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最先刊载十月革命消息的报刊,是长沙《大公报》。1917年11月17日《大公报》以《俄京二次政变记》为题,报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湖南最早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的是蔡和森,他在1918年7月24日致毛泽东信中,首先提出应该“仿效列宁”。湖南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1918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的《新湘评论》。  相似文献   

2.
《大公报》曾是一个著名报纸系列,新中国成立前在知识分子和上层民主人士中产生过广泛影响。毛泽东很早就和《大公报》有过交往,他早年被湖南《大公报》聘为馆  相似文献   

3.
何念选 《湘潮》2006,(2):56-56
《湖南日报》原名《新湖南报》,酝酿于1948年底,1949年三四月间,郭小川专程到北京胡乔木处,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这一报头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第一期。13年之后,毛泽东又第二次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提议《新湖南报》改为《湖南日报》,并题写了报头。10月1日,《新湖南报》改名为《湖南日报》。1960年7月,省委决定将理论刊物《学习导报》更名为《新湘评论》,请毛泽东题名,毛泽东欣然为《新湘评论》题写了刊名。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11日,长沙军管会接管湖南大学。1949年12月…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对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 献。尤其是他所撰写的新闻评论,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具有伟大政治家的洞察力;毛泽东的新 闻评论深入分析,有的放矢,坚持正确导向;毛泽东的新闻评论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中国作风 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5.
1919年11月14日,赵五贞女士为反抗封建旧式婚姻制度,在成婚当天,用剃刀自刎于花轿里。这件“血洒长沙城”的惨事立刻在湖南引起强烈的反响。被此事激怒了的青年毛泽东,从11月16日至28日的十几天中,接连在湖南《大公报》、《女界钟》等报刊杂志上发表10篇文章,评论这一事件。怎样评价毛泽东的这些文章?对此事的评论如何反映着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它对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又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毛泽东研究中似还未见详论。本文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事发后的各种议沦,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三大”前后,毛泽东曾在长沙《大公报》和《前锋》、《向导》周报上发表了《省宪下之湖南》等六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没有被后人收录到《毛泽东早年文稿》、《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选集》中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7.
和《大公报》的关系,在我的父亲刘克林文革遇难后,十几年,是音讯隔绝了。 父亲1945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在回老家湖南新化的路上,巧遇王芸生先生。因为芸老在我父亲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他在燕大是学生自治会主席,又是学新闻的。芸老问及我父亲毕业后的去向,说,去报社吧! 我父亲回来后,遂进入《大公报》。在报社的几十年里,主持过要闻版,评论版,最  相似文献   

8.
黎辛 《党史博览》2014,(12):52-53
正杨刚是出名的女报人,新闻成就凸显在20世纪40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新中国成立后,她从《大公报》到《人民日报》,其间被周恩来看中、重用,并引荐给毛泽东,后来被任命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9.
党刊文摘     
干部团队的“和而不同”陈晋在《新湘评论》(湖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  相似文献   

10.
百年老报《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影,它以一张民营报纸的超然姿态,秉持民间立场,祈望以新闻舆论影响中国社会进程,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其中尤以“文人论政”最为典型。《大公报》自创办伊始,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始终主导着该报的编辑工作,这一理念不但在几任总编(主笔)中连续传承,并且因此而吸引了大批文人学者为其撰稿,遂形成以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中心的文人圈。这两方面构成《大公报》办报编辑的基本格局,也是《大公报》的影响力在当年被誉为不亚于一个政党力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汪志新 《党史文苑》2012,(17):14-17
毛泽东一生雄才伟略,智识过人,无论军事、政治都有出奇的惊人之笔。穿越历史功过,透过纷扰红尘,不难发现,其实毛泽东一生也有过许多普通人的梦想。比如,他一生不灭并且演绎出了许多趣闻轶事的记者梦。"科班出身"毛泽东一生与新闻结缘,不少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2001年,新华社出版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一书,收录了毛泽东的新闻作品58篇,篇篇都堪称新闻学的经典范文。毛泽东在新闻领域独树一帜,除了他长年累月积淀的古文功底外,还得益于他"科班出身"的特殊阅历。  相似文献   

12.
陈晋在《新湘评论》(湖南)2007年第7期撰文介绍了有关毛泽东让许世友读《红楼梦》的往事。1971年毛泽东的那次南方之行,他同地方和军队领导干部反复讲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加强理论修养,并说:光读马列主义的书还是不够的,还要读点历史,读点经济学,读点小说,读点哲学史。事实上,在读《红楼梦》这个问题上,许世友同毛泽东曾有过另一段缘由。  相似文献   

13.
石田 《湘潮》2005,(2):4-5
毛泽东写新闻,旗帜鲜明,尖锐泼辣,分析精辟,准确明了,生动形象,逻辑严谨,知识广博,气势磅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讲演时,曾严肃地批评党内存在党八股文风。他说一个人写八股文章,如果登在报纸上,就会影响许多人,害人不浅。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再次谈到了文风问题,他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4.
李捷 《学习导报》2012,(15):22-23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新湘评论》更名改版100期。在这里,我向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新湘评论》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新湘评论》是中共湖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物,是具有湖湘文化特色、体现湖南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己任的思想理论名刊。毛泽东同志1960年曾为《新湘评论》题写过刊名。  相似文献   

15.
梁琨 《党的文献》2011,(4):117-118
不久前有人撰文称,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该文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文章最主要的根据是《大公报》的报道。它说,1945年10月9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张治中设宴款待毛泽东的消息。在酒席上,毛泽东作了希望建  相似文献   

16.
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有一段毛泽东对近代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的回忆:“在新闻学会里……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1918年冬,毛泽东从湖南来到北京,他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的同时,参加了由《京报》社长邵飘萍倡导创办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学习期间,毛泽东除听邵飘萍讲外,还常去他的住处请教,并就政治、社会等问题促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运遭通缉 秘密赴粤考黄埔 蒋先云,又名湘耘,别号巫山,湖南新团人,1902年生。蒋先云家境贫寒,当他还未出生时,父亲就因受地主压榨而含恨离世。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完村立国民小学。1917年,蒋先云考入湖南第三师范学校,主编《嶷麓警钟》月刊。他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一篇《帝国主义的末日快到了》的评论文章,大有铁肩担道义的气概,连毛泽东阅后都击节赞赏。1919年,衡阳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蒋先云任第一届总干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影响了全世界,他的思想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出生于湖南,他首先从湖南这块土壤里汲取养分,初试锋芒,而后走向中国的大舞台,成为卓越的革命领袖.湖南是他成长的地方,是他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场所.基于此,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范忠程教授和他的助手经历3个半春秋的笔耕,推出了旨在研究青年毛泽东等湖南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及其改造社会的实践的专著《青年毛泽东与湖南思想界》,由湖南出版社出版.通览全书,感受颇深.该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第一,选题视角新、有地方特色.毛泽东生在湖南、长在湖南,其思想的产生、形成与湖南的人文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然而,近年来史学界研究青年毛泽东的著作出版了五、六部,却较少有人去探  相似文献   

19.
1903年,14岁的李振翩,从湖南娄底一个叫琉璃冲的小村步行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他成了长沙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并认识了在长沙主办《湘江评论》并且领导学生运动的毛泽东,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毛泽东亲切地称呼李振翩为‘水牛’,而李振翩则戏称毛泽东为‘水老倌’。 1925年,毛泽东回到湖南再次与他的老朋友李振翩联系共同革命,但是,李振翩正要离开长沙,他在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之际,接受了闻名遐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邀请。他给毛泽东写信:‘革命之途何止一条。改变政治制度,其一也。然众皆亡于无为之疾,不得安其天年,虽新制有何益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26日下午,中共眉山市委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它距离9月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仅仅30多天,也是国内地方党委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一时间,舆论高度关注,囡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有媒体评论认为,该制度的诞生,表明党的民主已经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