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强行法一直以来是国际法中争议不断的问题.从司法层面,国际法院(ICJ)的实践对其确认和发展做出过相当贡献.在2019年2月ICJ就查戈斯群岛从毛里求斯分离一案出具的咨询意见中,法院论证了自决权是一项习惯国际法,进而确认其是一项具有对世性的权利.在此基础上,结合联合国的权威文件、国际司法机构的判例、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实践,可以进一步判断自决权是一项强行法规则.对于自决权属于强行法的分析,有助于澄清强行法的判定标准,并且为国际法委员会(ILC)对强行法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范式把国际法排斥在研究领域之外,认为国际法是毫无意义的虚无主义。传统国际法研究侧重法律规范,忽略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近年来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研究出现了跨越学科,综合考查国际政治权力规范与国际法规范关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1969年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在第53条中,对国际强行法作出如下规定:“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抵触者无效。就适用本公约而言,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上述条款在为国际强行法作出规定时,只是说这类原则或规范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先发制人"口号的真实意图是其拥有不受国际法约束的军事行动权。就本身的合法性而言,先发制人并不符合现有的实在国际法,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又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构成关于自卫权的实在国际法的一部分。先发制人的条件在于"即将受到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这需要借助作为自然法国际法、尤其是其中的强行法来解释与判断。从构成要件分析案例,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先发制人的条件。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行为不可能起到强行打破或修改国际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际私法理论在其调整对象、冲突规范结构以及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相互关系上有待进一步发展 ,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是发展和完善我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个必要手段 ,只有全方位地借鉴各国国际私法学先进的研究成果 ,才能建立起既反映国际私法总体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对外开放需要的学科体系与理论。  相似文献   

6.
冲突规范素有“桥梁法”之称,但人们在研究其价值的时候却大多关注其目的性价值。冲突规范的价值实现过程是动态的,在冲突规范的价值系中不仅包括目的性价值,还包括工具性价值。本文从冲突规范结构和属性的特点、冲突规范与实体规范的关系及冲突规范在国际法领域的特殊作用方面对冲突规范的工具性价值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中叶的托列峡谷号事件到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跨国界环境污染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国际社会,成为各国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减少这种跨国界污染现象的发生,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国际法追责规范,通过追责条文来追究责任国的国家责任,对责任国进行惩罚并对受害国予以补偿。在分析跨国界污染的国家责任现行国际法规范不足的基础上,从跨国界污染的责任主体、违法行为的界定、法律后果的承担三个方面论证了建立跨国界污染的国际法追责规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须首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必须统一国际恐怖主义的认定标准;二是反恐行为必须遵守相应的国际法规范。否则,不仅反恐难以展开,还可能导致国际秩序更加混乱。  相似文献   

10.
贸易与人权之议题由来已久,着眼于儿童保护这一领域,即引出童工与贸易之关系这样一个特殊问题。国际法上规制童工问题的法规主要为一系列童工标准,其中的基础性标准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已具备强行法性质,其他国际法规范不得与之相抵触。GATT/WTO成员方为保护儿童、维护童工标准,完全有权依据相关法规、尤其是GATT第20条,采取合理且适当的贸易限制措施。但解决国际贸易与童工标准冲突问题的有效途径,仍在于建立一套协调整合二者关系的国际法律制度,如引入"社会条款"、实施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和规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建构主义学者对其进行细致研究之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都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理想主义强调规范可以脱离权力而独立起作用;现实主义在着重强调权力与利益作用的同时,认为规范可以对权力起辅助作用甚至是次要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将权力因素作为制度研究的参考条件,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解释规范,不仅为建构主义的批评预留了空间,也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留下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所构成的整体。由于国际行为体的现实互动行为具有不同的属性,所构成的体系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从概念上讲国际体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非一种属性。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阐述的权力、制度和观念所指涉的就是体系的不同内涵。在传统的国际体系观念中,权力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当代,由于体系中制度与规范的因素凸显,因此研究者已不能再以权力政治的简单逻辑来判断国家间的互动了。认识这一点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进行战略评估都有重要意义。联系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进行这个视角的思考尤为重要。面对具有多重属性的体系挑战,中国只有处理好自己的战略排序,对涉及规范、制度、权力的互动作恰当安排,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的形成使刑法的发展驶上了由传统社会结构与(狭义的)风险社会结构共同塑造的"双轨道",刑法在风险社会展示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面相,即刑事政策走向规范化,刑法被定位为安全刑法,刑法规范被塑造为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不作为具有自然的和法律上的不同内涵,对二者的正确辨析是解释其行为性的基础。然而当前各行为理论对不作为之行为性的阐释皆有缺失。跳出传统存在论的窠臼,从社会规范和法价值的角度评价,刑法中的不作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违反法规范的行为,体现的是行为人的目的和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5.
龚迎春 《外交评论》2007,31(5):64-70
导致海上执法领域沿海国和他国之间的管辖权发生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其结果都导致周边国家间的关系对立、影响地区安全、削弱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构建东亚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应在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法框架内进行。为此目的,相关国家需摈弃一味追求本国利益而对国际公约做任意扩大解释,以避免加剧国际法的分裂。  相似文献   

16.
民法学界通说认为,婚姻家庭法是私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是,从法律体系架构的角度考察,婚姻家庭法并非只是私法。法律体系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并非绝对,二者互为关联、互相影响。以我国现行《婚姻法》文本为分析对象,可知强制性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占绝大部分;国家公权力介入婚姻家庭,维护弱者的权益相当必要。因此,有必要转换思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确认婚姻家庭法是公私混合法的性质,以求符合婚姻家庭的基本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三段论基本思维模式表现为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和裁判结论。大前提是法律规范而不仅仅是逻辑命题,力图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建立通道,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推理主体需要对众多法律理由进行权衡与抉择。需要对逻辑三段论进行重构,常处于一个由内部推理与外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由内部正当性证成与外部正当性前提构成,在法律规范与事实之间建立具体、有效的推导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司法认定包括对法律的认定与对事实的认定.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事司法认定特别是其中的对刑事法律的认定表现出对刑法正式规则、显形规范的巨大期待.这种期待表现为立法者对法典编纂的热切和司法办案人员对成文法及所确立的正式规则、显形规范的强烈渴望和绝对的依赖.但是,纯粹的正式规则、显形规范治理的理想主义模式是不存在的.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运作同样需要非正式规则、隐形规则的介入,这是由刑法正式规则、显形规范的局限性及法律运作、司法认定的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因特网消除了传统主权国家的疆界 ,便于用新的组织性手段来制订、适用和执行法律。因特网使人们更容易获悉法律规范 ,因而促进了自愿遵守。因特网通过增进取得示范法 ,从而有利于协调国家间的法。因特网促进了制定规范机制的运作 ,便于实施和强制执行机构发挥作用。由于因特网能够促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因而也增强了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网络的结果将有可能加快国际法从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中挣脱出来的趋势。同时 ,它还使国际人权法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