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五九』沉沦□易伯春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洗礼。于是乎,终于有那么一些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人,抵挡不住种种诱惑,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金钱与权力的漩涡中失去理智,以至沉沦,演绎出一幕幕可悲可叹的黄昏悲剧,人称“五九...  相似文献   

2.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交换和货币以后,金钱就成了一个怪物。有没有金钱及拥有多少金钱,是衡量人们物质生活贫穷和富有的标尺。在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支配着人们的灵魂。因此,对金钱如何认识,采取何种态度,构成人们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有识之士,总是鞭笞那种财迷心窍的拜金主义,主张做人要有不依附于金钱的独立的人格。王稼祥就是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3.
谋位与谋事     
有一则石头和金子换位置的寓言故事,发人深思。躺在河水里的垫脚石,极不情愿人们踩着它过河。总觉得自己的位置卑微,很不光彩。它羡慕金子身藏秘室宝库,受人关爱,得人器重。一天石头实在憋不住了,向金子提出变换位置,让金子替它躺在河水里做垫脚石,容它栖居金子存身的保险柜。结果,过河的人们谁也不愿把金子踩在脚下,争着涉水履险把它捡了起来。而保险柜的主人,打开保险柜看到石头后,愤愤地斥责:“你是什么东西。胆敢以石充金。”气愤不过,便把石头扔进了茅坑里。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做人处事的浅显哲理:位置并不能改变事…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拿贵重的“金子”比作人才,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以此来安慰、激励那些事业上受到挫折或失意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更需要关心和激励。但如果用“金子总会发光”来掩饰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不慌不忙”,或者以此作为拘泥于台阶、资历、求全责备,用种种“格”来压抑人才辈出的搪塞之词,则对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金子固然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闪闪发光,但是埋藏于沙堆、深藏在箱底的金子发的光能看见吗?不要说世上绝无赤足的金子,即使有纯而又纯的  相似文献   

5.
镇赉县计经委原副主任潘树林在担任县造纸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期间,贪污受贿11万多元,被开除党籍、公职,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消息一传开,在小县城内顿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议论纷纷:“难怪造纸厂多年亏损,职工开不出工资,有这样的厂长企业能好吗?” 利用职权 侵吞公款 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和金钱活着,那他就会丧失一切理智,无限度地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相似文献   

6.
古人子罕以不贪为宝,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金钱,对于国家、民族及个人都是很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金钱就是贫穷。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会为贫穷带给我们的一幕幕屈辱悲剧痛心泣血。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辍学在家,又有多少好项目、好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其原因都在于没有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她带领亿万人民奔向富裕幸福的道路。可见,金钱本身是个极好的东西,但关键的是面对金钱,人们的不同表现:取之是否有道,用之是否以义。道义和金钱,鱼和熊掌能兼而得之当然好,如果不能兼得,当守清贫追求道义。白居易有首诗说得好:“勿…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金钱的作用已远非物质交换的范畴了,荣誉、权力、欲望甚至人的品格,也都成了金钱猎取的对象."贿选"就是这无所不能的金钱交易中的一个钱权交易.近年来,这类政治丑闻屡有出现,成了千夫所指的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沈小平 《共产党人》2004,(10):37-38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贵重的“金子”比作人才,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以此来安慰、激励那些事业上受到挫折或失意者,这话许是有道理的。因为创新、创业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更需要关心和激励。但如果用“金子总会发光”来掩饰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不慌不忙”.或者以此作为拘泥于台阶、资历、求全责备,用种种“格”来压抑人才辈出。则对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相似文献   

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钱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及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这句话似乎成为人们对金钱作用的共识。在金钱的作用下,传统观念受到极大的挑战,围绕着金钱问题而产生的是与非,充分表现了新形势下美与丑、善与恶的观念冲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人都难免卷入这场冲突,而许多青年学生更是充满困惑:如何看待金钱在人生中的价值?如何对金钱问题进行道德评阶?现实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拿贵重的“金子”比作人才,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以此来安慰、激励那些事业上受到挫折或失意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创新、创业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更需要关心和激励。但如果用来掩饰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不慌  相似文献   

11.
金钱与道德     
马克思认为,货币不是物,而是价值形式。因此,一般地说,金钱和价值一样,是生产关系的特种物的形式。人们如何对待金钱,如何处理同金钱的关系,人们的金钱道德观念怎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恩格斯《反杜林论》第91页)因此,我们可以说,金钱和道德都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金钱道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资本家活着就是为了获取金钱,获取金钱就是资本家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作为金钱所有者的资本家,要继续存在,他就要不断地进行价值增殖,要求占有越来越多的金钱,否则就会被其他资本家吃掉。因此,追求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有钱人怎样花钱,是很有影响的社会现象,多少年来一直议论纷纷:有人说金钱是天使,给人们带来福祉;也有人说金钱是魔鬼,放纵花钱,物欲横流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其实金钱、财富本身并无善恶,关键是人用钱来干什么。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居民、民企老板孙以侨使用金钱财富的方式令人赞赏,他近年来因此连获“好人”的称号,2016年7月当选“安徽好人”,2017年3月人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3.
沈小平 《实践》2004,(12):59-6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拿贵重的“金子“比作人才,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以此来安慰、激励那些事业上受到挫折或失意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创新或创业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更需要关心和激励.但如果用“金子总会发光“来掩饰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不慌不忙“,或者以此作为拘泥于台阶、资历,求全责备,用种种“格“来压制人才辈出的搪塞之词,则对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相似文献   

14.
沈小平 《实践》2004,(11):59-6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拿贵重的“金子“比作人才,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以此来安慰、激励那些事业上受到挫折或失意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创新或创业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更需要关心和激励.但如果用“金子总会发光“来掩饰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不慌不忙“,或者以此作为拘泥于台阶、资历,求全责备,用种种“格“来压制人才辈出的搪塞之词,则对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胡沫 《唯实》2002,3(2):72-74
主体认识结构中的理智和情感制约、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其中 ,理智起主导作用 ,情感起动力调控作用。主体既是感性的存在物 ,又是理性的存在物。因此 ,主体情感和理智的二元张力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二元向度。由于主体的整体性存在始终是二元张力的共同指向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二元向度也是对同一对象在不同层面不同水平上的合力建构。  相似文献   

16.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刘洪儒赫春龄共产党员冯桂兰是蛟河市新站镇的个体理发业户。她在经营服务中重义轻财,为许多人送去温暖,人们称赞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每当有老年人或有困难的人前来理发,冯桂兰总是少收费或不收费。有一次,一个正在住院的青年慕名来店理发,...  相似文献   

17.
追求幸福量的最大化是人生的根本动机,因此,人的一生实质上是一个以更多的幸福为目的的无止境的追求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金钱能为更幸福的生活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因此,人们往往会把金钱与幸福等同起来,追求幸福量最大化的根本动机往往被人们永不满足的渴望得到更多金钱的动机所代替。但是,金钱又会把人变成它的奴隶,人们在金钱的奴役下进行着无止境的挣扎,它侵蚀着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幸福。那么,金钱何以成为幸福的缔造者,又还成为幸福的毁灭者?金钱与幸福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相关性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帮助人们从金钱的牢狱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有钱人怎样花钱,是很有影响的社会现象,多少年来一直议论纷纷:有人说金钱是天使,给人们带来福祉;也有人说金钱是魔鬼,放纵花钱,物欲横流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其实金钱、财富本身并无善恶,关键是人用钱来干什么。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居民、民企老板孙以侨使用金钱财富的方式令人赞赏,他近年来因此连获"好人"的称号,2016年7月当选"安徽好人",2017年3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孙以侨生于1973年,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19.
英国学者沃尔顿有句很经典的话:这个世界凭理智来理解是个喜剧,凭感情来理解是个悲剧。这话真是精辟,一针见血。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有感情也有理智的,要时刻用理智驾驭感情。否则,一旦感情之水决堤,便将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20.
人的理性活动或理智能力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一认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这些理智活动能否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理性特征呢?放眼世界,资本主义正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社会分配的极端不公正、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所困扰,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已宣告失败,这些都不得不使人们对经济运行机制内的理性作用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