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杰 《新长征》2006,(10):23-24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际关系的健康和谐。实践表明,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多因素中,思想道德建设占据重要位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调节和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民团结的强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去开展工作。在精神文明的诸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思想道德,这是精神文明的灵魂所在,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当前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与人们不同的社会关系及社会行为相融合,从而发挥独特的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用。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私德等等,所有这些道德规范,织成了一幅巨大的社会道德规范网络,使参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绝对游离…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归根到底,环境问题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环境利益关系。恩格斯的环境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的环境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而现实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等等。”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根本任务和目标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在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方面,要做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楷模,更要做共产主义道德的身体力行者。 一、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是时代和历史赋予共产党员光荣而应尽的义务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要求在总体上分为四个层次,即人类公共生活准则、全体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为目标,其理论旨趣在于改造社会关系——消灭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旧社会,建立最无愧于人的本性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全人类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的解放和人类的道德问题,他们的社会伦理思想不是为某个社会或社会的某个阶段设定理论框架,其时间跨度是整个人类历史,关注社会实践中的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社会实践出发,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于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明与人的素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作用,一方面,社会的文明程度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尺。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与发展,又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现代社会文明必然要求现代人具有与之相应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的教育体系和人自身的努力,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弥补和纠正当代文明中的不足和缺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努力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耿静晨,张利平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任...  相似文献   

9.
儒家伦理思想从社会个体入手 ,层层展开 ,由个体推及社会直至国家 ,终极目标在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把这种从个体到全体渐次推进 ,同时强调各要素之间协调互动的方法论从道德领域引入政治领域 ,不难发现其内在机制与目前西方学者正致力于研究“善治”有契合之处。目前我国社会资本下降 ,导致重重社会危机 ,挖掘儒家伦理思想中深刻的理论资源 ,对于我们消弭这种危机 ,实现社会“善治”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和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这就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辩证统一的。前者为后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思想道德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人际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道德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协调社会利益的公共准则,必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精神支撑的作用。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社会建设的力量,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慧丽 《求实》2014,(3):9-12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前提是尊重自然规律,倡导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对将自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体或者对象。立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道德原因在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和"发展至上"思维方式的负面效应。我们需要在中国生态文明道德建设中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没的性质和方向,是一项基础工程。 何为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并且具有本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特定社会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需要社会的舆论、观念、行为、习惯和精神来支持,靠人们自觉地养成,同时需要辅之以有力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公德概念,需要以对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的精神重新再界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或特定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及其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有:普适性、集群性、持续性、准法律性。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的新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褚凤英 《探索》2005,55(2):112-116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科学的研究视点。从个体的人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实现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爽 《世纪桥》2014,(7):38-38
信息道德与法律是信息技术合理运用的前提与保障。一个人信息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信息素养优劣。培养和提高每个公民在当代信息社会下所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符合当代文明社会的准则,是当代信息化社会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提升思想道德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这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借鉴了中西方哲学文明的积极成果。一、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谐观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各个方面之间的激烈冲突(异化)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讲得最多的是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7.
古玉 《党史文苑》2012,(2):55-57
本文探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何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社会和个体双重维度来认识、分析、实现和创新发展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造就和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有力措施。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心态则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发表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9.
肖君华、周爱国、龙兴海等著的《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一书是我国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首先,该书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内涵。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讨论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特征及其价值。认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社会发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主题,注重实效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取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归宿。其次,拓展了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的新视野。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基础之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经…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联系的直接反映。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