在的好文章,正如柳宗元的《陈给事行状》曰:"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纪事朴实,不苟悦於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把它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实属不易。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仅从各章标题的设计,就能看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改变     
从古至今,大概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评价一个人,还真不像到商场购物那么容易、那么精准。即便是像孔子这样的古之"圣人",也难例外。《论语·公冶长》就有这样的记载,可以说是孔子的改变。孔子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人际关系简单。特别是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与人为善,心地宽厚,为人"不忘久德",对人"不思久怨"。相信每个人都有上进心,尤其相信自己的弟子。但有一件事儿,却让孔子改变了"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的观点,提出了"今吾于人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     
正公开透明是最好的疫情稳定剂。——《新华每日电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发表评论ETC安装也得"信市场",而不是靠"行政之手伸太长"。——针对"不装ETC不让车年检"等乱象,《新京报》刊文称,不出问题则罢,一出问题就拿"把关不严"说事,给人避重就轻之感。比所谓"把关不严"更大的问题,恐怕还是有些人的强行摊派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