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步伐,实现全省经济“变快走为快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以“三创两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把农村基  相似文献   

2.
改革成效初见端倪2005年初,一场规模空前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在全省打响。它不仅是我省能否实现由“快走”变“快跑”战略的关键所在,也事关全省今后发展大局。这场战役主要有三个主战场:省直、长春和吉林。其中长春市国企改革任务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长春市国企改革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儒林说,长春能不能完成改革任务,不仅仅是关系到长春自身的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全省国企改革大局。这次国企改革攻坚战,长春市  相似文献   

3.
结合“全民创业,振兴长春”的实践活动,我们认为要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在长高校的人才优势,助推长春经济的“快跑”发展。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都是以高速发展的科技为先导的,而科技进步的推动者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基地是高等学校。长春市现有高等学校30所,其中本科院校14所,在校学生252117人,其中本科生166453人、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我省全面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之年,又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全民创业计划,变“快走”为“快跑”之年。最近,省委书记王云坤、省长王珉在全省召开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针对省情发出了以“创办企业,增加新岗位,促进再就业”为重点的全民创业的号召,真实地反映了我省各族人民大干快上的客观要求和热情。那么怎样推进全民创业,变“快走”为“快跑”?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一是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当前,振兴老工业基地是统领各方面工作的总纲,也是推动全民创  相似文献   

5.
省委、省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在深入分析我省面临的形势、认真总结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变“快走”为“快跑”这一反映民心民意的发展新概念,引起了全省人民的广泛共鸣,形成了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但在“快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快走变快跑”是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总动员。近几年,镇赉县紧紧抓住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机遇, 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以赴快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的喜人成绩。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序两年跃升了八位,并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自强县之一。成功创建了东北三省第一个、全国第十八个国家卫生县城。面对“快走变快跑”的紧迫任务,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机构与行政》2024,(1):23-24
<正>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委编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平台载体、优化资源配置三向发力,全面服务“人才强区”建设,为“鲁西领跑、全省先进”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一、完善体制机制,扛牢兴才强才硬责任牢固树立“要想谋发展,必先聚人才”的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工作鲜明的政治属性,把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放在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2,(6):66-F0004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认真总结了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和经验,确定了“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一未来五年全省的工作主题,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当前,全省上下已经掀起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2000年长春经济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新形势下要不要将加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确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对于长春圆满完成“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本文认为,长春经济已经先于国家宏观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2000年长春应继续坚持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应为14%左右。  相似文献   

10.
李东福 《新长征》2023,(1):23-2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这是吉林全面振兴的最新定位和奋进目标。吉林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需要全省上下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政策上、产业上、环境上综合施策,持续引导和培育人才留吉干事创业,共同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发展。人才留吉就业的总体态势吉林强化人才留吉宣传工作,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重才的良好氛围。吉林坚定不移“引、育、留、用”人才,形成人才汇聚热潮。  相似文献   

11.
王明德 《新长征》2012,(8):20-21
省十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确立了"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为全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长吉一体化战略重要节点、长春未来城市副中心的双阳,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就是认真按照省委的总体战略部署.密切结合双阳区情实际.  相似文献   

12.
面对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双重历史机遇,只有把加快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起点确定战略目标,高站位勾画发展蓝图,并一以贯之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以“快跑”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从靖宇实际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省委召开九届五次全会,专题部署了“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大讨论活动。这是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最为关键的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更深层次在全省吹响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号角。我们要按照省委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建好城市,坚定不移地促进和谐,以思想大解放推动长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2023年,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紧紧围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聚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坚持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在全省国有企业实施国企党建提升工程,开展“强党建、兴国企、促振兴”专项行动,激活党建“红色引擎”,着力将党的领导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深化提升跑出“加速度”,为加快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长春大力发展电影产业,需发挥长影品牌和长春资源优势,加强政府支持、加快国际影都项目建设、提升人才汇聚效应、打造国际化电影全产业链,重振长春电影雄风,助力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05,(7):1-1
今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研究制订“十一五”计划的运筹之年。“十一五”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振兴老工业基地见到成效的关键阶段,是全省加快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们务必从战略上、全局上和目标任务的实施步骤上制订好发展计划,这对黑龙江“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兴则辽宁兴,人才强则辽宁强。当前,辽宁振兴发展势头强劲,全省上下务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努力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集聚强大人才力量,必须强化人才意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谋振兴、促发展,关键在人才。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辽宁"理念,以担当负责的精神,扛起党管人才责任。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深入实施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为辽宁振兴发展集才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宜宾市把“科教兴宜”作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根本战略。特别是1999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我市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市县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试点市”后,我们把“一抓一”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实现宜宾新跨越的关键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市 GDP突破2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5%,增幅名列全省第一,总量跃居全省第四。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依靠人才的保障和支撑。宜宾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期间,专程前往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重点了解新区规划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鼓舞着吉林人民坚定不移走振兴发展新路,开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聚焦新征程,一颗闪亮的新星令全省人民寄予厚望,那就是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记者:王省长您好。您刚来吉林省的时候,提出要“快走”变“快跑”。现在一年过去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很多代表用“亮点频现”来形容去年全省的改革发展:请省长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